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22章 清脆巴掌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22章 清脆巴掌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继往开来。”

咀嚼着这言简意赅的四个字,朱元璋顺势记起后面所说:

“而有大功于斯世也。”

这简单一句话顿时让他生出了安心之感,而同时,那一双曾用来乞饭食、抄佛经、执刀槊、握朱笔历经风霜岁月的双手,被一双同样带着点茧子的手掌给握住。

一抬头便是马皇后那温婉如水的神色:

“夫君……果真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洪武帝。”

朱元璋顿时有点语无伦次:

“那不是应该的……咱自是知道……咱打仗又不只靠自己…”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于是就感到皇后松开了双手,注意力重新转回屏风上:

“也不知这永乐帝是不是便是标儿的帝号?”

心中说不清是失落还是松了一口气,明天子收拾了一下心情,倒是忽然记起来那多言情情爱爱的《拜月亭》便不由得在心中嘟囔了一句:

那穷书生若论谈情说爱,倒简直十倍于咱了。

听得皇后自问,他也是随口猜测了一下其意思:

“永乐永乐,永享安乐,倒是个好称号,正合标儿。”

随后也是咂了咂嘴:

“弘治帝当政…明朝同化,看来这纯爱战神也是咱后人,想不到竟能出一位善战的皇帝。”

“只是这纯爱又是啥意思?”

至此他心里已经对这光幕有了六七分信任,但一切还需等找到那罗贯中再确认一下,当然现在还需将那刘三吾一起召来看看,如此才好安心。

不过在这些之外,最让他烦恼的还是这少年郎以及屏风上文字,嬉笑怒骂间犹如那街头茶馆一般,乱起诨号!

详细说一说其人是他朱元璋第几代玄孙,战功几何竟能被称战神,当时大明风貌如何等等,有这么麻烦吗?

但根据今日所知,明天子已经简单串起来一个可能性:

“天子守国门,结果这弘治帝因而立功,打的是那什么葡萄牙齿人?”

虽然乱七八糟的,但好在从表面上看是通顺的,满意点点头之后,朱元璋再回首一看便是叹息:

“河北河北,何其难之北?”

……

赵宋官家掷地有声:

“一个时辰的皇帝,尚知死战殉国。”

“八十岁的宋高宗,还犹一意卖国。”

空炅法师拨了拨手上的念珠,低眉顺眼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都不需要回头,他也知道此时兄长必然是紧紧盯着自己,目光不善。

既如此不如一心奉佛,至少能不理俗事……

“啪!”

一声脆响在殿内响起,脑袋光溜溜的赵光义懵然扭头,就看到兄长刚收回去手,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汝兴南北之祸当省之,如何能视而不见?”

看着弟弟眼中委屈,赵匡胤的心中才舒坦了几分。

此前翰林医官留下的处置意见里有请他保持心情畅通云云,但近半年观光幕看这宋种种后事,如何能畅通的起来?

所以干脆就置弟弟于此,果真还是有不少奇效的。

空炅法师郁闷之下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反倒是赵匡胤得以心平气和的与宰相叙话:

“吾等如今之功业,便在于避此祸也。”

赵普对此不胜赞同。

认真来说,无论是那陈和尚还是对那张天纲,死节之志令人赞服,但再联系到其金国臣子的身份,就又不好释怀了。

于是最终赵普只能将其归结为失燕云之祸,如此反倒更加可惜那后世史册当中的高粱河之惨败。

若能得复幽云,锁河北为大宋心腹,不说能避接下来这三百年南北分离之苦痛,但至少不至于令本属膏腴之地的河北,其人口竟还不如山西?

想到这里赵普也是心中一颤:

他这一脉的赵氏……多半已是绝了吧。

一时间这位起复过的宰相心中也多了不少紧迫感。

明岁……若官家能安然度过死劫,说不得灭北汉平契丹之事皆可行,有生之年能见燕云复归汉地。

若不成……或许也要对储君多有督促,使其不坠官家之志。

而再想想,这般担忧的心情又没办法去与其他文武诉说,要是泄露出去说明年官家可能身亡,那恐怕首先朝堂就要乱将起来。

心乱如麻之下,赵普也觉得官家方才拍的那一巴掌……嗯,甚是清脆。

……

甘露殿中,李世民就当后腰上那玉手不存在,正色道:

“朕开唐之功业,可称劲敌者皆于军阵,故而军略不如朕,常事也。”

自得了一番之后,即便是李世民也须得承认:

“这洪武帝朱八八,其立业之难,多矣。”

看前汉之豪强,看盛唐之勋贵,便可知这弥合南北之裂有多不易。

而且前汉文景武三帝,用酷吏治豪强,杀得人头滚滚方才略有一点起色。

但至后汉又有反复,光武度田差强人意,历经桓灵二帝黄巾起,豪强借着这個机会乘风而起开始逐鹿中原。

那朱明的洪武帝既知此等旧事,恐怕行事之间必难免酷烈,掣肘颇多。

腰上的手移开了,也让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对这个说法,房杜等宰辅忙着将这南北之见记下来,好事后讨论以提前作防范。

而渴望立功的尉迟敬德则是仔细来回琢磨了一下,与身旁秦琼道:

“这西方诸国诸族,遭蒙古如此肆虐,而这金夏两国,对蒙古又多有反复之态,怎么感觉……”

尉迟敬德吭哧着不太好意思说出结论,引得秦琼摇摇头正色道:

“这蒙古绝不弱,绝有悍勇之态。”

两个武将声音都不小,故而听得清清楚楚的李世民也加入讨论道:

“叔宝说得不错。”

“那西方诸国多蒙昧,多半如草原一般,举族三十万人便可称雄,蒙古以席卷之势横扫,其人又多不筑坚城,自然遇之即溃。”

“这后辈说得多的乃是夏金宋之弊端,但事实上此三者人口上百万,南宋即便偏安,也许亦有千万之口。”

“蒙古灭金宋,犹如蚁噬病牛,非数年几战连胜,难成其全功。”

“反倒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有了一些饶有兴趣的神色:

“狭义上的蒙古帝国灭亡……铁木真诸嗣争雄而分国?”

“果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