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64章 南洋国公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64章 南洋国公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潞国公号五牙战舰上。

“所以,那个什么八法……法……”

战舰的舱室当中,侯君集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正在与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的人交谈,此时他又记不起那个名字了。

好在皮肤黝黑的人很是善解人意,遂补充道:

“巴法瓦尔曼,国公殿下。”

点点头,侯君集捏着胡子拧着眉头道:

“所以,这个巴法原本是扶南国的王子,但又借着娶了真腊国公主的关系,成了真腊国的国主?”

“确实如国公所说,一点没错,国公殿下。”

侯君集点点头,然后继续尝试梳理这南洋诸国的人物关系:

“去岁,扶南国的国主去世,于是这已经当了真腊国国主的巴法,想要当两国共主?”

“不止如此。”

那皮肤黝黑的人补充道:

“扶南国是有储君的,但那巴法瓦尔曼仗着真腊国兵力强盛,便想要强行夺位,现在还在打仗呢。”

“兵力强盛?”

侯君集顿时来了兴趣:

“有兵马多少?”

那边黝黑皮肤的人顿时有点为难,侯君集顿时恍然,他忘了这边乃不毛之地,不习雅言不通算学,故而这等极为寻常的问话落在此人耳中也成了一個难题。

不过好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对这个问题也有别的解决方法:

“吴巴,那真腊国的兵力,能有我这几个船队多?”

皮肤黝黑的吴巴顿时松了口气,仔细回想了一番相当确定道:“大概有国公殿下四个船队那么多。”

自己这支船队是十船九百余人,四个船队也是说约四千兵马?

即便再加上这中南半岛特有的象兵,四千余步卒加上十余头大象,这样的兵力……

大唐潞国公兼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不由得叹了口气,给出了属于他的评价:真是孱弱。

若是以往,这等兵力完全不会被他放在眼里,除非是府兵精锐。

但在此地,这等兵力已可称强盛,更能行以强凌弱之举,肆无忌惮。

回想起因光幕陈罪,不得已离开长安,招揽数百不良人合精壮门客九百,共同南下之事,遥远得仿佛已经是数年前的事情了。

渡海至夷洲学操船辨风观星之法,再用陛下手令征调了一大九小十艘战船,侯君集如自己对李世民所承诺的那样,开始着手对南洋的探索经略。

后世地图上的地形绘制的固然精细,但这南洋土地有国几何?民风如何?盛产何物?等等诸如此类皆不知。

船队启航之后将珠崖作为休憩补给点,随后就是向南的稳步探索。

若说南洋经略,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后世已经说过多次,且被陛下挂在心头的占城稻。

但这个任务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无论是在交州的打听还是在珠崖的询问,皆没有找到占城这个地方。

无法,侯君集只能率领船队离开大唐疆域,向交州以南的林邑国探索。

因为要经略南洋,故而侯君集对此地之历史很是有过一番恶补。

林邑国原属两汉的日南郡,旧称象林县,汉亡后有名区连作乱自立自林邑国王,晋末时华夏晦暗,这鄙薄如林邑国竟也北上屡屡侵袭。

幸而宋武帝武德充沛,遣派交州刺史征林邑,迫使其称臣纳贡,隋大业刘方又征,灭其国置林邑郡,隋亡后此地又失至今。

有鉴于此的历史,侯君集一开始是抱着好好交涉的态度来的,只要找到占城稻的消息那就一切好说。

但可惜……

轻身前往以示诚意的侯君集,妄自尊大以为唐人惧怕的林邑土人。

最终双方在海滩上以血作墨,勾勒出如血残阳。

麾下门客皆出身府兵,通晓结阵之法,正面攻坚所向披靡。

长安不良人轻巧跃阵,最善自保袭扰,虽不善正面作战但尤精袭扰掠阵。

两相合力使土人闻风而窜。

这一战使得侯君集若有所思:相较于那土话,似乎还是唐横刀说话更管用一些。

同样也是慑于此战之威,使得林邑国内尚尊华夏制学中原雅言的人知晓中原华夏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这里,于是小小一方国土便又有暗流涌动。

毕竟认真算来,此地承汉治近四百年,虽有自立脱夏,但从宋武帝至隋,又两百年矣,在秉华夏正统的土人看来,此时的林邑国贵人才反倒是乱臣贼子。

其中激进者更是直接投了侯君集一行人,自愿充作向导。

吴巴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侯君集结识的。

在与林邑国交涉失败之后,侯君集便也干脆用横刀说话,用座舰宣言。

根据吴巴这个本地人提供的地址,侯君集亲率健儿频频突袭近海的林邑国贵人之所在,夺掠数次之后方才悠然退去。

将来此地必然还是要并入汉土,这等裂土自封者有的是大唐武士教他做人,侯君集不愿在此多费时间。

财货自赏,林邑国的情报则是和稻种送于珠崖一起上路,那边自有官员会将其加急送往长安,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他侯君集需要操心的了。

继续南行,侯君集是打算去中南半岛南端的凹坑处看看,只是没想到经过本地人吴巴的讲解,他们似乎刚好撞上了南洋这边的两国吞并之事。

侯君集从回忆中醒了过来,又回想了一番吴巴方才所说,不由得嘟囔道:

“这巴法也是个不知足的,凭着驸马之位当了国主还嫌不够,竟还想对兄弟下手丝毫不念骨肉之情!”

“不行,此等不平之事,焉能坐视不理?”

吴巴顿时满眼热切之色。

他虽依旧承汉姓,但母亲离散父亲早亡,对华夏的回忆只有幼时父亲所教的拗口夏言,以及被讲的有些褪色的故事。

在那些与林邑国格格不入的故事当中,仁人义士秉“理”行事,游侠烈卒求“义”舍生。

与他们相比,那林邑国的贵人的行事准则皆低贱得犹如脚底尘埃。

而在眼前的大唐国公身上,吴巴仿佛看到了幼时父亲与他讲的那些故事当中的人,从虚幻里走到了现实。

于是吴巴不再犹豫,上前一步大声请命:

“林邑郡吴巴,愿为国公前驱,愿为我唐效死!”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