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153章 冀州不宁,大汉十五品军功制

一州刺史遁逃。

天下都生起波澜,纷纷猜测王芬为何要逃。

三月初四。

洛阳消息传至陈国。

满宠迈入王太子府大堂,对着一侧的荀攸点了点头。

“冀州定了?”

刘牧居于上位,神情平淡道。

王芬遁逃,青州术士襄楷之死,二月便传入府中,想必洛阳点下新刺史,才促使满宠匆匆而来。

满宠呈上密报,恭敬道:“天子拟诏,以陶恭祖为冀州刺史。”

“有意思。”

刘牧翻看着密报。

陶谦是丹阳士人,不与袁氏媾和。

不过,他依旧为士族张目,并与皇甫嵩来往甚密,更是张温掾属,可见刘宏并不想让冀州彻底捏在一个人手中。

“王太子。”

荀攸进言道:“臣以为当遣人去渤海,联络南皮令!”

“不用。”

“伯宁且坐吧。”

刘牧将密信撕碎丢在铜盆中,沉声道:“公达,军制整改还要继续,尤其是一军建设,更要泾渭分明。”

“臣愚昧。”

荀攸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新的军制,以及军阶晋升还未定下。

既然洛阳有了回应,便要重新拟定军制以及将卒擢升之路,只是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军制建设。”

刘牧思忖道:“伍长,什长,队率不变,百夫长更都伯,此为士官;二百人设都尉,五百人设骑都尉,一千人设校尉,此为校尉官;五千人设中郎将,再往上便是一军主将,及六品封号将军,具体章程孤会遣人送入机要司,你与志才商定重铸各营将令旌旗!”

“臣明白了。”

荀攸起身作揖回应。

军制变化与以前并不大,但完善了建制。

更是定下士官,校官,将官,并且以都尉为界限,勘定军士与将校的区别,可设下旌旗,是蜕变的龙门。

“嗯。”

刘牧沉声道:“军功擢升不能弄虚作假,谁敢擅动,夷族!”

“诺。”

荀攸再拜,斟酌道:“王太子,按制臣不应该掺和政事,但吏部的权力是否过大,考功任免臣理解,但大考取仕,是否会让吏部无掣肘?”

“公达。”

“你是第一个如此问的人。”

刘牧拂袖朗笑不已,说道:“孤还以为无人敢问,不过吏部掌取仕是权宜之计,三十县必须被吏部所掌,减少繁杂事,日后会更至礼部操弄,以后天下的官吏皆是国子监授学的学生,更是孤的门生,礼部,你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

“臣愚鲁了。”

荀攸顿时苦笑不已。

礼部对太常。

未来极为重要的府门,但建制还不完善。

吏部可以融入国相府,主三十县官吏任免,王太子还压的住,所以才准其操弄大考取仕。

以后新制代替旧制,大考必迁礼部。

黄昏之际。

荀攸,满宠离开王太子府。

“荀司丞。”

满宠侧目淡笑道:“你是第一个质疑王太子的人!”

“满尉丞。”

“大汉需要这样的官吏。”

荀攸负手而立,说道:“王太子设新制,受限于陈国之内,并未设谏官,所以才没有人谏言质疑,某料定典校六尉必有谏官之位。”

“当得。”

满宠点了点头。

新制初设,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权柄杂乱交错,需要时间去替代旧制,不过从刚才的谈话中知晓六品封号将军,便可借此窥一丝门道,犹如二十级军功制。

三个月中旬。

军制之改再添新诏。

士官,校尉官,中郎将,六品封号将军引天下军卒所望。

尤其是六品封号将军更是让不少人眼热,中郎将属常设,一军主将亦然。

一品为无上将军,由汉天子刘宏所执。

二品为骠骑将军,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类旧制三公将军;

三品有六大封号,镇国,镇军,抚军,上军,中军,南中。

四品有九大封号,不常设的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以及常设的五大封号,代执五府军卒,镇中,镇东,镇北,镇西,镇南。

五品封号将军太多了,禁卫统帅,王师之将,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六品便是旧制的边军统帅,一军主将,以及杂号将军,可以说陈国各营的主将,便是六品将军。

余下则是领军五千的中郎将,及府军序列军团之将

凡为中郎将,便摸到封号将军的门槛。

以前大汉军制很杂,校尉凌驾于将军之上,将军却又不常设,此次更制,让所有军卒明白前路怎么走。

军功,封侯,令大汉军卒热血冲头,恨不能伐外征战。

“六品制。”

“不,应该是十五品!”

户部府门,羊衜怅然一叹道。

入府议事的荀彧淡笑道:“你这是把卒伍都算上了?”

“当然。”

羊衜点了点头,说道:“从卒伍开始算,往上擢升共计十五品,其实只有十四品可升,无上将军天子代执。”

“不错。”

荀彧点了点头。

羊衜神情复杂,说道:“文若,你此次入府呈递户籍司事,耕田与赋税改制某不能应下,陈国赋税大体按照汉制执行,想要擅动赋税制度,需要与各部商议,再呈递王太子。”

“明白。”

“某只是提出想法。”

荀彧颔首应道:“一个制度的改革,似变法之难,需要经年累月推行,先提出来问问王太子的意见,若是可行,某等便能填充,日后取用之时不会生乱。”

“可。”

羊衜点了点头。

果然,内政之事,他不如荀彧。

如今,各部主官未定,所有人都是代掌,加上军功制度的改革,未来官吏必定分品,来保证六部对于地方的统辖,以及吏部的考功任免。

所以说,现在的一部主官,未来可能被以下克上。

“当然。”

“分品是必行之事。”

“先生为兵部主官,应当明白分品的意义。”

“品级是明确擢升途径,便于考功,任免,禄秩,勘定诸事。”

“镇国府代替大汉军制,各项完善才提前推行品级制度。”

“官吏旧制还在,新制试用于陈国,是王太子未曾定下各部主官的原因。”

“同样,王太子在考验我们的才能,尝试我等能否撑得起一部,等未来新制彻底代替旧制,定会推行官吏品级,不是吗?”

吏部府门,顾雍给沮授端来茶水,笑盈盈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