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428章 卫觊:无赖令君,焉能如此

谢赫的到来。

使阿卜满怀感恩。

若不是大汉恩赐,他们两兄弟,此生恐不能再见。

不过,也仅是一次见面而已,未来谢赫还要回到条支,处理通山商会贸易之事。

一连两日。

阿卜带着谢赫游走洛阳各坊,令其大开眼界。

而于此时。

大业宫,中枢尉理事地。

荀彧望着汇聚于堂下的六部之众,问道:“徐郎中,不多休息几日吗?”

“不了。”

徐岳摇了摇头道。

荀彧颔首道:“诸位,从身毒来的第一批务工之人已经定下,经市舶监的公文计算,总计超过一万两千人,并且工部的章程已经发入徐州!”

“这些人都留下。”

卫觊沉声道:“西域的战事,影响到了通山商会,如今他们只能在三韩进行贸易,所以必须保证有足够多的身毒人为大汉劳作。”

“不对。”

“要让一些人回去。”

羊衜蹙眉道:“有人赚钱,有人在身毒宣扬大汉之名,才能引来更多的人,卫尚书莫要竭泽而渔!”

“这倒是。”

卫觊捏着胡须,眸子微亮道:“调集一批身毒人,负责在陈郡养马,这样不会泄露什么机密,还不会让他们接触到马场之外的事情,待六个月的期限一到,便收取船费,遣他们返回身毒。”

“可。”

羊衜捏着一叠巴掌大的纸张,在堂中分发了一圈,淡笑道:“此为船票,专门对外邦,或者大汉境内渡船所制,只需购买便可登船,诸以为如何?”

“很精致啊!”

“竟然还有凹凸纹络。”

沮授摩挲着船票,笑道:“上面印有四兽,更有壮丽之景,且是彩绘图案,是为了铸造新币做准备吗?”

“算是。”

“不过,新币推行为金本位,不在此十年章程之内。”

羊衜掀袍落座,解释道:“设下船票,只是为了更好的统合赋税,以及钱财的纳取,这些船票由市舶监分发各大渡口,每月一结算。”

“船票。”

荀彧眼眸闪烁道:“若是设立为百姓传递家书,或者运输财帛的商会,是否可发行其票印,来增加户部的收入!”

羊衜眉头一皱道:“驿传司深入坊间?”

“可以如此理解。”

荀彧淡笑道:“设定各种路程的票印,譬如十里,百里,千里,为百姓开路途,为户部纳财,可走驿传司旧途,归大汉银行辖制,纵是没有人多少人传递家书,也算是一方仁政,可定于明年大政之列!”

“妙策。”

“开财源之政。”

堂下,众人颔首附和道。

羊衜作揖道:“户部这些时日草拟章程,先行门下议政!”

“善。”

荀彧点了点头,再度道:“刑部!”

“令君。”

审议司郎中周忠起身作揖道。

荀彧思忖道:“因堂途商会开设车行,陛下责令刑部拟定一法,尤其是要遵守车舆在城池内通行规章,防止冲撞百姓,随明年大政颁布。”

“诺。”

周忠作揖应下。

“今日且如此吧。”

荀彧沉声道:“各州贡士,近来从各方奔赴洛阳参考会试,还望诸位闭门拒客,莫要因小失大,被谏议抨击于朝堂。”

“诺。”

众人作揖而退。

为官者,身居高位要慎之又慎。

尤其是当今天子这一朝,起于草莽者不少。

他们这些臣卿,多为旧士人,自然需要注意影响。

免得被谏议,监州误会,以为欲行旧时士卿广纳门生之事。

“令君。”

沮授留在堂中,淡笑道:“今年行事过于谨慎了。”

“小心无大错。”

荀彧无奈道:“沮尚书留驻,可是兵部有要事?”

“是。”

沮授从桌案上抽出一张名单递过去,沉声道:“镇国府拟定兵事,明年秋收之后平天下,统山河,然南地多山岭,粮草运输与瘴气之疾是难事,所以需要令君协调工部,户部,重制军粮,伤药!”

“兵部何意?”

荀彧目光扫过名单,心中不由一沉。

名单之中,不只有海量的粮食,肉食,还有不少草药。

“简单。”

沮授解释道:“兵部需要配给新的水囊,最好是用铁制,还有一些随军的食盒,也是用铁来制造,这样可以随时烧沸,避免恶气袭身之疾。”

“公与。”

荀彧不由唤出沮授的字。

工部,于今年可是消耗海量的铁料。

兵部的公文一旦递过去,怕是卫觊当场就要挂冠致仕了。

怪不得沮授不与工部交涉,反而把事情推在他这个中枢令的头上。

“人为重。”

“猛卒可不容易培养。”

沮授无奈道:“镇国府四司,前些时日拍着兵部桌案,严令某筹备好所有事宜,若是因辎重供给出现问题,莫说是镇国府说不过去,恐怕陛下都会问责!”

“某试试。”

荀彧深吸了口气。

中枢令,位于六部尚书之上,却不及曾经的相权。

所以,他行事多有掣肘,而不是将六部院当做一言堂。

“多谢。”

沮授顿时松了口气。

今年,卫觊可是如疯魔一般。

开年之初,便催促各部筹备铁矿石,据悉连宗正刘虞都被骂的下不来台,他可不敢过去触霉头。

“铁盒?”

“铁水壶?”

不久,工部大堂传出一声暴喝。

卫觊望着堂下的荀彧,有种怒火无处倾泄之感。

不论如何,荀彧都是中枢令,负责统合六部施政,为文官之极致,焉能在大业宫令其失颜。

“如何?”

“先造一些也行啊!”

荀彧无奈道:“南地山岭无尽,按照太医府之论,若是多染瘴气,还常吃生水,必有恶疾,总不能让将士没有死在战场,却死于辎重供给之下吧!”

“某……!”

卫觊脸色一变再变道:“铁料有盈余,但不能如此浪费吧!”

“镇国府,兵部已定。”

荀彧掀袍坐在一侧,说道:“今日工部且拿出一个章程,某去兵部,镇国府交涉,你不能让某一个中枢令,白白跑一趟工部吧?”

“无赖。”

“令君,焉能如此。”

卫觊气冲冲的坐下,无奈道:“铁料制作极难,不若以铜制?”

“你可真敢说。”

荀彧脸色一黑道:“铜制,超过铁料的价格了吧!”

“不一定。”

“从外邦取便是。”

卫觊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大汉采矿不足,可以在朝贡贸易中添一笔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