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58章 朝堂再临险,智斗阴谋家

第58章 朝堂再临险,智斗阴谋家

林诗雅的心头猛地一跳,殿外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一块巨石,狠狠地砸在了她紧绷的神经上。

边关急报?

北燕国?

这两个词汇像两把尖刀,直刺她内心最敏感的地方。

然而,她很快就将注意力拉回了眼前的战场——这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胸腔中躁动的情绪,将目光扫过众人。

那些大臣们,或惊慌失措,或窃窃私语,或面露担忧,各色神情如同一幅滑稽的众生相。

唯有李尚书,眼底闪烁着阴谋得逞的得意,嘴角勾起一抹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笑。

“哼,皇上,老臣早就说过,这林诗雅绝非善类!”李尚书率先发难,他高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如今边关告急,怕是她与北燕早有勾结,这等叛国之贼,当诛!”

赵侍郎紧随其后,也跳了出来,指着林诗雅的鼻子,声色俱厉地呵斥道:“林诗雅,你还有何话说?证据确凿,还不快快伏罪!”

“证据?你们口中的证据,不过是些无中生有的污蔑罢了!”林诗雅冷笑道,清脆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如同寒冰碰撞,掷地有声。

她毫不退缩,目光如剑,一一扫过那些跳梁小丑。

然而,李尚书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份“证据”,每一份都似乎足以将林诗雅钉在叛国的耻辱柱上。

这些所谓的证据,无一例外,都指向林诗雅与北燕之间的“秘密交易”。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风向再次转变,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官员,又开始偏向李尚书一方。

“呵,看来李尚书为了扳倒我,当真是煞费苦心啊!”林诗雅心中暗道,她环顾四周,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她的肩头,让她喘不过气来。

此时,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李尚书的阴谋如同乌云般笼罩在众人的头顶,让人感到窒息。

林诗雅感到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她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否则将万劫不复。

她深知,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危机,更是对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的挑战。

就在此时,林诗雅突然注意到那些所谓的“证据”中,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眉头微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探究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真相的一角,她低声呢喃道:“这些证据……来源有些奇怪……”

林诗雅的目光如炬,在那些所谓的“证据”上逡巡。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有节奏的清脆声响,与朝堂上压抑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辩解咆哮,反而出奇的冷静。

她像一位庖丁解牛的智者,正慢慢地剖析着眼前这堆看似铁证如山的“证据”。

“这些‘证据’,看似环环相扣,实则漏洞百出。”她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她拿起一份所谓的“密信”,指着上面的印章说道:“这印章,看似是北燕的皇室专用,但细看之下,却少了北燕皇室特有的暗纹。这等拙劣的伪造手段,也敢拿来糊弄朝廷?”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有些官员开始仔细端详起那些“证据”,眉头紧锁。

他们并非愚笨之人,只是被李尚书的权势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蒙蔽。

如今,林诗雅的冷静分析,如同一把利剑,劈开了他们眼前的迷雾。

林诗雅继续说道:“还有这份所谓的‘交易清单’,字迹潦草,笔风浮夸,与北燕官员的习惯截然不同。而且,诸位可曾注意到,这份清单上所列的货物,皆是我朝紧缺之物,北燕又怎会如此慷慨赠予?”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如同一把把尖刀,刺向李尚书一伙的阴谋。

那些原本趾高气扬的阴谋者,脸色变得愈发难看,额头上的汗珠也开始渗了出来。

赵侍郎更是吓得浑身哆嗦,不敢与林诗雅的目光对视。

局势,在林诗雅的冷静分析下,开始悄然扭转。

朝堂上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也随着林诗雅的有力反击,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林大人所言极是!老臣也觉得此事定有蹊跷。”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捋着胡须,面色凝重地说道。

“是啊,林大人一向清正廉明,断不会做出这等叛国之事!”又一位官员附和道。

就在此时,一声洪亮的怒吼震得朝堂嗡嗡作响,“老子相信林大人!”孙将军大步而出,他虎目圆睁,扫视着众人,身上的盔甲发出铿锵的撞击声。

“林大人是堂堂状元,我孙某人相信,她绝不会做出那等卑鄙无耻的勾当!”他的一席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那些动摇的官员心中。

林诗雅看向孙将军,在这压抑的朝堂之上,孙将军的信任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她心中的阴霾,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朝堂上的风向,似乎真的要变了。

李尚书见状,眼神阴鸷,他狠狠地瞪了一眼一旁的公孙先生,后者却只是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慢慢走上前,他开口道:“诸位,莫要被这女娃的花言巧语蒙蔽了……”

公孙先生摇着羽扇,慢条斯理地开口:“林大人巧舌如簧,令人佩服。只是,空口无凭,单凭几句推断,就想推翻这如山的铁证,未免太过儿戏了吧?”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蛊惑:“诸位大人,边关告急,军情如火,我们岂能因为一个女子的片面之词,就耽误了国家大事?”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为国家着想,实则暗藏机锋。

他将林诗雅的辩驳定义为“片面之词”,并巧妙地将“国家大事”与林诗雅的安危对立起来,试图再次挑起众臣的恐慌情绪。

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一些官员原本已经被林诗雅说服,此刻又开始动摇。

他们面面相觑,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她知道,公孙先生的话,正中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的软肋。

她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否则,她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公孙先生所言,看似大义凛然,实则偷换概念。”林诗雅朗声说道,语气坚定而有力,“我并非否认边关告急,也并非要耽误国家大事。我只是想证明,我与北燕并无勾结,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伪造的!”

她走到那些“证据”面前,指着其中一份“密信”,说道:“这份密信,据说是由北燕的使者亲手交给我的。但据我所知,北燕使者早已返回北燕,如今身在千里之外。请问公孙先生,这份密信,又是从何而来?”

公孙先生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林诗雅会抓住这一点不放。

他强作镇定,说道:“这……这密信,自然是有人从北燕带回来的。”

“哦?是谁带回来的?可有凭证?”林诗雅步步紧逼,语气咄咄逼人。

公孙先生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半天,却答不上来。

他求助地看向李尚书,却发现后者也是一脸铁青,显然也想不到应对之策。

“既然拿不出凭证,那就是空口无凭!”林诗雅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公孙先生,你这般信口雌黄,颠倒黑白,究竟是何居心?”

公孙先生的脸色涨得通红,他指着林诗雅,怒道:“你……你……”

“我什么?”林诗雅毫不畏惧地迎上他的目光,眼神中充满了挑衅,“难道我说错了吗?”

朝堂上,许多官员都对林诗雅的勇气和智慧表示钦佩。

他们开始相信,林诗雅的确是被冤枉的。

“够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公公突然尖声说道,“此事,待查明之后再做定夺。林大人,你且先退下吧。”

林诗雅冷冷地看了魏公公一眼,说道:“魏公公,我想,现在是时候,将所有的事情,都摊开来说清楚了……”

林诗雅挺直脊梁,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官员。

她的声音清冽如山涧的清泉,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上回荡:“诸位大人,今日我林诗雅站在这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澄清真相,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

她没有丝毫的畏惧,没有半分的退缩,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她缓缓地环顾四周,将每个人的神情尽收眼底,随后,她开始条理清晰地陈述起来:“从我入朝为官,便有人处处针对,从科举舞弊的谣言,到如今与北燕勾结的污蔑,无一不是精心策划的阴谋!”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如同春风般,拂去了众人心头的迷雾。

她细数着阴谋者们一步步设下的陷阱,从一开始的科举舞弊谣言,到后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再到如今的“通敌叛国”,每一件事都分析得鞭辟入里。

她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将棋盘上错综复杂的棋子一一摆开,让所有人都看清了阴谋的全貌。

随着林诗雅的讲述,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凝重起来。

那些原本被李尚书蒙蔽的官员,开始慢慢醒悟过来,他们看着林诗雅,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不过是李尚书一伙人编织的谎言罢了。

那些阴谋者们的脸色,则越发难看,他们额头上的汗珠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显然已经慌乱不已。

李尚书和公孙先生开始交头接耳,神色慌张。

魏公公也坐立不安,频频擦拭额头上的冷汗。

他们的伪装,在林诗雅的条理分析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朝堂之上,风向开始逆转,局势对林诗雅一方越来越有利。

就在林诗雅即将彻底揭露阴谋者的真面目时,李尚书突然高声喝道:“慢着!我有重要证人!”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疯狂,在朝堂之上回荡,如同野兽最后的咆哮。

林诗雅的心头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李尚书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花。

她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更大的阴谋,或许还在后面。

李尚书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他得意地看向林诗雅,眼中充满了挑衅,他微微侧身,朝着殿外高喊:“带人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