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68章 月旦评,风姿奇表荀文若

“同时。”

刘牧目光扫过左侧,拂袖道:“以各阁祭酒为首,组建军谘司,以中阁祭酒为主,四阁辅之,下辖军谘祭酒,军谘掾属,军谘书佐,军谘书令,军谘令使,依次在校营之内授兵学,统计军功,核算禄秩,粮草统筹等诸事,具体章程议事之后下发。”

“诺。”

贾诩,荀攸,戏志才起身恭敬道。

对于以贾诩为首,荀攸,戏志才虽然不解,但并未置疑。

他们都清楚,各司草拟,更迭极为频繁,未来不可能就这样定性。

“仲康传令。”

刘牧淡淡道:“征冀州沮授为东阁祭酒;田丰暂领军谘祭酒;军谘司首要任务便是以大汉军律为范本草拟军中规章,并完善陈国役夫制,以剩余一万军卒组建辎重营!”

“诺。”

许褚,贾诩等人再度应道。

军律,重中之重,大汉的军律未必适合陈国。

不过不能告诉外人刘牧要重整军律,只能以规章对外宣之。

“神武,建武,介士。”

刘牧思忖道:“年后发往原汝南十二城,依两河屯田练兵。”

“诺。”

张辽,黄忠,徐荣肃然道。

“军务之事暂毕。”

“诸位有疑问,可直言。”

刘牧摆了摆手,端起桌案上的茶水抿了口。

他在洛阳之时,便思量陈**制改革的问题。

整个大汉王朝的军制都存在巨大的疏漏,除却禁军王师之外,各方杂乱无章,连最起码的辎重后勤都难以保障。

所以,回到陈国第一件事必须是改制。

军卒不能卸甲耕田,当以军屯田为重,可储粮,可练兵。

“骠骑。”

贾诩蹙眉道:“所谓军谘司,以及辖下诸多从吏,可还有其他事情?”

“授兵学。”

“更要让卒伍为何而战,懂了吗?”

刘牧敲了敲桌案,淡漠道:“此事我会写下核心要义,议事结束后下发。”

“诺。”

贾诩瞳孔一缩。

为何而战,表明了一切。

为大汉?为百姓?还是为功勋?

不,都错了,想必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为刘牧死战。

“嗯。”

刘牧微微颔首,看向一侧道:“公羊学宫,稷下武殿,一个授百家之学,一个授兵家学说,卢师领稷下武殿祭酒,高顺,徐荣,张辽等将皆可为稷下之师,王师可授击技之术,军中若有才干之人,由各校通报军谘司,送入稷下武殿求学!”

“诺。”

卢植,高顺,徐荣激动之色难掩。

这个时代能读得起兵书者少之又少,也是为何名将多是出自大族的原因,专门开设兵家学宫,绝对利好军卒未来。

“羊衜。”

刘牧沉声道:“凉州互市要开设,你年后发往武威,有什么事情持我符令调用护商军,不知可愿否?”

“臣下愿往。”

羊衜决然起身,没有一丝犹豫。

“好。”

刘牧点了点头,安排道:“陈国工坊并入新设营造司,商业并入新设行商司,你最近与卫觊交接一下工坊诸事,安排各州大商年后与我会晤,明年六月要在并州开设互市,所以凉州互市极为重要,你要做好把控。”

“臣下明白。”

羊衜深吸了口气,感觉行商司犹如千斤之重。

“元叹。”

刘牧沉声道:“这几日,你将陈国户籍,人口,田亩,赋税,田租等等归并成公文送入府中书房,拟定大贺之事要在年关前完成。”

“诺。”

顾雍恭敬道。

“暂时如此。”

“诸位,先去处理军政要务。”

刘牧扶着桌案起身,从典韦手中接过书籍一本本发下去。

军谘司的各种章程;行商司的经商要义;营造司的印刷术;公羊学宫的标点符号,大汉正韵反切法;稷下武殿可授兵学………………

一本本书籍,是他耗费三天所写。

每一本都足以让堂下文武奉为圭臬,铸就盛世之基。

“诺。”

众文武捧着书籍,带着震撼退出大堂。

许褚与众人同行,前往沮授,田丰下榻之处传令。

这一日。

刘牧完成了一个王朝根基的基础建设。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五日之后,军谘司,行商司,营造司在陈县设下府邸,开始统筹整个陈国的军政要务。

“骠骑。”

“陈国收入不少,但度支更多。”

“尤其是以工代赈之政,是度支的大头。”

顾雍奉上陈国民生公文,道出一年的苦水。

工坊,商业,虽然贩卖不少钱财,却差点让他白了少年头。

“尚可。”

“这还剩下不少。”

刘牧翻看着公文,淡笑道:“你拟定王令,陈国免一年算赋口赋;田赋改为四十五税一,开荒田五十亩者五年免税!”

“什么?”

顾雍难以置信道。

刘牧将公文压在案几上,沉声道:“钱财我们有工坊,有商业,粮食明年会有屯田,陈国需要时间来休养,借我归国,平凉州大捷为由,就以此为贺!”

“诺。”

顾雍苦笑着应下。

陈国相,名义上还属朝廷管辖。

可实际上,陈国二十一城,早就成刘宠,刘牧父子的国中之国,所有政令只能遵从,根本无法悖逆。

“知道为何不大赦吗?”

刘牧靠着大椅,目光锐利道。

“不知。”

顾雍摇了摇头。

凡有大贺,必随大赦。

朝廷如此,封国亦是如此,偏偏刘牧离经叛道。

“罪便是罪。”

刘牧淡漠道:“我与三军将士用命,百姓填补粮资,为何要为犯罪之人大赦,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我希望你能谨记。”

“诺。”

顾雍神情有些莫名。

四百年的大赦制度,竟然因为心中不平便被废弃了。

一时间,他都看不明白刘牧是开天辟地的仁圣,还是仅中才之人。

“荀彧见过否?”

刘牧审视着问道。

顾雍不假思索道:“见过,胜某百倍不止,此人风姿奇表,有王佐之才,处理一州政务信手拈来,已经是刺史府首屈一指的属官,刺史骆俊极为倚仗。”

“你啊。”

“你可是陈国相。”

刘牧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顾雍不以为耻,反而说道:“骠骑,人与人各不相同,不及之处永远追赶不上,而且听说年后月初,汝南名士许邵,许靖要来陈县举行月旦评,届时说不定有奇佐出现,若能为骠骑寻得一良才,臣下愿让出陈国相之位!”

“月旦评。”

刘牧眼眸中闪烁着奇光。

汝南名士,来陈国举行月旦评,可不算是什么好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