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98章 热血未凉,杨营户可往,某亦可往

“起风了。”

帐外,肃杀气冲斗牛。

刘牧伸手遮着悬天烈日,凝望层峦叠嶂的阴山山脉。

有心人想要将他葬于并州,他又何尝不想借机一战定边疆。

远征漠北,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武帝时期的征战打空两代汉天子的盛世仓储,如今大汉历经黄巾之乱与凉州之叛,根本承受不起远征。

故而,鲜卑举族压境,对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猎猎大风。

自雁门起,吹响四海八荒的号角。

一封《为大汉檄东胡文》,犹如法旨天宪划过天际,传檄各方。

字字猩红,激的大汉有志之士热血沸腾,恨不能提刀御马,奔赴并州参与誓师之会,追随骠骑征战漠北。

一句‘牧欲往北,躬擐甲胄’,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躬擐甲胄何意?

骠骑亲征,与卒同袍,陷阵克敌,长锋不可撄。

太原郡,晋阳。

荀攸死死捏着手中的檄文,最终伏案而书,处理着后勤诸事。

“某不及也。”

“骠骑,当称大丈夫。”

堂下,张懿神情黯然,转而振奋起来。

他做不到躬擐甲胄,去追随骠骑出关杀敌,但要协助荀攸处理好后勤,亦能挽回自己不察之错,为北伐添一捧柴,将战火烧的通天彻地。

两日后,河东太守府中。

董卓热血未凉,不断呼吸平复心中的躁动。

呢喃告诫自己是袁氏门生,不能与刘牧站在同一战线。

可当目光落在檄文上,便能嗅到‘大丈夫何惧生死,当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北伐气魄。

曾几何时,他也是凉州边野戍边杀敌的少年郎。

为何……为何……

不经意间走到这满是利益构建的迷途上,而不是如华雄一般,骄傲的道一声‘某随骠骑北伐去了’!

堂下,牛辅,胡轸,董越等人垂首不语。

唯李儒长叹一声,进言道:“太守,大将军府严令,闻骠骑之令而从,既然还未收到调令,当整军备甲,好随时受令北上。”

“当得如此。”

“尔等且归营吧。”

董卓起身朝着众将下令,背影萧索的走出大堂。

“诺。”

诸将应声远去。

李儒抬眸四望,大堂空寂无声。

这一刻,董卓多年凝聚的人心,被檄文轰然击散。

大汉山河注定因骠骑所伏,没有人敢与之争锋,就是不知道此战大捷,大汉内部又有多少人会随之死去,家族戮尽,不复显赫之门。

河内,守备营帐中。

朱儁怅然一叹,复杂道:“伐某之不能伐,诛某之不能诛,大汉骠骑当如是,可为何天下有无数人想你死在并州啊。”

“父亲。”

“你在说什么?”

因檄文而脸色涨红的朱符惊愕道。

“没什么。”

朱儁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你率军拱卫洛阳发往上党的粮草,纵死都不可被人截取,定要助骠骑赢得此战。”

“孩儿明白。”

朱符拱手,扶剑走出帅帐。

檄文传至,洛阳各方为之大躁。

有不屑一顾者,投檄火盆,将其焚烧成灰。

区区檄文,什么牧欲往北,躬擐甲胄,不过是鼓动百姓之言,愚有志之士,刘牧为贵胄之身,怎么可能与卒同袍,陷阵冲锋。

有人热血未凉,闻檄而动,提刀跨马往北而去。

南宫。

北阁,玄武阙。

刘宏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为大汉檄东胡文》。

玄武阙下,何进,张温,袁基,崔烈,曹嵩等三公九卿久驻未退。

刘牧要北伐,其意何其明显,但没有喊出‘北伐’二字,终是可以弃土丢边,撤军固守并州腹地。

可当檄文传遍四海八荒,刘牧便没了回头路。

这一次,是真的大汉开弓,箭不回头,所以满朝公卿,士大夫,都在等刘宏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字。

因为,檄文发出,唯有刘宏一人可阻刘牧。

“诸卿。”

“骠骑往北,躬擐甲胄。”

“大汉开弓,箭不回头。”

“愿他北伐大捷,得胜而归。”

刘宏杵剑起身,端着桌案上的酒水行至栏槛,俯瞰着阙下衮衮诸卿,朗笑道:“朕借军卒之言,骠骑万胜,大汉万胜。”

“骠骑万胜。”

“大汉万胜。”

何进,张温,袁基等人俯身大喝。

他们知道战争开始了,不止是北伐之战,还有天子与公卿的战争,宗室与士族的战争,都将会在并州的黄土地上决出一次胜负。

“骠骑万胜。”

“大汉万胜。”

玄武阙震动,万胜之音响彻。

滚滚之声,叠荡南北二宫,引无数人回响。

雁门,马邑。

桑干河畔,篝火熊熊。

三道身影吃着鱼肉,饮着烈酒。

一个汉子嚼着发腥的鱼肉,吐出一根细刺,咧嘴笑道:“杨阿若,你是凉州酒泉人,怎的不去参边军,或者护商军,反而从北地沿河下三辅,去并州参军?”

“不愿。”

“某要去随骠骑。”

杨阿若淡笑道:“鲍出,萧关之战你未参军,为何这次要去并州;还有你祝公道,难道不应该参入守备营吗?”

“萧关之战?”

鲍出愣了愣,面色复杂道:“那时大军犯境,家母老矣,某与几个哥哥送母亲去了汉中避祸,然后准备回来参军杀敌,不曾想回来时战争已经结束,听说扶风猎户陈槐都封侯了。”

“守备营。”

“良家子才能为卒。”

祝公道嗦了口串着烤鱼的木棍,狞笑道:“某在街市杀过啬夫,还斩过县府恶吏,早有捕杀文书加身,若非骠骑做司隶校尉时察各郡县的刑狱事,并诛杀佞吏,某还在逃命,安能参入守备营。”

“呵。”

“倒是没一个善人。”

杨阿若给火堆添了两根木柴。

“你善。”

“我们两个恶!”

祝公道嗤笑道:“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你杨阿若为人报仇解怨的名声,某在河南尹都听过,你的捕杀公文怕是在郡府都有留存吧。”

“一时义气。”

杨阿若讪笑一声,本以为酒泉远在西土边陲。

没想到自己的大名都传至河南尹了,当真有些出人意料。

“军中非市井。”

鲍出抿了口烈酒,劝谏道:“某从河东入并州,碰到骠骑的王卒尉在杨县为一妇人诰赠文书,两位兄弟游侠出身,还是早些归家吧。”

“鲍出兄弟。”

“鲜卑犯境,御寇殁命,大汉男儿岂惧身死。”

杨阿若肃然起身,大喝道:“某热血未凉,从凉州而来,便是为了还骠骑平西寇之恩,杨营户可往,某亦可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