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55章 不差钱的辛宪英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55章 不差钱的辛宪英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目送身着招摇铠甲的马超领师北上。

黄权也呼喊着令麾下步军开拔,正式朝着东面的上党门户陭氏县进发。

而就在这一队步军开始对陭氏县攻城之前,由马忠写就的一封信就已经被送入上党。

经陭氏县向后传递,过长子县、壶关,最终被层层转交到了目前上党太守所在的潞县。

信使骑马狂奔入城,连马都顾不上拴好便匆匆入了县衙,直奔太守之所在。

这般动静自然也瞒不过在庭院里看书的三个女子。

“这天下,竟真无一安宁之处。”

这幽幽叹息出自其中年龄最大的妇人。

说是年龄最大,但看起来也不过三十来岁,但娴静的神态仿佛早已遍观世事疾苦,再无苦痛能让她动容。

“阿姊此前在邺城,那边莫非不太平吗?”

问话的另一妇人衣着略有华丽,且举手投足之间也是以此间主人自居之态,那这姐妹身份便也不难猜了。

蔡琰听着妹妹的问话,回忆了一下从天子到来之后,邺城那波云诡谲的气氛,摇摇头道:

“邺城……恐有大乱。”

蔡贞姬闻言顿时吓了一跳。

她久居上党,这里地处偏僻向来少战事,但也因此对外界之事并不是特别清楚。

就她所知,自官渡之战后曹丞相便尽迁文武家小至邺城,布重重禁卫。

荆豫交界处据说曹刘苦战良久,但就这般曹丞相也并未抽调邺城禁卫人马。

而数月前天子移驾邺城,按道理来说邺城该是牢不可破的天下最安之地,结果不久后姐姐反倒是主动离了邺城。以探亲之名在此住了数月。

“那阿姊可有将此事告知……曹丞相?”

摇摇头,蔡琰将手上这本《九州酸碱之论见》又翻了一页,随口道:

“曹丞相自己都深陷泥淖,邺城之事……非你我所能虑也。”

此时,两人身旁年纪最小的,看起来不过二十岁的小妇人也是附和道:

“对呀对呀,我也是与羊耽说,如今天下乱象将终,其中角力者非你我所能企及也。”

“这等境况下,还不如寻个安生地等此时天下大乱结束。”

闻言蔡贞姬笑着点了点她的头:

“所以宪英就千里迢迢至此,弃了羊耽独守泰山?”

女子私话,故而可以不羁一些,辛宪英的小脸皱到一起大叹:

“羊氏祖坟皆在泰山,两位婿伯一个在邺城一个在此处,羊耽如何能弃了家门?”

“再说了,瑾儿尚且年幼,可不能失了双亲……”

蔡贞姬失笑,又点了点她的额头,也是有些无奈:

“阿姊和宪英都觉得上党安全,结果战火也燃烧至此。”

“我久居此处,倒是有些想念邺城茶陵酒家的鸡鸭子饼和甘醪了。”

辛宪英不满老是被点额头,脑袋往后仰了仰,同时道:

“等天下太平了,嫂嫂还不如随我回泰山,我来上党之前就听闻南方如今皆以铁锅炒食,美味异常,比什么饼子都要好吃多了。”

蔡贞姬此前明显也是随口所说,此刻摇摇头起身道:

“那也得等安然度过眼前再说……且等着,我去问问这军情紧急否,若是不安全的话当安排车马,好让你们两個早早避祸。”

蔡贞姬整理了一下衣服离开,生性还有些跳脱的辛宪英顿时有些无聊,眼看着蔡琰安静翻书一言不发,无聊的她干脆问道:

“姐姐也觉得邺城要大乱?”

“我从泰山郡过来在邺城停留了几日,也觉得城中气氛不同寻常。”

实际上辛宪英说的还保守了一点,她父亲辛毗如今也算得上邺城主事者之一。

但结果五天的时间她也不过和父亲匆匆见了一面,而唯一见的一面,父亲也告诫她勿要在邺城停留。

蔡琰也不正面回答,只是淡淡一句: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辛宪英点点头,一时间也是有些心烦了起来,然后便听到蔡琰问她:

“这般书籍…宪英你那里还有几本?”

小脸上的双眼瞪得溜圆,辛宪英连连摆手:

“这真的是最后一册了,我真的一本都没有了。”

蔡琰向来淡然的神色间少见的浮上来了一抹遗憾之色。

辛宪英顿时便有点过意不去,阿姊的身世凄苦,而能聊以度日相伴的,唯有书、字、琴三物。

于是赶忙保证道:

“等度过此遭,我返回泰山郡定为阿姊全力收集这些书籍。”

那抹遗憾之色一触即收,蔡琰重新低下头看书,一边道:

“倒也不必,宪英与我说说这些书来自何处,我自去搜寻便可。”

辛宪英往后坐了坐,双脚离地无聊的晃荡,闻言点头道: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这书乃是泰山郡的一个书社售卖的,我差人问过东家,一字都不肯吐露。”

“不过我猜呀,这书多半是从益州刘备那儿传来的,这酸碱之说我看过,其中最为详实的便是益州部分,北方诸州多采旧籍之言,江东诸郡多用著书人友人之说,唯独益州汉中,皆为亲身所历。”

“所以这著书人,多半便是那左将军麾下的一群谋士。”

蔡琰点点头,不过还是更正道:

“非是一群,多半是一人。”

“一人?”辛宪英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闻言摇着脑袋道:

“这几本我也都熟读,从这论酸碱的,到《论权重杠杆之墨理》《图海论》《透明琉璃论光之用》还有《丹道去芜存菁之见》,所涉猎完全不同。”

“更不提那《宇宙阴阳洞悉之妄测》和简直如疯人呓语,一本两万钱还不退货,我都想要报官了!”

眼看着这个小妇人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蔡琰轻笑:

“但这几书,无论是用词习惯,还是阐理之循序渐进之递进,皆相同。”

“而且若是数个人著书,其人难免互有友人弟子,所形成的声势定然南北可闻。”

“不过这书竟要一册两万钱?”

辛宪英迟疑着点点头,实际上这些书作者是一人她也有所猜想,但实在很难想象这能写出酸碱论和琉璃探光数法的人,会同时还沉迷丹道方术,更是在那宇宙阴阳之说里离经叛道的说脚下大地乃是个巨球。

但可气的是这等胡说竟也能用登高远望和在山脚远望所见之不同说的井井有条,令她难以反驳。

至于书籍价格什么的反倒都是小事了:

“姐姐不知,那泰山老羊家,不差钱。”

于是蔡琰看了看书,又看了看辛宪英,神色再难淡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