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94章 耶律约翰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94章 耶律约翰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世民此前那惫懒的神色已经消失不见。

他的预感果然没错,但和想象的又不太一样。

一支靠着天时侥幸逃脱追杀的突厥残部,经过三四百年的休养生息,竟接连击败了那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虽然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想想一支残部搅风搅雨威震中亚,反倒是将这支突厥送过去的大唐声名不显,李世民还是微妙的感觉到了一点不爽。

杜如晦沉吟了一下,旋即问身边老友:

“依此所说,阿史那氏至此衰颓?”

房玄龄仔细将抄录的内容又看了两遍,随即点点头。

他们两人对那阿拔斯拜占庭等兴趣不大,毕竟距离实在是太远,勿说这异常难走的陆路了,单单那借季风行船之法,往返便需一年多。

这等距离之下再多想法也是妄谈,远交近攻之理最为恰当。

能重者,大约也就唯有后辈所说的“文化交流”了。

不过想到此,杜如晦忽地想起来王玄策,不知这年轻人此时安危如何?

魏征道出来了此时甘露殿内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若阿史那氏能从此拔除,绝可称幸事也,这王方翼亦可当得上将星之称。”

从前隋起,中原与突厥的战争就没停下来过。

陛下引渭水约为耻,想那前隋被后世冠以广神之谓的炀帝亦有被困雁门关三十二日之耻。

隋唐二朝与突厥的关系,和汉匈之间虽不似亦不远矣,故而对突厥也相当了解。

虽不知那梵蒂冈是何物,但阿史那氏却实实在在的是突厥大可汗之姓氏。

从隋文帝起中原有识之士就想过无数方法在阿史那氏身上做文章,以求制约突厥。

结果没想到,最终解决此事的竟是这王方翼诉诸武力破之。

而后世描绘出的关系图谱也让甘露殿众人很感兴趣:

若是那王方翼当时追上将这乌鹘所领的残部尽破,那中亚又该是何等光景?

李世民站在阎立本身后,眼看着这位如今愈发受器重的宫廷画师快准稳的将那后世中亚局势图给绘了出来,旋即就想起来后世此前说过的莫名称呼:

“东亚怪物房又是何意?”

……

“汉逐月氏,西行立贵霜帝国。”

“唐亡突厥,西行建这塞尔柱。”

刘备饶有兴趣的琢磨了一下那怪物房之称,顿时也觉得啼笑皆非。

但最为显眼的还是那相同的庙号:

“同为高宗,这唐高宗虽亦有缺,但所作所为胜这宋高宗何止千辈?”

“大哥何必动怒?”

张飞一边劝说一边脸上也有几分不以为然之色:

“后世都说了,为帝者搏上限寥寥无几,多半皆竞相突破为人底限。”

说是这样说,但亲眼看着光幕地图上那中亚纷乱的众国,眼看着那塞尔柱毕五十载之功败强敌开万乘之国,刘备也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难以自持的拍着张飞的臂膀,指着光幕道:

“等中原事毕,何妨往此处一行,扬汉歌?”

张飞自是兴奋异常,当场就想写个军令状之类的让大哥签字。

鲁肃则是饶有兴趣的与孔明研究其中细节:

“这塞尔柱之帝君,称苏丹而不称汗?”

称谓这个简单的东西后世必不可能弄错,那其中深意就很是耐人寻味了。

孔明琢磨了一下,眯起双眼道:

“这塞尔柱,于阿拉伯之国是控制,于拜占庭是击败,而拜占庭之帝君亦称皇帝。”

“恐怕……这塞尔柱突厥亦受阿拉伯影响深矣,皆遵……”

努力在脑海中回想,于是后世曾经说阿拉伯崛起时所提过的一个词映入他的脑海:

“伊斯兰?”

鲁肃回想了一下摇摇头:

“所记太少,且看这辽帝如何扬威中亚便是。”

算算时间,后世所说的东亚怪物房淘汰者是谁自不言而喻。

【1076年,塞尔柱帝国攻克耶路撒冷。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发动圣战,次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启,在夺取巴勒斯坦地区后设立了四个十字军国家。

等到了1145年,属于四個十字军国家之一的埃泽萨被攻灭,叙利亚贾巴拉城的主教于格跑去罗马求援,想请当时的教皇尤金三世再次组织圣战东征。

主教于格除了渲染穆斯林的威胁之外,现场给教皇讲(xia)述(bian)了一个祭司王约翰的故事,来激起对教皇对十字军东征的信心。

当时的巴伐利亚主教奥托在场,将这个祭司王约翰的事迹录入了他的《编年史》当中。

故事比较简单,根据于格口述,多年前在越过亚美尼亚和波斯的极东之地,有一个叫约翰的君主,既是祭司也是国王,是个虔诚的聂斯脱里派基督徒,在与波斯人和米底人的战争中战无不胜,被尊称祭司王约翰。

这位祭司王约翰本来想要为了教会一直进军耶路撒冷,但因为缺少渡船没办法越过底格里斯河最终无奈班师,据说这位的祭司王约翰是《马太福音》当中记载的东方三贤者的子孙,他们祖祖辈辈统治东方,荣耀崇高财富惊人,世世代代皆心向耶路撒冷。

这个故事在于格讲述之后,西方世界坚信了五百年,并不断有航海家出海想要寻找祭司王约翰,甚至教皇还给祭司王约翰写过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希望他能领军西征干爆异教徒。

这封信自然是石沉大海,毕竟咱们身处东方的都不知道这个祭司王约翰在哪儿。

而事实上,这个故事是于格在当时听闻了异端塞尔柱帝国在被东方的一个国家无情殴打而现场加工出来的。

故事的原型人物就是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

1120年宋金双方议定海上之盟联手灭辽,两年后金军南下,天祚帝一心想躺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于是不想当亡国奴的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两百骑奔逃西域。

养兵八年之后,耶律大石正式开启西征,并自立为帝,称“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

随着势力的不断西扩,在岳飞含冤而死的1141年,耶律大石也与西征路上遇到的塞尔柱帝国会战于卡特万草原。

根据现代考证,当时耶律大石算上后勤人员也不过七万余人,这已经是他经营十年的全部家当了。

塞尔柱帝国当时出动了至少十万人,这还是不算后勤的。

但能在东亚怪物房混出来的,谁不知道兵力优势并不绝对?

耶律大石对此战的指挥相当精彩,他在战前联络了倍受塞尔柱帝国压迫的葛逻禄人为诱饵,将大批的塞尔柱军队引入附近的达尔加姆峡谷,借用狭窄地形抵消人数劣势,完美执行了经典的砧锤战术。

而在没有了人数优势之后,塞尔柱帝**怎么可能是从当时世界文明中心杀(tao)出来的西辽军的对手?

卡特万之战的惨败正式给塞尔柱帝国敲响了丧钟,威望大跌的苏丹很快失去了河中大片地区的掌控,西辽帝国正式在中亚崛起,而此战也在事实上庇护了罗马教廷。

至于耶律大石的约翰这个名字的来源,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大石兄的“菊儿汗”头衔在叙利亚被转写成“约哈难(Yuanan)”,而再转换成拉丁语就变成了“约翰内斯(Johannes)”。

耶律大石估计自己都没想到:

我一个契丹人,怎么就被钦定为基督徒了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