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778章 赞普少不更事,吾辈当勉之

盛唐挽歌 第778章 赞普少不更事,吾辈当勉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3: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呜呜呜!

窗外北风的呜咽声,好似鬼哭狼嚎。

凉州的名字起得很好,很是直观的反映出了一个“凉”字,凉州地区严冬夜晚的最低气温直接飙到了零下二十度。

就连自称耐寒的吐蕃人,也没有站在城墙上吹冷风,而是躲到角楼里烤火。

此刻已经是深夜,在凉州城内某个城楼的签押房内,达扎路恭正紧皱眉头,看着面前的吐蕃僧侣不说话,屋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益喜旺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我相信你应该是明白的。

这份军令确实是出自赞普之手,但我作为大论,有独断之权,不必听赞普调令。

待大军班师回朝,有什么事情,我自会跟赞普解释。”

达扎路恭扬了扬手中的信,一脸严肃对坐在他对面的吐蕃国师说道。

益喜旺波带来的军令,正是命他收缩兵力回防鄯州,以免被唐军截断后路。很显然,这位吐蕃赞普很聪明,或者说他身边有能人,一眼看穿了达扎路恭的图谋!

坐镇凉州的吐蕃大论,就是在引诱唐军攻鄯州,哪怕拿下河湟谷地也无所谓。这样的话,吐蕃边防就受到了严重威胁,一如当年石堡城被唐军攻占一样!

到时候,吐蕃国内即便是支持佛教的贵族,也不得不暂时在边镇军务上妥协,支持达扎路恭。

而赤松德赞,则是命令达扎路恭退守鄯州。这一波他们已经赢了,所占据的地方,都是过往大唐河西与陇右两个节度使的防区。

吃下一个已是血赚,吃下两个,则有被撑死的风险!之前达扎路恭攻打关中惨败就是例子。

退守鄯州,会得到吐蕃国内的直接支援,唐军在河湟谷地向来就胜少败多,更是有大非川这样的惨败。既然目前战况不利,收缩回来也并无不可。

吐蕃国内的政治架构,本身大论就分担了一部分本该属于帝王的权力,像极了当年蜀汉之中诸葛丞相的权柄。

在赞普不顶事的时候,这套架构运转顺畅。反倒是赞普逐渐强势之时,国家会陷入混乱。

比如说现在。

赤松德赞虽然年少,却有雄主之资,对边镇局势看得通透。有鉴于此,达扎路恭更是一步都不敢退。

若是退到鄯州,则下一步必定是被投闲置散。几十年前有论钦陵之事在前,所以现在无论是谁当吐蕃大论,也不敢掉以轻心啊!

“回纥与大唐已经结盟,河西之地非常狭长,凉州在东,沙州在西,支援起来非常费劲。赞普以为边镇局面我们已经由攻转守,大论不可掉以轻心。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那么大论应该知道赞普在担心什么。倘若河西大败,赞普一定会问罪于大论!”

益喜旺波直言不讳的威胁道。

赞普说要你撤回去,你不撤。等你吃败仗了,绝对有你好果子吃!

到时候必定是问罪,调职,灭门一条龙!军事失败往往就意味着政治洗牌,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请国师回去转告赞普,我深受国恩,不会让忠勇将士白白牺牲。现在正是与唐军对峙的关键时刻,撤是不能撤的。”

达扎路恭轻轻摆手说道,虽然看起来很淡定,但心中却是暗暗叫苦。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啊!

赤松德赞的恶意已经是不加掩饰,达扎路恭怎么敢退!

即便是他想和这位赞普达成妥协,那也得是打败唐军之后,才能去做这件事。

吐蕃在内斗方面,有着极为恶劣的先例,令人后背发凉。

当年论钦陵打得武周抬不起头来,差点连河西走廊都保不住。是黑齿常之拼死救场,才堪堪稳住了局面。

那时候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吐蕃夺取河西也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后面就……达扎路恭从汉学里面学到了“自毁长城”这个词,用在此处刚刚好。吐蕃内斗的那股骚劲,估计只有西晋八王之乱可以比拟。

“哼,那你好自为之吧。”

益喜旺波冷哼一声,转身便推开签押房的门,走出屋外。顿时感觉一股寒风迎面吹来,整个人都一阵哆嗦。

益喜旺波走后,达扎路恭找来亲兵,对其低声耳语了几句。不一会,那个亲兵就提着益喜旺波的人头走进了签押房,脖子的断裂处还带着红色的冰渣。

达扎路恭看了一眼刚才还对他趾高气昂的益喜旺波,脸上浮现出一丝鄙夷的冷笑。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哔哔一大通说尼玛呢!

“恩兰氏虽然不能当赞普,但扶持另一个赞普上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达扎路恭看着益喜旺波的人头,自言自语道。

他觉得赤松德赞这位雄心勃勃的赞普,好像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年这位赞普的异母兄长,都是在已经继位的情况下,被赤松德赞的生母给废掉的。

同时被废的,还有那位倒霉的吐蕃大论!

当然了,这其中少不了达扎路恭所掌控的逻些禁军鼎力支持。当年政变成功,赤松德赞成为赞普,达扎路恭成为大论,政治斗争的胜利者,就是赢者通吃。

既然达扎路恭当初可以扶持赤松德赞上位,那自然也能像废掉他兄长一样将其废掉!

要说吃相,方清的吃相可比达扎路恭要好看多了。

正在这时,纳囊·赤托杰慌慌张张推开城头签押房的门,一眼就看到了吐蕃国师益喜旺波的人头,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凝固在原地。

“大论,你怎么把国师给杀了?”

纳囊·赤托杰脱口而出反问道。

“此人已经被方清收买,在赞普那边潜伏了十多年,知道了太多机密,非杀不可。

待我带兵返回逻些城,自会向赞普解释此事。你不必担忧,一切都与你无关。”

达扎路恭轻描淡写解释道。

“没想到方清竟然有如此能耐!连国师都是他的探子!”

纳囊·赤托杰喃喃自语道,看起来像是被达扎路恭随便找的一个荒谬借口给唬住了。

“深夜来此有何事要报?”

达扎路恭忽然开口询问道。

“大论,赞普的密令在此,请过目。”

纳囊·赤托杰压低声音说道,随即将手中的一封信递给达扎路恭。后者一看,顿时汗毛倒竖!

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在信中,赤松德赞要求纳囊·赤托杰找机会将达扎路恭给绑了,带回逻些城受审。实在不行的话,将其斩首也行,并带大军退到鄯州,放弃河西走廊。

纳囊·赤托杰左思右想,还是感觉这位少年赞普有点太过于激进了。

当年赤德祖赞搞掉论钦陵后,吐蕃差点碎成一地!毫不夸张的说,花了几十年才缓过劲来,本来在河湟谷地肆虐横行的吐蕃军,一下子就不会打仗了!

国内更不必说,各种贵族叛乱一茬接一茬。

现在如果他听从吐蕃赞普之命搞掉达扎路恭,只怕会复现当年之惨状。

“我一心为国,没想到赞普居然听信国师谗言,唉!”

达扎路恭痛心疾首道。

他是不是不忠不好说,毕竟这种事情是论迹不论心的,没有举起反旗,那就还是忠臣。

但赤松德赞对他不义,却是铁板钉钉无需质疑了。

不过话说回来,鉴于吐蕃国内的政治传统,目前赤松德赞和达扎路恭的所思所想,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互相信任,彼此间毫无二心,才是咄咄怪事。

“大论,如今我们应该怎么办?”

纳囊·赤托杰询问道,心中有点担忧目前的时局。

将这封信交出去,不过是为了打消达扎路恭的怀疑罢了,却无法解决他们目前面临的军事困局。

“引诱方清攻鄯州。”

达扎路恭一字一句说道。

只要汴州军开始攻打鄯州,那么吐蕃国内的反对势力,也不得不聚集到他旗下。

那时候,才是他破局的机会!

“可是如果,我是说如果……方清不攻鄯州,直接攻凉州怎么办?”

纳囊·赤托杰反问道。

不得不说,即便是达扎路恭故意把鄯州的兵马清空,故意卖了个破绽,方清也可能不会上当。

打仗嘛,自然是料敌从宽,总要考虑一些意外情况。

“那样的话,我们走大斗拔谷,回鄯州。”

达扎路恭一脸淡定说道。

显然,他也料到了可能会守不住河西走廊。当然了,这种情况在吐蕃与大唐交锋的百年间,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赞普要是问罪的话……”

纳囊·赤托杰有些犹疑问道。

“我们不敌唐军退回鄯州,跟我们直接退回鄯州,是两回事。”

达扎路恭耐心解释道,既然纳囊·赤托杰已经证明了忠诚,那么也很有必要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对方了。

“我们若是直接退回鄯州,那些佛教徒,会紧密团结在赞普身边,他们惧怕我们杀回逻些城。

若是我们不敌唐军退回鄯州,谁会不担心方清杀回石堡城?那时候,他们反而要求着我们,在前方当一面盾牌。

如此,赞普想拉拢他们,也绝非易事。”

听到这话,纳囊·赤托杰微微点头,要不怎么说达扎路恭当初可以扶持赞普上位呢。这一位的政治头脑也是不简单的。

他们和信奉佛教的吐蕃贵族,是敌人,是对手,更是同一类人。其间是非,一言难尽。

从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中,厘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谁可以拉拢,谁必须得搞死,这是当领袖的必修课之一。

“长城堡的那些逃兵,被大论下令斩杀之后,军中颇有一些议论,唉!”

纳囊·赤托杰叹了口气,他其实觉得达扎路恭的手腕实在是太过于狠辣了。

哪怕,这明摆着是方清的计谋,这些人也确实留不得。但实在是不必要那样大鸣大放的杀,还将人头悬挂城头。

吐蕃军又不是没有成建制投靠唐军的例子,如此狠辣,万一将来有军队成建制投降怎么办?

“回纥与大唐联手了,沙州那边,只怕尚赞摩不见得能抵挡。如今攻守易势,兵马要尽量向大斗拔谷方向靠拢才行。”

达扎路恭叹息道。

越是国内不平,越是内忧外患,就越是显出个人的本事来。

很多事情不是说他想如何就如何,现实很多时候就是多变且残酷,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大论已经在想撤退的事情了么?”

纳囊·赤托杰大惊,这回是真的惊讶了。

“时局如此,只能妥善处断,没有捷径可走。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

即便是现在没有机会,五年十年后,也未尝不可。

何苦在这里拼光本钱呢?”

达扎路恭微笑说道,只是这笑容看起来有几分苦涩。

所谓不败在己,得胜在敌便是这个道理。

能不能赢,总要看看敌人能不能赏脸。面对方清这样的对手,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又怎么能不给自己找退路呢?

“赞普不知大论的辛苦,不知边军困窘。可是与方清之类虎狼血战者,终究还是我等。

那些在逻些城中的拜佛之辈,他们又能如何?”

纳囊·赤托杰亦是摇头叹息。

踏马的,那些高原上的权贵们,哪里知道方清的厉害啊,只会在背后指手画脚的。

他也在为达扎路恭感觉惋惜。

“赞普少不更事,吾辈当勉之。”

达扎路恭拍了拍纳囊·赤托杰的肩膀说道。

……

琵琶山以西不远处,乃是乌城守捉驻地故址。

这里是兰州与凉州的分界线,当年唐军在此设守捉,不仅负责收过路商税,还有阻拦敌军,为兰州预警的作用。

翻过琵琶山便是凉州地界了,并且此地距离凉州府的治所凉州城亦是不远。

乌城守捉被废,大概也就十年时间而已。可如今看去,驻地已然是断壁残垣,不少墙砖都被附近的住户拆了拿去盖房子。

看起来就好像是百年前的建筑一般,早就不能住人了。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方重勇忽然感慨叹息了一句。

一旁的幕僚岑参看到方官家诗兴大发,文思如泉涌,也附和了一句道:“四海尤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天地为什么变窄了?”

方重勇好奇问道,他本以为岑参会说“天地宽”。因为凉州地势开阔,过了琵琶山,视野就会霍然开朗。那可不是“天地宽”嘛。

这段路他们这些老走河西的人,都是烂熟于心,自不必言。

“与吐蕃对阵,眼里只有吐蕃,哪里顾得上天地?自然是变窄了啊。”

岑参解释道。

方重勇微微点头,他拍了拍岑参的肩膀说道:“吐蕃,没那么容易垮掉。将来,即便是我们不来凉州,朝廷的禁军也会经常来的。平常心就好了,别想着一劳永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