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197章 豆……豆粕苍穹?!【求月票】

外国使者行贿在宋代很常见,过去每当有使者来汴京,送礼是必须的,否则什么事儿都别想办成。

这次赵煦抓住机会大办特办,实属让群臣有些措手不及,如今已经查处了一部分官员,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暂时没法查办,只能先罚款,顺便用罚款来麻痹对方。

回头腾出手,很多官员都会慢慢被替换下来的,全部换成主张对外强硬的官员。

从宋太宗开始,大宋软弱了太多年,现在是时候以神仙为由头,龇出獠牙,给环伺周遭的异族们放放血了。

李格非走后,赵煦又通过门下省下达了一条诏令:

“凡在京的外国使者,无论亲疏远近,一律遵守大宋律法,违者按大宋律法查处。与外国使者亲近之官员,原则上五年内不得升迁,若边关有阙,优先派遣至边关苦寒之地任职。”

命令很简单,但在朝中掀起的轩然大波,却比蔡京查抄曾布的小舅子影响还大。

尤其是那些喜欢跟外国使者一起花天酒地谈论诗词歌赋的官员,自以为风度翩翩折服友邦,实则把朝中很多情报透了个底儿掉。

虽然赵煦在诏令中说的是原则上,但这只是委婉的表达而已。

大宋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待阙的官员,一个官位上百人盯着呢,只要抓到污点,朝廷什么都不用做,光待阙的官员就能将他弹劾下去。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见到诏令后,许多待阙的官员纷纷走动,开始关心朝政和百官的言论,有的人甚至蹲在汴京各大酒楼等候,一旦见到有官员跟外国使者相会,就当场告发。

另一边,混元宫内。

周易大早上就开车下山,去附近村里主持了一场葬礼。

最近天太热,下葬安排在了早上,所有的步骤该简化的也进行了简化,太阳升高时,逝者已经入土为安。

做完法事,开车回去云雾镇,半路上遇到了钓了一夜鱼的赵伟:

“你要做职业钓手吗?工地上的活儿弄完了?”

赵伟从抄网里提出一条十几斤的花鲢和一条六七斤的草鱼,放进了周易的后备箱里:

“别提了,昨天项目部那个黄经理,也不知道去总工程部那边吹嘘啥了,昨晚八点多派了个平板车,将我的挖机给运走了,还表示给我多加钱,我闲着没事,只好去来了场夜钓,别说,夜钓就是好,连中好几条大鱼,怪不得那些大佬都喜欢夜钓呢。”

周易把鱼装进编织袋中,打算中午给大家做剁椒鱼头和水煮鱼片。

结果刚回到山上,老黄就打来了电话:

“周道长,江湖救急啊,你能不能来邑阳市北边的清水镇一趟?这边工地上出了档怪事,我给韩大师打电话,他说有事要忙,让我找你,你这会儿能过来吗?”

听这语气,好像还挺着急,周易问道:

“啥事儿啊?”

“具体我说不太清,反正就是各种不顺,现在几百号人都停工了,就等着你来江湖救急呢。”

周易一听,满口答应了下来:

“行,等会儿我就带上家伙什赶过去,你在微信上给我发个定位吧。”

老黄很快发来了清水镇项目部的地址,周易来到山上,把两条鱼宰杀了用盐腌起来,然后洗洗手,对正在学习的武媚娘说道:

“媚娘跟我去工地一趟,其他人留在山上,注意后山的马。”

昨天傍晚,周易从镇上买了一些铁板做成的水槽铺在了后山上,还扯了根水管过去,让那群马儿有水喝。

预定的马饲料明天能到,到时候马儿们就可以畅快的享用美食了。

武媚娘一听说要去工地,便回房间挎上了她的背包:

“有危险吗?需不需要喊上公孙妹妹一起去?”

周易指了指豹8说道:

“我把能带的法器都带了,应该没危险,就算有,大白天的也不适合让公孙大娘动手,先去看看,要是真有别的事情,晚上再去一趟就是了。”

老黄支支吾吾没说清咋回事,稳妥起见,只好将所有能带的东西全带上了,至于王灵官给的红叶,周易现在已经不离身了,每天都在怀中揣着。

他将八卦玉佩戴到武媚娘脖子上,嘱咐留守三人组不要乱跑,便开车下山,跟着导航直奔清水镇而去。

车子刚离开,公孙大娘就开始作妖了:

“我突然有个绝妙的点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清照笑嘻嘻的问道:

“你不是想下山去镇上玩吧?”

公孙大娘摇了摇头:

“那倒没有,昨天想吃的东西全都买过了,我是想用文宣王殿那支秃头毛笔,给后山的马儿增加点草料,你们意下如何?”

李白和李清照对视一眼,被这丫头的天才想法给征服了:

“怎么加草料?”

公孙大娘说道:

“马儿好像喜欢吃苜蓿草,你们说,我拿着毛笔在后山上写苜蓿两个字,会不会变成苜蓿的海洋?”

李白不太赞成这一点:

“若是为了让马儿吃饱的话,还不如直接写豆粕呢,一匹马每天至少要吃两公斤黄豆才能保证肌肉量,豆粕比苜蓿草更有营养,这些马会越吃越壮的。”

李清照当场投了赞成票:

“我同意豆粕,就算那些马儿吃不了,咱们也可以收集起来,运到咱们各自的世界,只是不知道能降下多少,需要慎重一些。”

公孙大娘本想趁着周易和武媚娘不在偷玩一下儒生笔,没想到诗仙和才女居然这么认真,无奈之下,也加入进了讨论小组:

“你们说,假如真的变出了豆粕,那这些豆粕来自何处呢?我要不要把产地也写上?”

李清照已经迫不及待想尝试了:

“先看看能不能变出来再考虑这个问题吧,赶紧动手。”

三人都有功德在手,李白的功德最少,再加上年龄小,第一轮就被淘汰掉了。

公孙大娘虽然有功德,但比不上奸臣遍地走的大宋第一拽姐,所以写豆粕两个字的任务,就落在了李清照身上。

三人来到文宣王殿,对着孔夫子的神像拜了拜,拿着那支秃头毛笔,兴冲冲去了后山。

后山是个缓坡,上面长满了荒草,来自大汉的战马和唐朝的种马,有的躲在树下乘凉,有的悠闲的吃着草,一副惬意的田园风光。

李清照来到缓坡的正中央,听说不远处那个小土包是周易爷爷的坟茔,她还拜了拜,希望逝者勿怪。

一切准备就绪,这丫头手握毛笔,屏气凝神,抬手用行书在虚空写下豆粕两个字……用行书写是她和李白商议后的结果,楷书太慢,万一两个字拆开了来,马就不能吃了,而草书的话又太花哨,万一神灵当成别的东西,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所以快速又不失准确的行书,就成了最佳选择。

写完后,虚空多了豆粕两个字,两个字连在一起,缓缓上浮,飘到三米多高时猛然迸开,化作一团团豆粕飘落下来,在草地上堆了个一人来高的堆头。

这一幕,把几人吓了一跳,不过周围的马却很识货,纷纷跑过来大快朵颐,开心的不得了,偶尔还打一个响鼻,心情非常愉悦。

公孙大娘觉得好神奇,啧啧说道:

“古有天女散花,今有天降豆粕,这一招不若就叫豆粕苍穹吧,哈哈,我真是个取名天才!”

三人围着豆粕讨论时,大汉武帝世界,苏建等人撤到了前几天的战场上,开始收敛尸体,打扫战场,将受损但还可以修缮的武器挑出来,堆放到一起。

公孙贺冲霍去病问道:

“去病,班师回朝时,要不要我陪你去平阳县一趟?”

出征前夕,霍去病将姓氏从卫改成了霍,现在立下战功,按理说应该去平阳县认祖归宗的,毕竟在汉人的观念中,立下军功可是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身为霍去病的大姨父,公孙贺担心外甥人生地不熟,所以想陪着一起去,他好歹也是当朝左将军,去了小小的平阳县,连县令都得点头哈腰连连赔笑。

霍去病想了想说道:

“算了,暂时不去了,让阿光再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吧。”

他打算回朝封侯之后,再抽个时间专门去平阳县一趟。

历史上的自己虽然最后认亲了,但那是以大司马骠骑将军的身份,携带数万大军直接扑到平阳县认的。

场面是足够霸气,但容易吓到别人,这次还是带几个随从悄咪咪去算了。

反正也不打算在平阳县长住,只要把弟弟霍光带到长安便可。

等霍光去了长安,就送到刘据身边,让他当刘据的伴读……历史上这位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的表弟被人构陷,最终自刎而亡,现在得提前做好布局,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至于陛下……霍去病相信,等仗打完,这位人间帝王,应该跟自己一样,也会去混元宫养老的。

到时候请师尊买几台电脑,大家一起联网打红警,岂不美哉?

一听外甥这次不去平阳县,公孙贺便没再提这一茬,倒是苏建打马跑过来,昨晚听了辛庆忌跟辛弃疾跨越千年的通信后,也想感受一下跟后人联络的感觉:

“去病,你能在仙长处见到各个朝代的人,我的后人有厉害的吗?”

霍去病点头说道:

“武功苏氏绵延千年,历朝都有厉害的苏氏名人,但要说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大宋的苏东坡了。”

苏建一下子神气了:

“他哪方面比较出名?文韬武略?还是出将入相?”

霍去病想了想,认真说道:

“吃的方面比较出名,留下很多美食相关的典故。”

苏建:??????????

不是,我堂堂平陵侯的后人,就是个吃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