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74章 威恩大行鲁子敬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74章 威恩大行鲁子敬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到肯定之后的李世民也心情大好。

既然是盛唐,既然是巨唐,那正应该有一部合乎巨唐身份的巨著!

相较于初唐极其充沛的武德,李世民也一直想要令初唐在文治上有所建树。

虽然后世一说起来此时,左一个将星右一个战神听起来很美好,但泛滥之后也就那么回事。

反而令他对盛唐时的诗仙诗圣等等颇为向往,但这些后辈都要出于几十年后了。

更别说那诗仙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现在还没打过去呢。

但此时李世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以文留名何须诗仙?这巍巍巨唐本身就是最好的一部诗篇!

一个小心病解决,李世民一时间都有神清气爽之感了。

如今的贞观,不仅要修史,还要修书,而且要大修特修。

他要将初唐的这锦绣画卷彻底装到书本中去,留与子孙,见盛唐风采。

初见这光幕,马周称得上心神俱震。

但这光幕并没有留给他缓冲接受的时间,马周也只能强迫自己暂时接受,然后努力去思索其中的含义。

身旁的孙太医说的明白,此祥瑞乃是千百年后的年轻人闲话历史,若是其说起了没听过的朝代,那定然是唐亡之后兴起的朝代。

当着陛下的面大喇喇的说唐亡之后如何如何,当即就吓得初入官场的马周汗出如浆。

但当时陛下闻听如此说法也只是不满的轻轻哼了一声,并未反驳。

眼见陛下如此反应,而且宰相公卿都一副理所当然见怪不怪的样子,马周只能努力不去思考其合不合理之类的说法。

只是还没从唐亡的消息中回味过来,马周就看到了修撰类书之说。

作为一个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科举状元,马周对书籍是有热爱的。

故而这《四库全书》直接让马周蹙起了眉头:

“半修半毁,如何著书?”

对此李世民不予置评,孙思邈咳嗽了一下,斟酌着道:

“修《四库全书》之朝,乃是由辽东异族入主中原而立国……”

一句话便让马周再次沉默下来想起来了魏晋南北朝乱世。

饿殍枕藉,哀鸿遍野,生民多艰。

于是马周的眉头拧了起来,此前的兴奋感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李世民的脸色也板了起来,盖因为看到了魏文帝所叹的“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当初他读史册时就曾感叹过这曹丕狼子野心真乃毫不遮掩。

毕竟禅让这东西若是说穿了拼的就是兵力,都不消说尧舜,夹在两汉当中的王莽不就是如此?

王莽称受金匮乃是受命于天,“被迫”接受了禅让,但野心也昭然若揭。

曾经李世民也嘲笑过此般掩耳盗铃之辈。

结果没想到起兵定天下之后……

毕竟认真算来,他李世民如今的皇位也是太上皇禅让而来的呢。

最终李世民也只能沉默下来。

孙思邈从侧面看去,从马周脸上看到了毫不遮掩的迷茫。

而陛下满脸都写着四个字:

不予置评。

【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疫因为“逐寒”的特性,在南方并没有造成如北方一样的惨剧。

但从濡须口扩散的疫病如同最精准的刺客,带走了四十六岁的鲁肃的生命。

就此,江东的天暗了。

鲁肃可能是汉末江东最为杰出的政治家。

这个被史书记载英烈慷慨的人,是孙刘联盟的首倡者,也是这份盟约的实际执行者。

他能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共守长江使曹操闻而大惊。

也能刘备得益州后单刀赴会,陈兵荆州促成了湘水之盟。

对咱们现代人来说,世界史属于必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历史虽然未必清楚,但大体应该都理解,这种“斗而不破”才是政治盟友的真实状态。

而一千多年前的鲁肃玩儿的可谓是信手拈来。

鲁肃死后葬于岳阳,后人在其墓祠的门楹上写了一副对联:

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

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横批为:威恩大行

UP主个人以为,这副对联算是对鲁肃一生最好的总结。

这位横江将军并非如文学作品当中那般迂阔,而是清楚的认识到了江东的短板,并在有限的资源内最大化的为江东争取利益,并一直着眼于天下,并坚定不移的执行。

自鲁肃之后,江东再无能放眼于天下的谋士。

合肥城张辽率敢从之士效死一搏,得张八百之名。

孙权数攻合肥不得逾望徐州兴叹,雄心就此消磨。

自从鲁肃逝世之后,孙权就很难称得上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反而更像是一个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和无赖政客。

鲁肃若未遭厄,应当依然没办法阻止孙权吕蒙合力谋划江东,毕竟偌大的江东面对合肥确实堪称无计可施。

但至少鲁肃绝不对做出“屈身降曹求辱,背刺关羽献媚”这种行径。

毕竟作为盟友,刘备的兵力是能够计算出来的,并不富裕。

关羽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固然战绩无双,但实际贫瘠的兵力和难伸援手的后勤,以及曹军的三面合围也注定了二爷很难再进一步扩大战果。

这种吃上顿没下顿的盟友对江东来说很难称得上是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的助力,毕竟弱点和需求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让关羽在荆州面对曹操的十几万兵力cos战神,江东倾尽全力绕过合肥强袭寿春从而能够控扼淮水,同时以粮草牵制关羽,这才更像是鲁肃会做出的决策。

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鲁肃殁后两年,吕蒙自以为高明的白衣渡江奇袭盟友,擒杀关羽送曹以献媚,留小人之名。

昭烈皇帝复仇,举倾国之力不计后果欲与仇敌同焚死,八百里夷陵大火抱憾,留千古之恨。

英雄扼腕,昔日姻亲盟友就此两败俱伤,再也没办法对北方造成一丁点威胁。

大概没人能想到,建安二十二年一场大疫后,吴蜀的失败便已成定局。

明末时思想家王夫之读此历史时曾慨然:

肃之死也,羽之败也,操之幸也,先主之孤也。悲夫!】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古典仙侠类,里面的墨家、儒家、法家思想和现在的社会现象比对,值得一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