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88章 再见玄德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88章 再见玄德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梁城内,赵匡胤心情也是相当矛盾的。

这诸葛武侯时,虽已汉末但犹有强风,而且看得出后世对其褒誉甚多。

唐太宗就更不必说了,十七岁起兵,二十四岁荡平天下,二十九岁登基加冕,声威之隆古之少有。

因此寻常时他并不愿意多说话,免得碰一鼻子灰。

诸葛武侯给他解答宋因何分南北,唐太宗以骈句说那真宗诸事,言语间调侃之意堪称一目了然。

这也是赵匡胤后来不爱发言的原因。

但这些现在已经暂时顾不上了,盖因内心疑惑巨大,而且从直觉上来说,赵匡胤也觉得只要获取那个“回放”功能,许多疑惑或将迎刃而解。

下定决心之后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也就在称呼上让赵匡胤略微纠结了下。

盖因这唐与宋离的实在太近,以谥号相称委实是有些奇怪,因此挑了又挑最终还是以天策府主事的上将之号相称。

竖指作笔于石桌上提问,最终成字荡于光幕,这番举动也让赵普脸色大喜,赵光义双眼发直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在,诸葛武侯与唐太宗也皆非藏私之人,很快两条文字也接着飘过,内容也看的清清楚楚。

〖李世民:以祭礼奉物送与后世,自能消疑解惑。

诸葛亮:那巨球乃我等脚下之土地,名唤地球,若欲详知可参见《从豪强到世家再到门阀,百姓让你们体面》一篇,付费之意或为赠后世诸般百物以为报,宋皇可自试之。〗

倒是很有两人风格,赵匡胤一时间仿佛见到了一位懒得与他多言的杀伐果断的帝王,以及一位随和近人而不拿乔的鞠躬尽瘁之文臣。

几乎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赵匡胤心中跳出一叹:

憾不能与武侯共事也。

不过叹归叹,但意思也清楚明白,而且他记得中间这段休憩时间并不长,也就是说已没时间从府库中挑选珍稀了。

于是这位大宋官家直接从躺椅上跳了起来,指着一旁书案上一个盒子道:

“给朕拿过来!”

小黄门忙不迭捧过来后,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抽出腰间的玉斧放到了盒子里,然后顺手也将腰间别着的弹弓也塞了进去。

但这样犹嫌不够,于是赵匡胤扭头,目光直接越过了赵普,盯到了赵光义身上。

昂着头双眼发直的赵光义回过神来,眨了眨眼睛也明白过来,但赶忙摆手道:

“此两物乃兄长御赐,应当已……”

赵匡胤不由分说直接上前一步,略微端详了一下弟弟,伸手便将簪花拔了下来抛到盒子里,再打量了一下后复一勾手将其腰间玉佩给拽了下来。

赵光义敢怒不敢言,但还是嘟囔了下:“我之前看那所陈也皆非珍贵物……”

赵匡胤充耳不闻,小心翼翼将这个盒子封好放到了石桌上,按唐太宗所说以祭礼,拱了拱手,心里转了个念头还未想好祭辞如何讲,一抬头便看到这盒子已经消失不见。

这应当便算是已经“付费”成功了?

眼前的事忙完了,听着弟弟在那边抱怨,赵匡胤略微一叹气,无奈道:

“吾子嗣无能,贪图享乐致使帝业有缺,宗室臣妾皆蒙罹难,多奉钱财自无法补那靖康耻,但或能……”

或能怎么样?赵匡胤自己也说不清,能让后世对宋少些调侃吗?显然不可能。

让后世更详细说一些宋之秘事?真假都难辨,似乎意义也不大,一时间赵匡胤竟有些怅然了起来,烦闷间习惯性的想抽出玉斧摩挲了两下,结果却摸了個空。

于是大宋官家心底顿时浮现了一丁点的后悔,但很快也被重新打散。

因为一抬头便看到光幕上似乎正聊的兴致盎然。

〖李世民:武侯起居毋恙?月前李靖于青海传捷报,已大破吐谷浑缚贼酋伏允,不日便可献俘长安表功。

李世民:此战火药军械声威惊人,唐军未损而尽丧敌胆,可称雄也,武侯破曹贼之日定也不远矣。

诸葛亮:吾今不过三十有二,正年富力强,劳二凤陛下挂念,如今玄德公已据长安与民生息,明岁便可千遣精兵向邺、洛、许,以解荆州困势。

李世民:何不取河东之道,绕晋阳至河北成围困之势?

刘备:天策上将高见。

阎立德:武侯毋恙,将作监欲制竹纸然多不尽人意,可有要点相教?

诸葛亮:吾等成都所制竹纸可堪一用,要点颇易,取嫩竹即可。

诸葛亮:阎少府可有蒸馏之法教我?

……〗

光幕上的交谈可称融洽,双方于军事之所见一触即收,接下来他看到的便是只载于史册的名字在光幕上竞相闪耀。

诸葛武侯在与贞观的阎氏兄弟讨论工造与画技。

法正在请教长孙无忌唐律之要点。

庞统则是和房杜二位名相讨论太学与国子监之区别。

就连那唐太宗,与他解惑时堪称惜字如金,而与武侯说话时又多有亲昵之态。

虽然能够理解,但赵匡胤也颇为羡慕。

“吾见后世那仿若仙界之景,尚能自定。”

赵普苦笑:

“但此时眼见古之名相如此倾授相谈,反倒疑在梦中了。”

说着赵普看向了赵匡胤:

“官家,臣莫非在去往河阳路上便已病故,如今皆梦邪?”

赵匡胤苦笑,何止是赵普有此感觉,他也是一样。

或许此前不愿以字多谈,心底亦觉得颇为梦幻吧。

好在,这般融洽相谐的交谈也只是片刻,随着光幕重新亮起,那些交谈的文字便也就此中止。

而这次,光幕上的内容并非文图,而是变得如此前光幕一般,只不过画面变成了纵向的矩形,让赵匡胤颇为不习惯。

……

汉长安的刘备等人自是不陌生,因为这样被称为“vlog”的东西已经见过一次了,而且那次给他留下的回忆并不是很愉快,那这次……

【哈喽哈喽小伙伴,文盲在这里给老少爷们儿拜个晚年啦!

这次过年UP主回家过了个年之后就重新匆匆出门。

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过年采风,多拍点片段什么的,另一方面当然是放心不下另一个宝贝!

至于哪个宝贝,看UP主身后的自然保护区的牌子,自然也就能够猜出来了。

噔噔蹬蹬,过年当然要来看望咱们频道的团宠啦。

来,玄德,跟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伯伯婶婶大爷大娘打个招呼吧!】

刘备顿时面色黑如锅底。

看着光幕上那憨态可掬的小白罴,孔明等人自然认得,毕竟这可是翼德亲手所获并送与后世的。

只不过玄德这个名字嘛……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快活情绪充斥在将军府里,让刘备也更加无奈。

还好翼德不在此……

刘备已经不记得这句话是今天第几次在心底感叹了。

但他可以向太一神作保,此时绝对是最情真意切的一次。

不过看着光幕上那远离了山间争斗往后可饭来张口的小兽,刘备又生不出什么厌烦的心思,最终也只能黑着脸从牙缝里哼了一句:

“这白…大熊猫,倒是吃得肥硕。”

“主公若是不喜,等下次某修书一封,劝其更名为孔明便是。”

庞统乐不可支的建议。

“不必!”

刘备几乎是下意识反对,此举反倒令得厅中欢乐的气氛愈发浓厚。

……

甘露殿中,贞观文武都扬着眉毛看着光幕中那只白罴,再看看神态若定的陛下。

杜如晦直接出言抱怨:

“陛下述与臣等之缺漏,颇多也。”

李世民捻了捻胡子哈哈大笑:

“此事无关紧要也,自不必多言。”

毕竟关于后世说此物珍贵的种种之语,他当时听得也是半懂不懂。

唯一能够听懂的便是那武则天以此物送倭奴缔两国之欢好,此事李世民已下定决心必不复为。

禽兽之弹丸之国,以华夏珍兽相与真乃浪费!

长孙皇后看着那憨态可掬的“玄德”,脸上笑容就没停过,此时眼看夫君镇定自若的模样,便扭头掩口笑着问道:

“陛下,这玄德在此处,那世民又在何处?”

李世民当即扭头:

“何有此物!”

贞观文武脸上顿时皆有笑意。

更有大胆如杜如晦者心中想道:

即便有,按这后辈之秉性,多半也会以二凤相称吧?

至于皇后之问,虽显冒昧,但此时甘露殿又非朝会,且帝后向来有琴瑟之好,他们这些旧臣自然也没人会去煞风景。

唯有一个吹胡子瞪眼的魏征,也被房玄龄和杜如晦联手拉住。

【咱们就先看着玄德在这儿吃竹子,然后UP主简单给大家汇报一下。

大佬的礼物可以说是如约而至,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年的关系,这次的东西还挺接地气的。

最重的是一袋麦子,上面字条附字说是关中百家麦。】

刘备闻言笑了一下,这便是他做主赠送的。

如今能令关中安定,他刘皇叔的名头发挥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

这个名头实际上还不如那些被严令不得扰民,而且还忙碌补墙筑屋疏浚沟渠的老卒。

而令关中安定的最大杀手锏,便是赠与后辈的这些麦子。

有田可种,亩产更多,轻徭薄赋,不行曹军奴民之法,便是如今关中能够安定的最大原因。

【礼物当中最有意思的是一袋青盐,放在一个盒子里,上书“青海盐”。

这盒湖盐UP主留给家里父母用了,给出的反馈很是不错,这里拜谢啦。】

甘露殿的李世民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随着李靖押送伏允离长安越来越近,关于此战的详细奏报也越来越多,而李药师提前送来夸功的东西里,最为别致者便是一小袋青盐。

李世民对突厥很了解,推测吐谷浑应当也差不多,皆是酋长头人以盐掌握部族生死,对胡人来说盐也是权威的象征,缴其耀功可以说合情合理。

故而他也没太多犹豫,干脆直接转赠给了后辈,听闻其留家人食用,李世民甚至还有几分欣慰。

不过心下也有微微的后悔,实际上早早就知晓了后辈在过年,只是没想到后世过年能有如此之盛,不然定是要随个压胜钱什么的才宜。

算了,算了,后面补上便是。

【不过看又是粮食又是青盐的,本来还以为这次大佬要玩儿素的。

结果附赠的一个小盒子里只能说了不得,足足四件高水平工艺品。

一柄玉斧,一个弹弓,一支簪花,和一枚玉佩。

其中最好看的自然就是簪花,这东西算是很明显的宋制。

唐宋的发簪比较类似,有细微不同的是宋代男性也有簪花的习俗,因此唐簪多镂空鎏金雕饰,宋簪花则多为盖帽圆锥以方便男女通用。

北宋皇家举行的还有簪花宴,太监们会在御花苑采各种鲜花,然后宋皇帝会根据臣子的亲疏程度和功劳多寡来赏赐不同花卉别在头上。

《梦溪笔谈》有记载四相簪花的典故,《东京梦华录》也有记载北宋勋贵子弟簪花招摇过市,使女子“争睹围观”,甚至“低蛾眉”“窃羡之”。

玉佩就更不用说了,宋代的玉佩也很好辨认,无论是材质还是镂刻的刀工,亦或是图案形状之丰富,算是古代玉佩艺术的一个巅峰,明朝虽然工艺更好,但因为社会文化整体内敛的关系,形制上偏大气,而不重工艺之繁复。

至于弹弓和玉斧……这让我想起来了一位据说被砍死的帝王。

既然大佬都这么暗示了,咱们下一期不说说烛影斧声似乎也绕不过去了是吧?

至于这两个东西也没太多好说的,弹弓是弓箭的全方位下位替代,因为要捏弹丸,所以相较于弓箭可以整只手拉弦在发力上就比较弱势,另外就是弹丸和箭头的杀伤力哪个大显而易见。

斧子也差不多,从唐朝开始长斧兵这种兵种基本就零星可见,大部分时间仅作为对重甲的特攻昙花一现,它算是顶流的工具,一流的礼器,二流的玩具,三流的军团战兵器。

总体就这么多,另外就是这次的工艺品很受我一个朋友喜欢,重金购走换成了玄德的粮食,基本可以包办玄德这辈子所需了,还没长大就解决了养老问题,不得不说令UP主非常羡慕。

那么这期就到这里,新的一年祝观众老爷们合合满满万事顺遂,咱们下期再见!】

汴梁皇宫中,赵匡胤看着那“被砍死”的描述,不知为何心中一跳。

随即便觉得自己是想多了,毕竟如今宋还未一统,乱世也称得上未结束。

此等情况下,即便是帝王也命如草芥,被砍死也算不得什么新鲜事。

“被砍死的帝王?哪个倒霉催的……”赵光义嘟嘟囔囔说着。

这话让入了赵匡胤耳中,不知为何竟让他生出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烦意乱之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