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79章 屏风说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79章 屏风说书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改健康府,元改集庆路。

等到洪武爷带兵赶跑了胡元,应天府这个名字便也顺理成章易更了过来。

而随着城内的宫殿楼宇落成,就连世居于此的本地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应天府是愈发有京师气派了。

沿城一转百许里,穿城而过四十里,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

大街二三十,小巷四五百,六七百酒楼错落其中,**百茶肆街头巷尾。

若是有几许闲钱租个小船顺了秦淮河入城,水满之时还能看到昼夜不绝的画船箫鼓,人烟稠集的金粉楼台。

若是等到晚时看着那两边酒楼上那几百盏明角灯笼映如白昼,那细吹细唱的凄清委婉也愈显得动人心魄,如何能说不是个好去处?

而就在今日,满城百姓也都能看到一车车一船船的达官贵人皆忙不迭的往那碧瓦朱甍琳宫梵宇处寻去。

街头巷尾喝茶的消息最为灵通,看有人不明白便高声道:

“今日是洪武爷爷的天寿节呢!”

饮茶的看官们了然,不少人皆有羡慕之色。

但被羡慕的贵人们则都忐忑不安,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穿过洪武大门,经外五龙桥过承天门,仪鸾司在这里层层布卫,一个個验明符印之后方能入午门。

略微歇息一下,再跨过内五龙桥过奉天门,绕过奉天殿和华盖殿,这才到达三大殿最北的谨身殿。

今上今日便是要在此赐宴,有资格入内者在仪鸾司的注视下沉默不语进入殿内纷纷落座。

眼看与宴的文武群臣到达者已过半,有机灵的内侍便从北出殿门入了后廷,过乾清、交泰两宫,皇后娘娘日常所居的坤宁宫便在眼前了。

内侍小跑着过去,便听到皇爷那洪亮的声音:

“……既身体不舒服便好好歇着,咱跟百官吃饭时少吃点,等晚点再过来一起用膳便是。”

随即便是一个柔和的声音徐徐道:

“今既是重八第一次天寿节……”

于是内侍脚下立马一个急刹往后退了两步,努力让自己什么都听不到。

好在等了不过几个呼吸便看到皇爷迈步出来,内侍这才赶忙贴过去说谨身殿那边都已准备好了,只差皇爷过去。

点点头,这位大明的皇帝扭头对内侍加了一句吩咐:

“太医说皇后只是受凉,既如此去把华盖殿咱最喜欢的那个屏风给送过来让皇后使。”

这自属理所应当,于是还在休息的马皇后昏昏沉沉间便看到有内侍搬了一扇相当华贵的屏风进来,等拼好后便一个个自觉退了出去,毕竟皇爷吩咐了皇后今日宜静养。

裹着被衾的她顿时无奈,不过今日身子乏了便打算暂时先睡一觉,等管家回来了再与他说道。

但正在此时,她便看到那屏风向着她的一侧上漾起了如水一般的光泽,等到平顺时那屏风上的雕刻装饰皆看不到了,唯有一个泛着微光的光幕,以及一个听起来相当年轻的声音:

【嗨嗨嗨!这里是文盲UP主闻莽,今日咱们还是如先前所说,聊一聊两宋风流的下半场。

上期咱们说到一意偏安的完颜构与当时的主和派合力谋杀了岳武穆,这基本也就奠定了南宋开国不义的主基调。

但即便如此,仁人志士也依旧挺身而出,为了心中的理想燃烧年华付出生命,这些人成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脊梁。

也愈发衬托出了如完颜构这类人的卑劣程度。】

幻觉?神迹?仙机?祥瑞?

身体乏力的马皇后感觉自己身体有点僵,第一时间便想要喊人去寻重八。

但想想此时谨身殿的天寿节赐宴多半已经开始,安抚群臣的官家也定然十分忙碌,她顿时便有些迟疑。

不然……先看看这光幕中的说书先生怎么说?

她对此委实算不上陌生,毕竟说史议政也是从前宋时就有的行当。

想想初入应天府时,她也还在酒楼听过两次说唐说三国,至于宋……可惜那岳武穆已经说过了,她还曾去应天府的抗金故垒凭吊过这位英雄,没想到竟已经刚好错过了吗?

这一刻马皇后倒是感觉身体的乏力缓解了不少,甚至还想让宫女端一二果盘过来,但想想宫中管不住嘴巴的太多,只能先作罢。

而听着那年轻说书人的抑扬顿挫,她也看到了那光幕屏风上似飘过了一行行小字,皆是一些看得半懂不懂的话语。

〖个人觉得,南宋有志无力的皇帝还是有几个的,干不成事儿更多要归功于司马构对北宋去菁存芜的继承,再加上后来蒙古确实无敌。

每当你觉得南宋拉胯时候翻开书看看南明,哦,南宋好像也还行。

南宋后期有贾似道改革续命做的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啥大作为,但好歹也算亲眼看着金国死在了前头,南明史……那真是不想看第二次,小辣鸡当中的战斗机了属于是。

南宋确实还算个标准割据政权,南明能稳赢的大概就是去热带雨林参与猴王争霸。

比烂就别大哥笑二哥了,南宋不也是属于天上掉馅饼都救不回来的那种么。

那是,南宋还等着天上一起掉下来筷子小碗葱姜蒜呢。〗

唐长安,甘露殿中,李世民看着那光幕再次升腾而起,后辈的声音再次响起,顿时便满足的轻叹一口气。

如今已是贞观六年四月初,而回想一下从去岁贞观五年至今,确实如许久前光幕所说一般,国内风调雨顺天灾全无。

去岁倒是有灭吐谷浑,但前后真正用兵也统共不过就四个月。

出兵两万余,得吐谷浑牛羊十二万,青海更能置马场和制盐所,不管怎么看都是纯赚。

至于登州所报的李世勣和刘仁轨东渡也是一样,大唐所供者唯有这支海师所需的军械和罐头等物,粮草蔬果乃是新罗百济倭国合力所出,也不用国内费心。

另外的喜讯便是从珠崖送回的林邑国稻种,司农寺已经在安排人手试种看成效如何。

至于随稻种送回的侯君集的亲笔信,李世民也看了并做出了决定。

李靖带着他的宝贝徒弟裴行俭已经去往夷洲岛,要在那里新组建一支海师。

只待与交州海路并进灭林邑国之不臣,于南洋宣唐之武德,也算是给侯君集助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