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88章 地方割据政权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88章 地方割据政权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南宋小朝廷……”

李世民无聊转动着手里的杯子琢磨着用词:

“还挺讲究。”

这自不是什么好词,不过长孙皇后倒是能模糊感觉到二郎的想法。

毕竟认真说这宋本就承唐,且所治为汉土,其民上溯个十代也都是汉儿唐民,谁又想一味看其笑话?

只是这宋着实令人无奈罢了,北宋如此,南宋更甚。

认真探究的话,良将常有,名臣更多,虽仅据唐疆域半数,但户口之数逾唐不少,而且听二郎此前所说,这宋之民生军械的匠造技法皆不差。

但就是,皆无用。

再加上那后世方才又拿二郎之事戏言,也无怪乎二郎此时心情不好。

这甘露殿内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长孙皇后只能往二郎那边靠了靠:

“这南宋也无怪乎被后世讥言只知偏安。”

“若是依了这宋臣所言,北地百姓四起而亡金,那这天下还宜尊宋否?”

李世民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甚至也将兴趣明明白写在脸上:

“若真有人如此起事,则亡金之后自将南伐不臣,令天下归一也。”

二郎是个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气的,长孙皇后知道。

故而听其这么说便知道自己夫君的想法又活跃起来了,多半是遗憾不能闯闯这南宋乱世铸就一番功业的。

“这宋金的国主都令朕倒胃口。”

“若是能将其双双缚于圜丘,该多好。”

果然……长孙皇后抿嘴笑笑,拉过来二郎的手轻轻捏着道:

“既如此,陛下须勿要让子孙蹈此覆辙,当留下贞观之治,为后世垂拱。”

李世民闻言颇不以为然:

“那南宋治国,能观秦汉,能效法于唐,再不济还有北宋这个前身观后效。”

“结果就是想功比秦皇汉武的成了炀帝。”

“叛民偏安的禽兽反倒能泰然处之。”

“嘿,这后世……”

李世民似乎想要评价一番,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沉默下去。

“那宋国主也不算泰然……不都成阉人了。”

声线很有辨识度,李世民不需要抬头就知道是尉迟敬德,大概殿内也就唯有尉迟敬德能自诩亲臣这般说话。

房杜二人皆是老成持重之辈,敏于行而讷于言;舅哥或许是因为去年知晓最终惨死的结局,如今倾向于明哲保身。

叔宝也向来稳重,虽为武臣斗将,却又最遵文臣礼制;阎氏兄弟都忙得很,寻常时轻易也不会说什么。

那此时殿内能和尉迟敬德说上一二的唯有……

“阉人又如何?”

魏征的语气里满是不以为然:

“这赵构成了阉人是能使仁臣复生还是能令家国不沦丧还是怎地?”

自是不能,而且尉迟敬德多半只能哑口无言,毕竟这个爱将向来不善言辞。

只不过……

果真还是打天下更简单一点。

好想试试亲帅玄甲,灭金征宋,与那蒙元精骑一较高下。

已经许久不临战阵的大唐皇帝在心里百无聊赖的策马奔腾。

【1162年是個比较关键的年份,金国百万大军败退,南宋一朝来到了自己的命运十字路口。

辛弃疾五十精骑破阵缚敌,但依然难救山东义军彻底糜烂的局势。

赵构眼见给金国当舔狗的计划难以为继,干脆激流鼠退提了赵眘上来当皇帝平衡主战派的诉求。

换个说法,宋孝宗赵眘,赵匡胤的直系七世孙,从上位之初,就带有浓厚的主战色彩。

只不过南宋的主战派经过赵构和秦桧二十年的打压,岳武穆横死,韩世忠归隐,吴璘刘锜双双年老,张浚被连连贬黜,主战主和双方的力量早已严重不对等。

也是因此,史浩和张俊在宋孝宗御前的这场争辩,实质上牵扯颇多。

史浩身为右相撒泼打滚式的辩论让张浚无语,这个主战的将领干脆直接越过史浩给宋孝宗递折子:

再跟这右相说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说不定战机就被错过了,您拿个主意吧。

宋孝宗或许被说动了,又或者是当时主战的左相陈康伯又一意孤行,总之另一个主战的邵宏渊确确实实拿到了出兵状,而且还是在越过了三省的情况下。

右相史浩很伤心:既然出兵状都不需要右府同意,那我还当个屁的相公,“不去尚何待乎”?

然后又跟左相陈康伯碎碎念:

“康伯欲纳归正人,臣恐他日必为陛下子孙忧。浚锐意用兵,若一失之后,恐陛下终不得复望中原。”

在南宋历史上,史浩确实能算个干的还不错的宰相,但这一番话还是清清楚楚让人明白,在主和派眼里,北地的义军压根算不上人。

后来隆兴北伐惨败,这条建议被誉为“老成谋国之见”,给史浩刷了大量的名望。

但没有人在意被史浩一言以蔽之的“归正人”的意见。

北宋亡国之后,王彦起义军,麾下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故得名八字军,于河南川陕等地抗金战功卓著。

岳飞北伐,太行山义军皆响应岳武穆号召,竟都使燕京以南令不复行。

如果说这些尚且都是旧事已经久远的话,那么就在史浩说这话的当下,南宋小朝廷的两淮防线十六万防卫军当中近一半都是所谓的“归正人”。

完颜亮南下,河北河南义军蜂起,海州楚州的沿海一线能够收复靠的就是魏胜和李宝两位义军首领死战,以及从河南地区赶来由王友直率领义军的支持。

自北宋灭亡之后,北人南投为南宋小朝廷抛头颅洒热血三十余年,结果到头来换了当朝宰辅一句“恐他日必为陛下子孙忧”。

事实上在绍兴和议时因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条约,北方义军的感情已经被伤害过一次了。

但中间过去了二十年,南北局势又迎来了一个改变的机会。

好消息是北方义军依旧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坏消息是南宋小朝廷依旧稳定发挥不把北方义军当人。

这种看法实质上就是主动把自己从华夏共主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完全是一种地方割据政权的心态。

南宋的病因里面,缺乏养马地、蒙元崛起、北伐困难、装备缺乏代差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这种心态的滑落才是最无药可救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