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5章 刘宏的自白,宗王之臣

刘宏自问,昏君之名无可辩驳。

他不是没有反抗过,只是失败了而已。

自年幼入朝为帝,太后窦妙垂帘听政,大将军窦武执掌军卒。

不过数年,他提拔乳母一脉,两子受封,兄弟典郡,外联宗王刘宠,内结士卿,提拔曹节,王甫等常侍,六人为列侯,十一人为关内侯。

并且一步步削除窦太后,窦武二人的权势,夺回天子大权。

之后,借王甫之手,剪除威胁帝位的渤海王刘悝,并且顺手清理了朝中一片旧臣。

那一年。

他大权在握,朝内外无不俯首。

那一年,他野心勃勃,铸中兴四剑,铭文皆同,以镇四海。

那一年,他的目光看向漠北的雄主,鲜卑王檀石槐在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夺东汉,向北抗拒丁零,向东击退扶余,向西进击乌孙。

他立下大誓,效仿汉武,内治万民,外征漠北。

为了凝聚声望,下令编撰熹平石经,并储备兵马粮草。

熹平六年。

大汉挥师征漠北。

护乌桓校尉夏育兵出高柳,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而发,匈奴中郎将臧旻更是征调南匈奴控弦大军,连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都随军出征。

可惜。

一战打碎了他的雄心。

大军初入漠北,便迎来惨败。

三路大军连符节和辎重全都丧失,各自带领骑兵数十人逃命奔回。

从此,南匈奴对大汉有所怨言,朝卿更是屡屡忤逆。

内忧外患之下,又岂能放任自流,不得已转为固守之态,开始收拢手中的权力,以官宦,外戚老一套的制衡手段,才有了废宋立何。

可当他立下鸿都门学,再度与士卿争权之际。

士卿却以儒家为手,大兴谶纬之学,离间他与宗室的关系,将皇权架空。

为天子者,兵强马壮之人。

他想要的不是虚构成神,而是掌控天下的权力。

可汉室宗亲,都想要让刘姓成为所有人心中不可动摇的神灵。

因此,这些年他与士卿,与宗室,渐行渐远。

只能在宫中遛一遛白色毛驴,追忆一下儿时的梦想。

至于贩官鬻爵?就算是他不卖,封侯拜官的还是那些人,只是迟早的问题,还不如捞一些钱财,充盈一下内府。

若来日大汉亡了,或许皆骂他亡国之君。

但谁又能知道,新汉积弱,君权旁落,他只是小小的折腾了一下这座腐朽的王朝而已。

若做不成名留青史的中兴之主,便做一个遗臭万年的昏君,拉着这满朝士卿,被后来者钉死在耻辱柱上。

待来日天下将亡,自有人为大汉正名清君侧。

是夜。

刘牧在马厩前捋着一匹白皙如雪的神骏。

二十匹神骏入厩,皆是天下少有的良马,还有不少异种。

西园典牧熟知马种,不舍道:“百匹良马,皆为天下罕见之物,八十匹为凉州大马,此二十匹,皆为贡品,世子所牵是异种,传闻是赤骥与白义之后,名为白曦,可日行一千,夜行八百,没有在太仆卿府登记造册。”

“典牧心疼了?”

刘牧朗笑一声,说道:“我闻天下良马,以大宛为尊,不知白曦比之如何?”

“哈哈。”

“萤火比之皓月。”

典牧朗笑一声,自信道:“大汉有马政,任何名马贩卖都要登记造册,更是多年驯养,所谓大宛马太仆卿治下便有,莫说比之白曦,世子厩牧中任何一匹,都不弱汗血宝马。”

“如此啊。”

刘牧眉头顿时一挑。

大汉有极为成熟的马政,凡天下名马,少不了登记造册。

这么多年下来,就是驯养几代,重新诞下的良马,再精挑细选供奉入皇家苑厩,也是比汗血宝马更加骁健的存在。

“世子。”

“臣下,且回府了。”

典牧兴致缺缺,恋恋不舍的看了眼马厩,转身决然离去。

“世子。”

“陛下所赐,当如何是好?”

刘忠惴惴不安,神情上满是惶恐与难以置信。

一个不惜贩官鬻爵都要敛财的天子,竟然舍得赏赐百匹好马,不得不让人胆颤啊。

“瞧你的样子。”

“区区百匹良马而已。”

刘牧捻着手指,淡然道:“从马厩中牵两匹送到王师府中,就言天子已经批下公文,明日来府中登记造册。”

“诺。”

刘忠羞臊的应道。

与此同时,博士祭酒府,大堂之内。

蔡邕坐在上位,捋着胡须惊讶道:“陈王世子请你为记室?”

“是。”

顾雍坦然直率道:“学生受州郡举孝廉,更是许下学有所成,便赴任合肥令之言,故此不敢在世子面前推诿。”

“元叹。”

蔡邕思索再三,说道:“你可愿留在洛阳?”

“这……!”

顾雍神情纠结,久久难言。

回扬州是早有的约定,更是为了报州郡举荐之恩。

可留在洛阳,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记室,未来也不可限量,所以才难以做出决定。

“不必忧虑州府。”

“能为宗王之臣,大幸。”

蔡邕告诫道:“朝中局势不明,州郡百姓凋敝,若你真的有大义,自当为国献策,而不是在郡县浪费时间!”

顾雍郑重一礼道:“学生明白。”

“嗯。”

蔡邕摆了摆手,叹道:“当年,陈王自身难保,世子还是为老朽进言,此恩今生难报,日后你要多为世子分忧。”

“老师。”

顾雍斟酌良久,咬牙问道:“传闻陈王只有一子,且多年入朝为质,不知世子可有机会回陈国,亦或者在朝中封侯拜相,而不是虚受羽林中郎。”

“莫急。”

“天下大势,岂有亘古不变之理。”

蔡邕缓缓起身,眺望着夜空说道:“如今大汉储君未定,朝野上下人心异动,帝京之外天灾**频发,世子为宗室翘楚,会有机会累积功勋。”

“学生省得。”

顾雍再度大拜一礼。

他是州郡士族之人,深谙为官之道。

可朝堂政治与州府政治,就是壮年与稚子之比。

一个小小的记室算不得什么,但作为陈国嗣子的记室,便是一步登天。

他日在宗正府上添名讳,是为宗王家臣一般的存在,定会被有心人针对,需要步步谨慎才能保全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