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93章 争利之世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93章 争利之世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耶,二凤是谁?”

李承乾的疑问让甘露殿气氛骤然欢快不少。

如房杜这样的老臣都是一脸笑意,如同样抱有疑惑但不便询问的褚遂良也一脸好奇。

而最不给面子的当属长孙皇后,直接就笑出声。

李世民只是瞥了一眼就知道这好大儿是拿他作趣呢,毕竟武侯在这两字后缀陛下两字,以及他的连续回应,这二凤是谁简直再清楚不过。

于是大唐皇帝毫不客气在太子后脑勺抽了一下,旋即才悠悠道:

“那是武侯知汝父之功绩,赞吾有威凤之仪,故而以此亲近称呼,你以为如何?”

大唐太子摸着脑袋龇牙咧嘴:

“当着?”

轻哼一声看了儿子一眼,李世民目光中毫无半点心虚:

“承乾可知,后世诸朝若言治世,皆以远迈汉唐赞称。”

“且朕与诸卿所开盛唐之风,千年后汉儿犹记。”

这话就顿时让诸臣忘掉了方才名称的这茬,一个个拱手与皇帝的互相谦让。

杜如晦更是高声道:

“观后世两宋之哀痛,便可知一味修文不可。”

“再看这蒙古裂土至元亦可知,一味褒武亦非承平之道。”

“由此想来,后世能赞贞观之治,其最紧要之人当属陛下。”

杜如晦的这番颇有一些媚俗之意的言论让魏征轻声嘟囔了几下,但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其道理在。

李世民矜持的摆摆手:

“朕与诸卿,相辅而行始得无蔽,何能独夸焉?”

“大唐万疆,一日万机,岂能一人独断?且朕不过略晓战阵之事,用以独断经国,十事恐不中有七,累年而计乖谬何多,恐怕骤亡也不过,何来贞观之治也?”

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这下莫要说贞观诸臣,李承乾也一起拱手受教。

看着儿子,李世民心中倒是也松了一口气。

若是放在往前,承乾每见他皆如履薄冰,像今日一般故意作趣于他根本不可想。

挺起腰的李承乾根本不知道亲爹心里涌动着如何复杂的情绪。

此刻对他来说最好奇的莫过于眼前的光幕,方才经过娘亲的轻声述说,刘胜孙曹的三国,承唐平乱的宋朝,以及驱除胡元恢复华夏的朱元都让他好奇不已,就如此刻他眼看着那明帝的文字飘过。

〖朱元璋:咱也不是计较戏言,只是咱大明开国,既要复统燕云,又要驱灭残元,还要令南北归心,如今被后世点拨又要兴海事以备将来,殊为不易也。

赵匡胤:俺明岁便要北伐,燕云之事必将亲毕,决计不能使其遗祸于后世。

刘备:宋帝有此愿可称壮哉,若能事成,则孔明所言的大争之世由华夏宋启也未必可知也。〗

广政殿里,赵匡胤若有所思:

“大争之世?”

“恐怕便是那个窗口期之称。”李煜如此猜想道。

“那又何以如此称呼?”赵匡胤还是有点不解。

窗口期这个词他能模糊明白一点意思,但这個大争之世其中的杀伐之意未免太重了一点。

“哈哈,官家若问辞赋问美酒问江南踏青好去处,李从嘉恐怕能与官家说上三天三夜。”

“但若论经世之谋,臣倒是可试言一二。”

于是李煜脸上浮现了明显的不快神色,一甩袖子道:

“钱文德你要说便说,哪有这么多阿折之辞!”

眼看赵匡胤也一副探询的神色,钱俶笑笑也干脆道:

“官家应是不知,吴商出海能去何处?”

赵匡胤扬了扬眉毛,指指殿一侧的地图道:

“上面皆有标注。”

被赵匡胤这么一提醒两人也才看到那幅与昔日所见完全迥异的地图,钱俶快步上前几乎是趴在上面仔细观察。

光幕当中的那个地图切换的很快,不同于眼前的能够细细打量,从自己最熟悉的钱塘之地起,顺着熟悉的商路不断勾勒,地图上那些地点也与脑海中记得的描绘一一对应,最终也令他慨然摇头:

“臣倒是忘了官家还得了如此天眷。”

随后就着这幅地图,钱俶将自己所想竹筒倒豆子一般讲了出来:

“商贾出海,最在意不过利之一字。前汉之时,海民不知宝物之珍,彼时可用黍麦换海民之珠金,获利百倍。”

“前盛唐时,南洋知有华夏,更知夏民之所求,故而所易其利唯有数十倍。”

“至今时,出海者不知凡几,趁得宜时千帆同起南下逐利,所获利已止步二十余倍。”

“据臣所知,商贾为逐利,勇者开新商路,寻不知王化之民,换珍宝以求暴利。”

“然亦有众者结社下海,把持商路奴役土人,刮其地之所出而归宋获利。”

“从汉至宋已是如此,若再过百年,臣以为南海必然有他国之水师逐利而来。”

“此即为大争之世,争家国之利,争华夏之利。”

钱俶虽说的简略,而且用的是他最熟悉的商贾这一套的说辞来套世界之变,但赵匡胤知道他说的没错。

钱俶不知晓,但他可是亲眼看过后世罗列的西方舟船之变,以及组舰队强叩华夏国门的举动的。

而合钱俶所说,再并上自己所知,赵匡胤也隐隐明白诸葛武侯所说的大争之世了,故而感慨道:

“世界之流浩浩汤汤,奋楫者先勇为者成!”

官家已经定了钱俶所说的有道理,故而李煜虽不情愿但也还是承认道:

“钱文德果真通钱事也。”

钱俶不以为意,只是略有深意道:

“官家所言在理,华夏之势亦浩浩汤汤,百川归一与隔海夷狄同竞,方为大势也。”

李煜若有所思,赵匡胤脸上也挂起一丝满意的笑容。

赵光义摸了摸鼻子轻咝一声,结果又触动了额头的拳伤更疼了两分,但依旧不妨碍他心中的疑惑:

这吴越钱俶和江南唐李煜对他施暴过后,怎么反倒好似更亲近皇兄了?

【靠着不靠谱的忽里台大会,曾经偌大的蒙古帝国最终分崩离析。

而直至蒙古汗国灭亡,南宋都依然还活着。

这全仰仗当时南宋的著名宰相:褒贬不一的奸相贾似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