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世之天之娇子 > 五十二章盛乐遇故人

乱世之天之娇子 五十二章盛乐遇故人

作者:为谁等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2: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慕容棹挥起马鞭,宇文赛罕问道:“公子去往何处?”“忠人之事,不负慕容单于重托,去拜会拓跋猗卢!”金黄色的夕阳光洒满脚下土地,三匹马影子被拉的很长,慕容棹深情的望了望东方说道:“不久黎明觉醒,红日东出,天下苍生安享太平!”三匹马绝尘而去。

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原为鲜卑索头部拓拔力微所建,后传位于拓拔猗卢,拓拔六修乃拓拔猗卢长子,累军功于右贤王,母亲为王妃,多次被派往军前相助并州刺史刘琨,代王更喜欢幼子拓拔比延,欲废长立幼。拓跋猗卢在盛乐筑城作为北都,把旧平城作为南都,又在灅水的北面建新平城,派拓跋六修镇守,总管南部地区事务,名义上拱卫京都,实为调离都城。辅相卫雄进言道:“世子可知代王此意?”拓拔六修嘿然点头道:“父王意欲废黜王妃,世子之位3拱手于幼弟!”“世子莫非坐以待毙?”

拓拔六修牙关紧咬,在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说道:“又当如何?”内心没有反叛父王的想法,只在自己身上找出不足,改变自己赢得父王的欢心,卫雄看四周仆人伺立,挥手退走仆人说道:“比延深得代王恩宠,去年四月会时,比延在会中打翻了圣水瓶,觋师为之动容,代王代子受过,此事若换成世子恐有亵渎神灵之过,难免有鞭笞之苦!比延不敬长兄,可谓兄弟之情水火不容,日后承袭爵位,不念手足之情,屠刀相向世子已无回天之力!”拓跋六修低头沉思,卫雄接着说道:“世子与并州刺史相交深厚,何不修书言明此事!”拓跋六修沉吟片刻,门外脚步声由远而近,在门口处轻轻说道:“世子辅相所言乃是至理之言,范班正为此事而来!”

卫雄没觉得意外,共同的利益才能让人走在一起,范班原为代王手下宠臣,几次随军出征与世子熟知,卫雄刻意拉拢,方才投入世子阵营。“世子时机不待,代王即废大妃,世子之位将不保,何不联合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刘琨,许以附庸朝廷为将共举兵盛乐!”拓跋六修忌惮的是二弟拓跋普根,手中掌握着代国一万精锐,屯兵盛乐城外,范班猜出拓跋六修的所虑坚定的说道:“世子不必多虑,我自有妙计对付中部大人!”拓跋六修闻言站起身说道:“一切就依先生,点兵攻盛乐!”拓跋六修官居右贤王,南部大人,手中有兵万余,虽兵不如二弟精良,气势如虹,拓跋六修心中安慰了许多,大纛旗迎风飘摆,急行军扑向盛乐。

细作刚报于代王,叛军已然到在城外,代王闻言大惊失色,看身旁只有几员小将,急忙问道:“何人出城迎敌?”初生牛犊不畏虎,还真走出一位施礼道:“千岁,末将不才出城会会世子!”“宇东,世子勇猛还需提防!”拓跋宇东带着一千兵出的城不足一柱香时刻大败而归。代王见状只得亲率文武出城,提马到在阵前,拓跋六修见父王怒发冲冠,挥舞马槊怒道:“无道昏王,我母亲无过,听信谗言废黜,却立无德妇人掌管后宫,奸佞横行,尔却偏听偏信,我欲重整朝纲,换清明之世!”拓跋猗卢叹口气说道:“既有弑君诛父之心,何必众多说辞!”

父子阵前大战,怎奈拓跋猗卢身老体衰,几个回合败回,带着大队人马往城里跑,拓跋六修岂肯放过父王,催动战马带兵追入城中。拓跋猗卢见状呼引城中卫队阻挡,自己则换上百姓衣服打算逃出盛乐投奔并州刺史。拓跋六修令人关闭城门四处搜查拓跋猗卢,百姓被驱赶到街上,有军兵喊叫道:“若有人说出前代王下落,代王重赏万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妇人言道代王就在其家中躲藏,拓跋六修带人至妇人家中当场斩杀拓跋猗卢,拓跋六修如愿以偿的坐上代王之位。

拓跋普根派人索要财物,出兵之时范班许诺事成之后以万金相送,王位则是兄终弟及,范班用的也是权宜之计,主要是稳住拓跋普根不参与这场战争,待拓跋六修坐上代王之位再从长计议。拓跋六修对来人说道:“代国初定,人心未定,本王许诺之事定不食言,且容几日便可!”来人告退,回身报于拓跋普根,这明显的是食言之举,辅相严格说道:“以北部大人之权,代国精锐具在大人之手,岂能受此辱!”拓跋普根闻言点起人马杀入城中,以叛逆罪诛杀拓跋六修,欲坐代王,严格劝道:“大人,乱世之王如在刃上舞动,若想保全退为人臣,手握精兵强将,代国依然在大人之手。”为此拓跋普根推举拓跋郁律为王,自为辅臣。

朝代更替,轮番登场,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境。为名为利,物欲贪心,直落的身首异处断了富贵。刘琨与拓跋猗卢长有来往,经拓跋六修祸乱,不少臣工投靠于刘琨门下。慕容棹到在盛乐代王已是拓跋郁律,代国已然风平浪静,正想离开,街上一个黑衣人看似故意撞来慕容棹一下,怀中掉落一物,待黑衣人走后慕容棹方才看到遗落之物,弯腰捡起竟是一封挑战书,表皮写着‘挑战书慕容棹亲启。’慕容棹再找此人已然踪迹不见。展开只是简单写了几个字,‘五天后决战风陵渡!’落款楚若水,慕容棹对于这个名字不熟悉,因何约在风陵渡决战。

街上前面一阵大乱,几匹战马开道驱离百姓,后面四人抬大铜锣,不断有人敲打,后面一顶红色大轿,蓝色轿围,轿四角挂着风灯,不知是那路的官绅路过此地,微风轻拂,轿窗帘卷起,里面露出一张俊俏的脸,正是严家小姐严三娘,同时严三娘也看到慕容棹,那个终日所念,终日所想的人,“停轿!”严三娘喊住轿夫,前面有人轿旁恭敬问道:“大小姐有何吩咐?”“严禄去把路边的慕容棹叫道轿前!”严禄听说过小姐结亲的事,自己来的晚没见过慕容棹,这次奉命送严三娘至盛乐投奔长兄严格,听到小姐吩咐不敢怠慢挺直腰身朗声说道:“列位之中可有慕容棹。请到轿前搭话!”

慕容棹闻言一愣,莫非还有同名同姓者,站直身子往里看,等了一刻钟无人来,严禄再次说道:“这位慕容棹莫非羞于见人,好言相请却置若罔闻,大丈夫博日月而气吞山河,顶天立地无畏无惧!”“休的多言,慕容棹在此!”严禄的嘴够损,慕容棹没多想分开人群走到轿前。严三娘听出是慕容棹的声音,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抛头露面,低声细语说道:“慕容棹请随我去辅相府!”慕容棹听声音似曾相闻,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既然来了就要了解清楚严禄忙道:“慕容公子请!起轿!”

慕容棹跟在后面,东方碧,宇文赛罕只得远远跟着,看着一行人进了一处宅院。严格亲自迎出府门,接到后院,严三娘吩咐让慕容棹到在后院,这才认出是严三娘。严三娘问道:“慕容公子可认识三娘否?”慕容棹垂首抱拳说道:“小姐,秋风辜负一片真情有何不识。”严三娘让慕容棹坐下说道:“兄长,这就是慕容棹!”严格闻言上下打量三遍,脸上带着憎恨道:“原来是慕容公子,为何成亲之后遁逃而走?”慕容棹起身说道:“兄长莫怪,秋风并非遁逃,只因万岁广征民女入宫,引得民间女子纷纷下嫁,秋风路过严家集遇此事,被店小二所蒙蔽才与小姐成亲!”

严格哼了一声,看看严三娘,端起酒碗小酌一口,严三娘问道:“既然如此慕容公子之意,拜堂成亲只是我父亲强迫?”“小姐,秋风知女子以贞洁为重,可秋风并未越雷池半步,保全小姐贞洁之体!”严三娘不禁垂泪,急用绢帕擦去,严格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大哥,让慕容公子走吧!三娘命该如此,毋须怪罪于公子!”慕容棹说不出什么滋味,不为儿女私情羁绊,又怎能置身于事外,严三娘说完起身向内宅走去。

“三娘!此生秋风难与你厮守,但愿来生续缘!”严三娘丢下一句,来生又有几人能相遇,带着泪进了屋。慕容棹拱手道别,严格心里有怒气,怨气不好发作,憋的脸呈紫色。慕容棹出的府门,东方碧问道:“是何人约请?”“乃一故友!”东方碧只是淡淡一笑不语。

风陵渡相传黄帝贤相风后发明指南车战败蚩尤之地。风后殁后,黄帝把他葬在他战斗过的地方,谓之风陵。此处于水势缓慢,行成渡口,由此渡口称风陵渡。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黄河上无桥便以摆船渡河,连接晋、陕、豫三省。黄河经过九曲十八弯奔流到潼关附近,因受华山所阻,折向东流,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冲,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平日里来往客商,百姓络绎不绝,舳舻相接,舢舟交杂。

慕容棹至风陵渡寻店房住下,离约定时间还有一天,汉赵皇帝宠信中常侍王沈、宣怀、俞容,谓之三贤,三人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贪墨官银,克扣军饷,可谓无恶不作,俞容在风陵渡设官员征收过往客商钱财,名义上是筹集军饷,实则中饱私囊。慕容棹眉头一皱,汉赵皇帝趋于昏庸,听闻同立三后,沉迷美色,不理朝政,三贤祸乱朝纲,汉赵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