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93章 徐晃至雁门,刘牧诰赠杨营户文

平城关内外。

成为两个世界,但都在调兵遣将。

魁头不是北宫伯玉,鲜卑更不是湟中义从胡。

一场百年未有之战,以平城关为核心展开,辐射三州十余郡之地。

“骠骑。”

一个时辰之后。

雁门监郡令使携尘入帐,眼中布满了红血丝,羞愧道:“臣未能及时发现敌军踪影,致使数名军士亡于旷野,请骠骑治罪。”

“不必了。”

“可是来消息了!”

刘牧卸下甲胄,穿着素衣观摩舆图。

“是。”

监郡令使急忙道:“介士,龙骧进入京畿地区,陈王携所有王卒尉奔赴洛阳,东阁祭酒,史尉令随军而来。”

“父王入京了?”

刘牧猛的转身,敲打着剑柄道:“公达,拟公文,暂表沮授为安夷将军,督掌护商军,段煨营,即刻赶赴西河离石;并征羌渠单于为将,统筹一万匈奴控弦,讨伐休屠,左部匈奴,斩呼衍黎初者功封列侯,所部敌寇尽诛,夷族示惩。”

“诺。”

荀攸揉了揉发酸的手指。

再度开始研墨,书写敕封公文。

刘牧思忖片刻,沉声道:“以监州尉配给各营传递军报,并以皇帝信玺敕封各将公文发往洛阳,从各州粮仓抽调储粮来并州,京畿筹备由执金吾袁滂负责,凡有阻碍者,请诏即诛!”

“诺。”

荀攸倒吸了口冷气。

洛阳能阻执金吾者,唯有三公九卿啊。

这次,骠骑是要将整个南匈奴左部夷灭,将鲜卑彻底打垮吗?

这场战争,刘牧打的极为仓促。

于他而言,本意是重整山河之后,再对外伐灭。

可惜世事无常,他刚冒出头,所有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摁下去,既如此便杀出一个朗朗乾坤,盛世大汉。

一夜肃杀。

清晨时分,关外如常。

鲜卑未退,不以命叩关,但已经表明宣战之意。

或者说,从他们犯境迫关那一刻,就注定会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

所以,并州内部的调兵开始加快。

军报,公文,每时每刻都在从平城关往各处发去。

亦有各郡乡勇奔赴而来,参入复土营为卒登记造册,成为临战军卒。

“河东杨县?”

辕门之前,张杨看着登记造册的徐晃有些头皮发麻。

一个人带着数十匹战马,驮着百余颗首级,还有一具散发着腐臭的尸体来参军入伍,怎么看都不像是寻常人。

周围前来参军入伍的乡勇,更是目露钦佩。

“是。”

“河东徐公明。”

徐晃筚路蓝缕,背着斧刃,挎着破碎的环首斩马,神情说不出的冷漠。

“那是?”

张杨指向马背上驮着的尸体。

“杨营户。”

徐晃眸子晃动,浮现一抹痛苦的神情,咬牙道:“他与某从杨县出发,路上遇到数波匈奴人截道,某二人合力斩敌,他在娄烦战死,某可否能求见骠骑?”

“某不能定夺此事,只能上禀帅帐。”

张杨朝着一侧招手道:“即刻将杨营户卸下,厚葬于山丘。”

“不能定吗?”

徐晃踉跄跌坐在地上。

旁边的并州各郡乡勇想要上前搀扶,却被附近的军卒拦了下来。

“勿忧。”

“骠骑定会见你。”

张杨将自己的水囊递过去。

“勿动杨营户。”

徐晃抿了口水,抬头决绝道:“某斩敌一百二十六,杨营户斩敌五十七;只求骠骑一件事情,此后某别无他求。”

“徐公明?”

突兀,华雄从营内走出。

徐晃微微一愣,颔首道:“见过华雄将军。”

“怎么回事?”

华雄朝着张杨询问道。

“将军。”

张杨拉着华雄走到远处,解释道:“徐晃与杨营户从河东而来,二人路上遇到匈奴游骑,合计斩敌寇一百八十三,所以想要见骠骑。”

“某去上禀。”

“你先处理其他人的事情。”

华雄听闻缘由,整个人犹如雷击一般。

两个人,一路上斩敌近二百,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没想到一个郡吏,还有守备营的营户,竟然如此勇武。

“好。”

张杨颔首应下。

随着华雄急速入营。

时间,在徐晃眼中变得极为漫长。

好似,眼前的军营正在离他远去,直至消失不见。

“你要见我?”

猛然,徐晃耳边传来声响。

睁开眼眸,一抹身披素衣的身影映入眼帘。

这是杨营户至死都念叨的人,如今活生生的站在他身前,本以为是何等威武雄壮之人,却不曾想更像是翩翩少年。

“河东徐公明!”

刘牧伸手扶起徐晃,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

“见过骠骑。”

徐晃回过神,连忙作揖敬畏道。

刘牧目光扫过观望的乡勇,沉声道:“有事可直言。”

“呼。”

“呼。”

徐晃深呼吸数次,抬头期盼道:“杨营户自小便是河东守备营的铁匠,年前河东营户遣返原籍,他在杨县娶妻,今年怀了身孕,闻骠骑贵我通今之言,望其子嗣能贵己,不被人称小营户,还望骠骑恩赐其名!”

“笔,帛。”

刘牧神情肃然,朝着张杨招手。

“骠骑。”

张杨连忙呈递浸墨的毛笔。

华雄从桌案上取出长帛,走上前与张杨扯开绷紧。

“中平三年。”

“年岁丙寅,六月初九戊辰。”

“邦野拥众,凶嚣寇边,并州困顿,九郡烽火,危在旦夕。”

“夫惟营户,国难当头,临危舍家,乃贵己身,何足轻贱。”

“御寇殁命,天汉恸哭,山河铭刻,但有所请,敢不复命。”

“牧承天泽,挥鞭戍关,闻古者极治之时,君臣尽道以业天下之民。”

“夫舍命家国,愿子可称业,以望修身齐家,不悔父之请命;愿女可称夕,求太平盛世,长治久安,元夕张灯,不为过侈,以显安乐。”

“汉,骠骑将军刘牧,留笔。”

刘牧提笔,大开大合,笔锋凌厉,有肃杀之势。

区区百余字的《诰赠杨营户文》,写尽对杨营户的评价,杀敌御寇而殁命,早已自贵,何必听他人评判,并且还给杨营户子嗣留下了名字。

若生男儿可称杨业,若生女儿可称杨夕,君有所求,敢不复命啊……

“谢骠骑。”

“代杨营户,谢骠骑。”

徐晃眼含热泪,小心翼翼的想要用手触碰帛书。

“公达,加骠骑将军印。”

刘牧放下毛笔,沉声道:“枭首为功,拜徐公明为殄虏护军,辅张杨掌军复土,以边军禄秩核算杨营户敌首之功,抚恤,由王卒尉百骑送帛书回杨县诰赠杨营户之妻!”

“诺。”

荀攸,张杨肃然应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