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417章 杜景:苦一苦外邦,可兴盛大汉

堂途商会的建设。

对于大汉而言,称得上转折点。

刘晔所登记造册的专利,更改工坊传动体系。

配合诸葛亮,黄月英改造的风扇吹炉,对冶炼技术进行更迭。

兴工商之路。

许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改变。

大汉便跳跃数百年的时光,将进程往前推了一大步。

年初的仁政,使得各州郡的百姓埋头苦干,尤其是开荒耕土之政,还有奖赏钱财的鼓励生育之政,令他们感慨大汉有仁政,当兴万世。

毕竟,只要他们肯努力,一年生一个娃,开荒田亩,便可获得奖赏。

而工部,则又开始部署工程,洛阳往北的运河成为重点,开拓道路更是如此。

“速度要快。”

“三韩的部署,更要尽快推行。”

监州尉右司直衙署,卫觊肃然道:“今年陛下有章程,冶铁产量必须超过一亿三千万斤,所以三韩的矿产开发要提上日程,这是你右司直的事情,还有三韩的劳工也要尽快调入营州!”

“卫尚书。”

刘放无奈道:“我们也需要时间,又不是一日便可行千里。”

“某知。”

卫觊起身提袍走向府外。

“司直。”

董昭望着远去的背影,苦笑道:“工部今年怎的如此焦躁。”

“没办法。”

“今年有大变革。”

刘放深吸了口气,说道:“三韩是你的事情,你与甄俨,阿卜多劳心吧。”

“诺。”

董昭作揖应允。

推行筹谋章程,也需要时间。

开采矿脉,更是经年累月之事,如此只能苦一苦百济人,为大汉工部供给矿石了。

不久之后。

吏部,大堂之中。

卫觊将两份公文放在桌案上。

顾雍眉头狂跳道:“卫尚书,今日所来为何?”

“一些小事情。”

卫觊喝了口热茶,说道:“营州,瀛州,去年为工部呈递的铁矿数目,希望吏部能够互发两州,希望陈桐,杜景看看对方的政绩,使自己努努力,今年为工部多提供一些矿石!”

“某记住了。”

顾雍眸子微沉道:“你们今年准备有多少盈余?”

“盈余?”

“够用都难说。”

卫觊起身丢下一句话,匆匆朝着户部走去。

“这厮。”

顾雍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今年工坊有大改的章程,铁料储存告急,不怪工部着急啊。

“某知。”

“铁矿石对吧。”

户部大堂,羊衜神情平淡道:“某已经安排行商司做事了,今年对外臣国的贸易,大汉收取以铁矿石为准,并与礼部协商贸易金额,每一个臣国将会增加一亿钱,争取跟得上工部的冶炼。”

“善。”

“还是你懂得我工部的难处。”

卫觊瘫在大椅上,唏嘘道:“陛下今年让工部增加冶铁数量,至少要超过一亿斤,某给监州尉右司直多提了三千万斤,希望三韩能多送来矿石。”

“难说。”

“三韩,贫瘠之地。”

羊衜放下手中的毛笔,笑道:“今年你们工部的瓮奴,罪人多数调入北边的运河,还有修路工程,不为开采矿脉增人吗?”

“不了。”

“某有利器。”

卫觊眉头一挑,低声道:“天工府操弄的劣质火药,某调了一队人负责炸山取矿,并且陛下已经批阅,还遣派监州,王卒尉共督,防止火药流入坊间,或者被罪人,瓮奴窃取!”

“确实要防备。”

羊衜捏着胡须道:“不留你了,某需要去行商司,督促堂途商会之事。”

“当得。”

卫觊起身道:“某也要去宗正府一趟。”

“请。”

羊衜淡然一笑。

工部与宗正府议事,必是外封宗王国。

如今,大汉南王刘辩,在南域的战事还未停下。

若是达至八百里疆土,为工部供给矿石,也是必行之事。

“南王国啊!”

“还在打呢,今年应该能打到南王都。”

宗正府,刘虞蹙眉道:“卫尚书,纵然南王国开疆八百里,也需以建设封国为重,你焉能只想着工部!”

“建设封国为重?”

“宗正此言差矣。”

卫觊眸子渐冷,肃然道:“宗王国有什么建设,还请宗正府早日定下章程送入门下由六部参与议政,免得到时候犯了忌讳,若宗王国的建设与天子治下之州没有区别,那么宗王国是大汉的宗王国,还是宗王自己独治之国。”

“卫尚书。”

刘虞眉头紧蹙,欲言又止。

卫觊摇了摇头,劝谏道:“宗正,封国终究是封国,天子还未定下界限,便要我等拟定详细的章程,封国至少要在实控州郡之下,臣国之上,可对?”

“是。”

刘虞心中叹了口气。

卫觊所言,刺耳却中听。

封国,终究不是大汉天子实控之州。

他们要定下落差,才能让宗王国臣民明白,忠诚大汉天子才能获得恩赐,若不然周王朝之乱,必将发生在大汉的治下。

“便如此吧。”

卫觊起身朝着堂外走去。

这一日。

卫觊走遍各府,催促铁矿之事。

这一年,工部,户部的压力骤增,连中枢尉都需要深入六部,调和各种政令的施发,免得出现体系崩溃之事。

时间推移,各州大考取仕轰轰烈烈的展开之际。

瀛州。

蓬莱郡所在。

杜景望着窗外立于大地的雪山,怅然叹了口气。

曹休坐在一旁,有些不敢相信道:“杜刺史,吏部急送公文可信吗?营州为工部供给的铁矿,竟然是我们的两倍?”

“应该是真的。”

“但我们供给的银矿比他们多。”

杜景转身复杂道:“最重要一点,便是陈桐治下本就有不少营州百姓,且临靠高句丽,夫余,肃慎,百济,而我们在海域之上。”

“这……!”

曹休脸色一变再变。

“没有办法。”

“只能苦一苦倭奴与新罗人了。”

杜景眸子骤冷,抿嘴道:“你与甄六商议一下,增加渡船的往来,并催促新罗对伽倻的战事,另外遣派一些商贾驾驶舰船在伽倻临海之地停靠,就言瀛州为他们提供庇护,而他们只需要为大汉开采矿脉便可,先接到瀛州再行分化处理,今年我们对工部的供给,必须要超过陈桐。”

“可。”

曹休扶刀走向堂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