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50章 咱大明国祚几何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50章 咱大明国祚几何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应天府,谨身殿。

百官齐聚于此恭贺天寿,但此刻这场寿诞的主角,却已经消失了足足一个时辰有余。

每每抬头看到上首空着的御座,以礼部侍郎试尚书职的才不过一个月的李冕,便想要擦额头的汗。

毕竟从去年九月汪广洋被赐死,再连带出胡惟庸及六部属官追罪,牵连甚广,由此引发的余波至今还未平息。

陛下又下令废丞相而由六部分政,看似荣宠,但侥幸未被牵连的也人人自危。

就如吏部尚书一职,短短半年时间里先后轮替偰斯、洪彝、刘崧、阮畯四人。

户部尚书原本指了徐铎,结果因牵连党逆之事,不足月就被免去。

礼部尚书更是波折,正月陛下原本指由郑九成任职,但二月份郑九成就以年老致仕,礼部尚书一职由当了一个月吏部尚书的偰斯转任。

偰斯二月上任,六月便也因年老致仕,尚书一职竟无人敢居。

最终因圣意垂询,八月要庆圣诞,举行天寿节,礼部必须要有一个主事人,于是原本只是作尚书副手的礼部侍郎李冕就这么被推了上来。

而如今陛下又于圣诞宴中途离席,虽然百官都看到了是坤宁宫的宫娥来此,多半是在休病的皇后有所请。

但……李冕还是再一次打定主意:

过了天寿节之后,便自请外放吧。

这尚书一职,谁来都行,反正他李冕是不想在京师呆着了。

或是额头的汗水太明显,旁边有人出言安慰:

“少宗伯不必担心,此间皇太子主事并无差池,下次见面多半就要称大宗伯了。”

因为大明皇帝陛下驱胡元复汉统的缘故,秉着矫枉须要过正的态度,明天子对六部七卿官员偶尔也会以《尚书》中的官职作为别称。

就如此前偰斯请辞吏部尚书一职,陛下便是以大冢宰相称。

李冕将请辞的想法埋在心里,回头正色道:

“谢韩国公,然人人皆知皇太子殿下好宽人不言臣过。”

韩国公李善长摇摇头,将手中的一個果子放下,劝慰道:

“陛下何以使天家事而迁怒于臣子?”

于是李冕心中的忧愁这才减轻了一点。

至少,如今韩国公李善长任左都御史,更不提其本人就是位列诸公之首,他都如此说,那自己今日多半是无虞了。

于是李冕换了个称呼致谢:

“那便谢过大司宪开导。”

当下他也从面前挑了两个果子细细品尝,同时用余光看着居于御座之左首的皇太子在那边接待群臣,时不时有大笑声传来,气氛很是融洽。

皇太子理政已两年有余,因此百官也不陌生,包括李冕在内。

至于这个皇太子为人行事如何,百官也都再清楚不过。

以宽待人,以仁布政,以平号令,以易置事。

嗯,还有最重要的,与当今圣上意趣难合。

于是正在吃东西的李冕忽然蹦出来了一个的想法:

若是当今居大宝是皇太子,他何至于起自请外放之意?

但旋即李冕也觉得自己这个念头太傻,若真是皇太子主政,无论是郑九成还是偰斯多半都是要在礼部尚书这职上坐到不能行事的,哪里轮得到他?

思绪天马行空间,李冕骤然就感觉这谨身殿似乎一下子冷了不少,群臣之间相互交谈的声音也静了下来。

“上千万岁寿。”

“陛下千春万寿。”

“圣人万春,臣为陛下贺。”

“卿等不必赘言,只需忠勉于明,百寿就足够朕知足了。”

乱糟糟的奏对声音说明是明天子终于复返,李冕也想要说点什么,但匆忙间被刚刚吃下的东西呛了一下。

于是刚因朱元璋回答而安静下来的殿内,李冕的咳嗽声就显得极其明显。

李冕很想就这么咳死罢了,出乎意料的是陛下并未多说什么。

“李卿吃东西慢点,咱大明国还需你这个大宗伯出力呢。”

路过李冕身边时朱元璋还给拍了拍背顺气,好言安慰了一番。

这让百官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陛下这态度怎么好似……不太一样了?

但旋即,众臣就觉得自己这个念头是想多了。

“既然都吃饱了,那就散了吧。”

“今日政务可别拖延,明日上朝也不许迟了。”

嗯,这果真还是咱们熟悉的那个陛下。

李冕松了口气,心下反倒是愈发坚定了要请辞外放的决心,远离这等担惊受怕生活。

谨身殿这次天寿节可谓是虎头蛇尾,但对百官来说,本以为今日政务能暂且押后,但没想到陛下竟又下令不得拖延,于是一个个离开的极为迅速。

至于陛下又下令让皇太子和韩国公留下,也无人在意。

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时常以“李萧何”称呼的百官之首,宠近一下再正常不过。

宴席自然有人收拾,只不过让朱标不解的是,爹爹领着他和韩国公反倒是从谨身殿北门出去,又入了华盖殿。

而到了这里,明天子也不说话,就那么站在殿中背对着两人长吁短叹。

“善长记不记得,这殿里曾有一个屏风。”

“臣略有一些印象。”

华盖殿是皇帝在此准备上朝或者祭祀时的停留之处,大多是宫内宦人随身服侍天子时于此处来往比较多,李善长也不过是有几次被召至此议事,对这里算不上熟悉。

也因此,李善长也有几分茫然,这里原本有个屏风,然后呢?

朱标倒是骤然想起了母亲,早晨去问安时就知母亲染了一点风寒略有不适,不然的话今日天寿节也是要出席的。

而爹爹中间离席甚久,又在此长吁短叹……

“爹,可是娘的身体……”

哭笑不得的摆摆手,朱元璋首先给一子一臣吃个定心丸:

“咱从坤宁宫过来时还有召太医看过,并无大概,皇后服药已经睡下了,晚上再吃点清淡食,多半就无碍了。”

一颗心放回肚子里,朱标旋即便也察觉到了大明皇帝犹疑不定的态度。

父子之间向来随意,而且此刻左右都在入殿时候被屏退,所以朱标干脆直接询问:

“那爹是因啥事烦心?”

叹口气,朱元璋也没太过犹豫,或者说他选择屏退左右时就已经有所决定了:

“你两人以为,咱大明国祚几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