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44章 小民尊严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44章 小民尊严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宋朝处于女性地位断崖式下跌的关键时期,因此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也极端的两极分化。

从法律上来说,宋代女性即使出嫁,也享有男性的一半财产继承权,比起来唐朝女性出嫁后失去财产继承权是一种进步。

同时这一时期因为经济的富庶,女性的入学率大大提升,甚至还出现了极为鲜见的女子参科举事件,这些都是女性社会地位的体现。

但同时,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程朱理学开始出现,从高粱河车神以后对外战事的频频失利,也让社会的整体风气开始趋向于保守。

如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留下的瑰宝《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城市风貌,着画人物约八百左右,其中仅有十余人为女性。

最剧烈的转折自然就是靖康之耻,大量女性包括皇家的嫔妃帝姬沦为金国的娼仆,给了当时宋人的民族荣辱观一记重击。

也是自南宋起,强调贞洁的程朱理学成为显学,成了禁锢女性的枷锁。

而宋朝的南北宋之变,交子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刘娥病逝五年后,掌权的宋仁宗拒绝承认李元昊的称帝,北宋和西夏就此进入了长期的拉锯战状态,北宋的军费也进入捉襟见肘状态。

而对北宋来说,刘娥设立的交子务筹措军费简直不要太方便,仁宗时期的北宋以三千六百万钱作保证金,发行了十二亿五千万的交子。

初期北宋政府对于交子的管控还算比较上心,但后来随着战况频频失利,这份管理也迅速化为乌有。

神宗熙宁五年,交子第一次超发十二亿钱。

哲宗绍圣元年第二次超发,这次数额是十五亿钱,仅仅四年后就第三次超发,这次一口气超发四十八亿钱。

而等到徽宗时期已不可数,以如今留下文献估算,徽宗时期北宋市场上流通的交子约有二百二十亿钱左右,交子本质上也形同废纸。

徽宗时期也尝试过财政改革,但改革推出的“钱引”和“盐票”本质上来说就是换了个名字的交子,换了个方式对百姓敲骨吸髓罢了。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二十二年后,流徙两浙的女性词人李清照已经年近六十五岁。

当时亲友中有一孙姓女子聪明伶俐,李清照动了收徒念头想要授其毕生所学。

结果反被女孩一口拒绝:“才藻非女子事也”,这句话与后来明朝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非常相似。

才华惊人的易安居士晚年被这种说辞拒绝,由此也可窥见两宋之交时女性地位与风气的剧烈转折。

至此,由武则天所引领的短暂的“红妆时代”对封建时期女性来说也正式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泡影。

那么本期咱们也正式到此为止,下周这个时候也临近春节,咱们不妨换個角度,透过春节看历史变迁。】

〖说来说去还是现在好啊,狗屁的无才便是德,还是要牢记,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赞同,另外宋朝也是“没有大国崛起何谈小民尊严”的真实体现了,岁币能买来苟且偷安,但绝对买不来兼容并包的盛世心态以及国民尊严。

不限于女性,如今回头看宋朝的杂戏记载,“金国有狼牙棒,我国有天灵盖”一句读起来真是唏嘘无限。

三千六百万的保证金发行了两百多亿的纸币,我直呼好家伙,难怪带宋对岁币答应的那么痛快,难怪宋朝皇帝躺的那么丝滑,印钞来钱能不快吗?

说白了,金融手段是最利的双刃剑,你要是能统一打出去,那就能靠这个收割别人放放血,带宋打不出去就只能割自己养活统治阶级了。

个人认为,若论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武则天这一类的政客还是比不过文化科技工作者,比如黄道婆……

黄道婆确实强的,发明搅车攻克了脱棉籽这个难题,领先时代数百年,后来发明总结棉纺织造技术带着老乡一起挣钱,我老家现在还有她的庙呢,题词是“衣被天下”,小时候听传说她是先棉神。

什么领先时代数百年,分明是那时候西方佬落后时代数百年,带宋虽然呆,但还算是世界前列文明中心的。〗

头一次,李世民感觉到了来自这宋朝的暴击。

他犹记得,前不久他还与皇后笑谈,说后世言万万为亿,但这等数字又不常用,有何用?

甚至刚才长孙无忌的劝谏,称这纸币虽有一利但有百害的说法也言犹在耳。

结果这宋朝还真结结实实给他上了一课:

“若朕理解不差……”

李世民感觉喉咙有些发干,抿了抿嘴唇道:

“这宋以三千六百万钱作保,从百姓处借来两百余亿?”

这种形式他搜肠刮肚只能想起来民间的放贷行为,于是也拿此类比。

“还是不一样的。”杜如晦幽幽道:

“若是寻人贷钱,这钱若是不还,还需执行私契,尽缴这三千六百万。”

“但这宋……这三千余万钱亦还是这宋天子的。”

杜如晦如今掌民部,最近也一直在与数字打交道,此前还曾与房玄龄笑谈,称见天下余财,已不识钱也。

但如今跟这宋动辄百亿比起来,杜如晦觉得如今的大唐可谓是穷的家徒四壁。

毕竟他可是清楚记得,去岁贞观四年所得财赋,不计粮食单看钱财,也不过八百多万而已。

一时间众人皆尽沉默,但就连此前最为强硬反对的长孙无忌,此刻也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后世也说了嘛,此乃可伤敌可伤己的双刃剑,既如此干脆便于突厥设市,学学此剑如何伤敌的。

眼见长孙无忌沉默,李世民倒是摸着肚子有点想念雁门关的肥羊了,久不知其味也。

不过最终李世民还是定了定神,询问起此前关注的问题道:

“这棉花之种,可有消息?”

房玄龄起身拱拱手:

“今岁必可呈此祥瑞于陛下近前。”

暂且摆脱那庞大钱财带来的震撼,李世民也振作精神:

“等有棉花,百姓便可不受严寒困扰,相较那交子,此方为利国之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