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80章 仇雠奉为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80章 仇雠奉为神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世民把着魏征的臂膀,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样。

魏征则是有点不习惯,毕竟若真是跟陛下有了交情,骂人时候怎么开口?

不过挣了一下也没什么变化,要是论力气的话他与这马背皇帝差了简直不要太多,于是只能道:

“臣不胜惶恐。”

反抗不了就暂时只能屈从,毕竟后辈都说了,其中还有非门神的呢,说不得就是他和陛下。

因此魏征头一次希望后辈说的快一点为好。

【揭晓答案之前,咱们倒是不妨稍微偏一点题,漫谈一下门神历史。

从如今考据来看,早在夏商周之前古人就有逢年过节挂点什么祈福的传统。

荼是最早是一种草药,因为有清热解痰的功效,以及本身的刺激性气味能驱虫,夏民便在门上悬挂荼草以求避瘟疫,这种荼草在东汉时演化成了门神神荼。

郁垒则是大概率来源于螺蛳,商代时依然还有崇拜动物神灵的做法,螺蛳因此被殷商先民崇拜其“门户紧闭”的这个象征意义,如今出土的殷商墓宫就在墓门附近发现了大量陪葬的螺蛳,有学者猜测这可能是一种根据其象征意义施展的保卫墓所之巫术,垒则是根据象形文字考证是三个螺蛳壳叠在一起的样子,最终同样拟人化,演变成了门神郁垒。

东汉灭亡后,魏晋南北朝拉开了民族百年的颠沛史,在这个过程当中,衣袂飘飘有仙人形象的神荼郁垒被百姓很快抛弃,顶盔掼甲的武将门神形象开始流行,关羽张飞也第一次登上了百姓的门扉。

唐代一方面来说武功卓越,百姓对门神的崇拜并不强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朝对门户礼制的规定相当严苛,帝王勋贵能用朱门,宰相府第可用黄门,黔首百姓则必须将门涂黑,门上的装饰绘画样式也有森严的等级规定,一个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唐中期开始,奸佞横行朝廷,百姓民不聊生多有郁气,“扫天下魑魅魍魉”的钟馗被顺势创造出来悬挂于后门。

宋朝就比较有意思了,宋真宗时亦仿效前朝设武庙,有闲得蛋疼的士大夫参了武庙中的神像一本:

伍子胥鞭尸楚王,赵云截江救阿斗时也曾呵斥孙夫人,皆乃大逆不道的以下犯上之行径,不宜立于武庙享祭。

宋真宗可能一方面觉得太离谱,一方面也不敢不重视士大夫意见,最终提了個折中之法,将两个塑像移出武庙,祭祀于门口。

这个动作迅速被汴梁的商人解读为皇帝册封了新的门神,当年就按照两人形象作门神年画,于是历史上最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对门神就此诞生。

不过伍子胥和赵云这个组合还算不上最离谱的。

北宋中后期,外有宋夏战争的频频议和,内有宋江方腊起义以及宣和北方大暴动,可以说得上风雨飘摇。

两次宋辽之战皆惨败的情况下,宋金定海上之盟合力灭辽,结果此举反倒使宋金双方接壤失去战略缓冲。

灭辽之后金太宗马不停蹄于同年发动灭宋之战,两年后金兵长驱直入生擒徽钦二帝、赵宋宗室、男女十万人,北宋灭亡。

而在宋金战争的这两年当中,汴梁的门神形象也悄然改变,既非神荼郁垒,也非佛教护法,更不是赵云伍子胥。

“门神多番养,戴虎头盔,而王宫之门,更以浑金饰之“这是北宋靖康元年留下的记载。

战争的敌人反倒成了护佑家园的门神,只能说北宋亡的简直太理所当然了。

元朝元武宗嗜酒如命使得元大都酒坊林立,饮酒好客的战国四公子走马上任成为门神。

明清时期话本戏曲成了百姓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其中演绎的名人故事也就很容易成为过年时门神的选择。

《孙庞演义》虚构孙膑庞涓斗法,其中虚构的孙膑变为门闩锁户的情节让这对宿敌顺利成为门神。

《西汉演义》使得萧何月下追韩信广为人知,再联系到两人尊崇的地位,也被顺利画到了门上。

《封神演义》缔造出了赵公明和燃灯道人这一对奇奇怪怪的门神。

《西游记》中魏征梦斩泾河龙王的情节广为人知,于是清代时部分地区也有在后门贴李世民魏征像作门神绝鬼祟。

除此之外不同地方的门神还大同小异,比如中原南阳一代有贴赵云马超为一套门神;河北常山贴马超马岱兄弟,成功偷了子龙的老家;川蜀有贴诸葛亮和邓艾等等。

简而言之古代贴门神到后来并没有那么复杂,突出一个信啥买啥贴啥,只要你想,贴个刘备曹操当门神也不是不可以。

而刚才出题所列者,也全都是门神。】

汴梁皇宫中。

无论是那宋真宗之事,还是这北宋不敌夏辽金最终灭亡之事,对赵普和赵光义来说都比较遥远,但听起来又是与他们有切身关联之事。

但所知的又实在太少,比如那西夏已经大体猜到乃是党项立国,那辽国也不算陌生,契丹立辽是都知晓的事情,但这金国又是怎么回事?

于是赵普和赵光义下意识将目光投向了官家,盖因两人都不知晓这官家是何时有了光幕之秘,想来理应要比他们知道的多不少吧。

赵匡胤很想摆出一个淡然的笑容,但最终失败了,脸颊的肌肉已经彻底僵住了,抽动了两下挤出来的笑容不比哭好看多少。

最终只能沉声道:“关于这金朝,俺也不知晓。”

不管两人信不信,赵匡胤这是实话实说,不过再次一眼扫到那后世罗列的北宋战绩,他就感觉到隐隐的胃痛。

宋延周制,且赵匡胤自己都是殿前都点检出身,是标标准准的出身行伍,也一直自诩知兵之人,对禁军情况更是了如指掌。

就如那辽国吹得震天响的南北两府契丹七部南院大王六院军之类,在他看来皆如土鸡瓦狗,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士卒素质,较之禁军皆远不如也。

可以说历唐亡以后的藩镇争雄,禁军不患不能战,唯患能否忠谨守己,毕竟毕竟自己……咳咳。

赵匡胤大声咳嗽了起来,引得赵普和赵光义侧目。

摆了摆手,赵匡胤则是陷入了是否要废苛捐杂税与民生息的抉择思考当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