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339章 文丑:你我之忠义,真的是忠义?

一时之间。

大堂之内,众人神色俱变。

今日,袁绍可以抛弃潘凤,来日是否会抛弃他们?

可事到如今他们还有选择吗?断尾求生,亡一军而铺陈一条求存之路,对他们而言算是一种利好。

所以,他们不能忤逆军令。

反而要为潘凤营造一种‘上将军无敌’之感,借此拖延更多的时间。

“文丑。”

“高柔。”

袁绍思忖道:“你们二人率军支援繁阳,镇国府大军多战马,他们沿河设营,然冀州前线可屯兵之地不多,所以刘牧不会贸然用兵北上,你们要助公路将万胜军拦截在黄河之畔。”

“诺。”

文丑,高柔起身应喝道。

袁绍再度安排道:“此战我们不守城,想来也守不住,颜良,张郃,麹义,你们率军出城在黑山军一侧设下营垒,随时准备用兵。”

“诺。”

颜良,张郃,麹义肃然道。

“且如此。”

“此战,还有的打。”

袁绍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说道:“冀州是我们的辖地,且我们筹备的时间远比镇国府要久,所以胜机还在,凡请诸位相助。”

“决死一战。”

顷刻,堂下齐响决死之音。

气势恢宏,似能决黄河之流,断太行之巍峨。

堂议结束,冀州府外。

颜良眉头紧蹙,深思袁绍分兵支援繁阳的用意。

须知,繁阳可是驻扎不少人,而且都是忠于汝南袁氏之人,只为了一个万胜军,便要支援吗?

如此用兵,实在太过失智。

毕竟,邺城可要面对五万大汉王师啊。

“公骥。”

御马而行的文丑,见颜良失神之态,不由问道:“你在想什么?是因为潘凤将军之事吗?”

颜良回过神,解释道:“兄长,某只是觉得为繁阳增兵不合理。”

“用兵,并非一成不变。”

“若有不理解之处,必是主公有所谋。”

文丑眉头紧蹙,说道:“其实,某也不是很明白,毕竟今年的秋收之粮全部囤积繁阳,还有大量的牲畜,怎么论也不需要我们支援。”

“嗯。”

颜良点了点头。

文丑环视四周,策马向颜良靠拢,疑惑道:“自从返回邺城之后,你时常心不在焉,莫不是族中出了事情?”

“没有。”

颜良脸色微变。

“公骥。”

文丑叹了口气,说道:“某没有你的家世,自小多受你们的照顾,若是想要保住叔父与你的族人,便不要与王师交战,临阵佯装不敌被俘便可!”

“额?”

颜良有些错愕的望去。

一时,难以相信文丑竟然会说出这般话。

“奇怪吗?”

“我们只是家将啊。”

文丑自嘲道:“我们与潘凤没有区别,真正对主公有用的人是士族,所以我们随时可以被舍弃!”

颜良复杂道:“主公既知有失人心,为何还会在堂议之时定下决策!”

“绝地无生。”

“我们都是负罪之人。”

文丑自嘲道:“我们这些人不是家将,就是在洛阳宫室操戈者,或被天子视为大汉附骨之疽的士族,所以舍弃一个潘凤,换得我们诸多人的利益,并不需要遮掩!”

“可笑。”

颜良兀自失笑道。

似乎,他从未走入冀州府的利益圈层,更未洞彻冀州逆反大汉的真相。

“利益之争。”

“本就有悖人的礼仪道德。”

“主公从来不是号令天下的明君,而是士族之首,代表天下士族的利益,所以冀州才会反,才会成为聚集天下士族的不臣之地。”

文丑笑了笑,打趣道:“若是扯下士族的外衣,他们与争夺血食的鬣狗没什么区别,只是吃的时候需要下一些香料,遮掩腥臭之味。”

颜良感慨万分道:“忠义难求,明君何尝不是如此?”

“公骥。”

“如孔圣之言,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文丑变得郑重无比,说道:“你我之忠义,真的是忠义?忠于愚忠,义于私义,尽是愚昧之举,只会被后人唾弃,真以为能借忠义而名留百世?”

“某明白了。”

颜良微微颔首。

“为兄走了。”

“勿送,你自己小心。”

文丑扬起马鞭,朝着城外驰骋而去。

经此一别,再相见不知是何时,或许早已埋骨沙场。

忠义之论,是他对于颜良的忠告,亦是解开对方心结,为堂阳颜姓开一条生路,莫要随着袁绍覆灭,而亡一姓之族。

冀州分兵。

再度向着繁阳支援。

且还是文丑与高柔这等良将。

所以,城中流言四起,亦有人猜测为何会援兵。

城外。

黑山军营,帅帐之中。

张燕眉头紧锁,思忖道:“圣女,袁绍分兵正常吗?”

“不正常。”

“我还猜不透他什么想法。”

张宁小心翼翼的折起信笺,说道:“我先将消息送出去,明日便离开邺城南下,你自己在军中小心,勿要被袁绍暗间所察。”

“诺。”

张燕恭敬道。

张宁想了想,问道:“杨凤可有消息?”

“有。”

张燕神情肃然,告禀道:“他已经拉拢了一批冀州军卒,都是被迫征调从军之人,必要之时可以配合公孙瓒伐灭潘凤!”

“那便好。”

张宁揣起信笺,叹道:“此战结束,整个北方将会安定,不论陛下怎么安排你,勿要开口争利,我们能落户安民,好好活着便可,当年听闻孝烈帝之诏,所求不也是为了食之有粮,穿之有衣,宿之有舍,耕之有田吗?”

“明白。”

张燕坦然一笑,说道:“末将不求什么。”

“张将军。”

张宁作揖而拜,告诫道:“一旦开战,必定有监州尉联络你,到时候先清除黑山军中的冀州将领,然后听从监州尉消息用兵,勿要自作主张,方可为黑山军赢得生机。”

“圣女。”

“再见,应是在洛阳了吧!”

张燕坐在帅位之上,神情有些复杂。

这一战结束之后,不管是黑山军,亦或者太平道,都会消弭于岁月,以叛乱不臣之名被写入史册。

至于他们这些遗存旧党,只是幡然醒悟的流寇,幸得天子施恩。

来日,张宁贵为太微宫长宁殿之主,便是大汉天子对于太平道的肯定,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恩赐。

这便是天子执岁月为笔,为他们书写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