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11章 正主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11章 正主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百姓是绝不介意凑热闹的。

独柳树下看砍头,东西两市看胡商,朱雀大街看仪仗,安上大街看光头,皆是凑热闹的好去处。

而今天又多了一项,那便是春明门外看倭奴。

事实上百姓也不知道倭奴是啥,但有人好奇问了护送他们的骑士,得知此乃东海倭奴国之使,来此朝觐咱们大唐的天可汗,于是长安老百姓便懂了:

又一从国罢了。

只不过相较于那些身怀香料的西域胡人,这倭人种种大唐都让大唐百姓倍感好玩儿。

眼看着他们成群结队跑到城门下仰着脑袋看,差点仆倒而不自觉。

眼看着他们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阵叽里呱啦的语言,光从脸色和声音上便知其震撼程度。

如此种种皆让围观的百姓大笑。

此时恰巧有一富户人家丽人在佣奴的陪伴下从城外返回,这倭人使团便难以自抑的将目光瞟了过去,并齐齐情不自禁咽了一口口水。

这倒是并没让丽人感到冒犯,毕竟这群使团其中最高者才到她肩膀,余者皆似豆丁甚至不及长安的少年人。

只是这般作态登时引得送他们来此的军官不耐,当即一鞭子抽在地上让倭人们收回不轨的目光。

“那个姓犬的,管好你的人!”

于是使团当中便有一人点头哈腰的跑了出来给这军官道歉,这般谦卑姿态又引得周围百无聊赖的百姓大笑。

点头哈腰致歉之后,这个倭人使团的头领也并未感到有何不快,回身与身边一个僧人感叹道:

“惠日药师,这唐真乃上国也。”

名为惠日的和尚脸色不变,只是嘱托道:

“犬上,切记管好使团,勿要引得唐民不快,使得天可汗怪罪我等。”

犬上御田锹自是满口答应,不过依然依依不舍的回看了一眼那丽人离去的方向。

自是不敢对这上国女子有何非分之想,他注意到的是跟在那女子身后的突厥奴。

这实际上已经是他第二次造访长安了。

大业十年时他便奉圣德太子之命出使隋朝。

辽阔的疆域和华美的宫殿以及强悍的军队给他留下了震撼的印象,但频起的战乱也让他犹如受惊的兔子一般只待了半年就迫不及待的逃了回去。

只是随团的僧人坚持留下说要研习佛法。

犬上御田锹本以为这群僧人早就死了,但八年后这群僧人又出现在了他面前,声称华夏隋亡唐替,已经重归安定。

并且这群僧人劝说见过华夏之盛的犬上御田锹一起劝说舒明天皇重新派遣唐使。

这件事并不顺利,但好在最终还是成功拿到了天皇的授命,踏上了西渡的船只。

只是稍有差池的是,到达百济之后他们便第一时间得知了一个消息:突厥已被灭,其王献舞于华夏皇帝的殿下,余胡皆华夏皇帝为天可汗。

于是犬上御田锹看药师惠日的眼神就有点怀疑:

说好的虽重归一统但远弱于隋呢?

但药师惠日此时顾不上这些,在知晓了天可汗的名讳之后他也有点闹不明白:

贫僧记得东归之前,太子的名讳乃是李建成啊?

虽不清楚其中细节,但很快两人还是达成了共识:总之拿出最恭谨的态度就对了。

惠日想要借助遣唐使在倭国境内提升佛法的影响力传教,故而想要保证此行万勿有失。

犬上御田锹作为说服天皇重启遣唐使的领头人,自也是只能功成不得失败。

于是这支使团在百济耽搁了半年,一方面要派人回去知会天皇修改国书措辞,一方面便是令使团学习礼节力求不出错。

如此直到贞观五年初,这群贞观四年初出海的使团才到达了长安。

只不过半年的学习注定是白搭,壮观的城池,高大的唐人百姓,绮丽的装饰,富裕难以想象的国度,这些都使得倭人激动得大呼小叫。

犬上御田锹则是非常羡慕那位丽人的突厥奴。

天皇何时能带领着他们征服这般强大的国家,将其士卒尽贬为奴尽可随意支使?

而唐朝征服了突厥,若是能征服唐……犬上御田锹赶紧刹住了这样危险的想法,一头冷汗的将其深深埋藏在了心里。

只是诞生过这般狂野的想法之后,犬上御田锹再看这繁华的长安,心底反倒愈发哀叹:

天地不仁兮使我生倭国也!

但很快犬上御田锹便知晓自己感叹的还是早了。

又等待了一会儿之后,长安城中才终于迎出来了一队官员,经过交流之后犬上御田锹也知晓了,为首者乃是鸿胪寺的典客丞,现在要接他们去驿署。

“为何不是鸿胪卿?”御田锹发出了疑问,华夏的管制他还是大概记得的。

但可惜他并不会华夏雅言,唯一能做翻译的药师惠日选择了闭口不言。

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典客丞跟鸿胪卿能差多少?不都是大唐的正职官吏?

真正入城之后,繁华的景象也让御田锹迅速忘却了这个疑问。

此刻他对于药师惠日此前所说的唐初立远不如隋朝的说法再也不相信。

繁杂多样的雅言胡语充斥了他的脑袋,绮丽多姿的颜色占据了他的眼睛,前后左右之景都想看到且牢牢记下,使团齐叹若能久居长安愿倾其所有。

典客丞对此见怪不怪,一边引路一边还有余裕给他们简单介绍一下长安的简单情况,经惠日转述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整个使团的惊呼。

在倭国内他们皆是大家子弟,但也正因如此,人人皆知遣隋使旧事,更知道倭国如今上下形制,皆学于隋。

甚至就连此刻身上穿着的衣服形式也都是硬仿的隋朝,这也是如今长安百姓见他们皆忍俊不禁的原因。

也是因此,此时的长安之观也让使团上下心情倍感复杂。

模仿者见到正主既因双方差距感到卑微,又因正主强盛诞生了一种奇妙的自豪感:

看嗬,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上国!

这种奇妙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数日后被天可汗接见。

伏在地上的御田锹听到了仿佛从天上落下了的雷霆之音,那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句:

“倭国之主,如今仍是以天皇自称乎?”

趴在地上的御田锹仿佛听到了身体中血液冻结的声音。

这部分内容预计明天结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