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517章 朝堂新启之初步布局

第517章 朝堂新启之初步布局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

林诗雅坐在书房里,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典籍,仔细研读着。

她知道,改革科举制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她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突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林诗雅抬起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

“微臣参见林大人。”来人恭敬地行礼,声音低沉而有力。

林诗雅放下手中的典籍,目光落在来人身上,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周御史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要事?”林诗雅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

周御史抬起头,双眼在灯火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妙的光芒。

“微臣有一事相告,希望大人能谨慎对待。”他顿了顿,语气中透出一丝严肃,“朝堂上,保守派官员们已在暗中联合,计划在大人提出科举改革方案时进行强烈反对。他们的目的,是想借此阻止您的改革进程。”

林诗雅听得眉头微蹙,心中已有计较。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静谧的夜色

“多谢周御史的提醒,”她转过身,目光如炬,“我会做好准备,应对一切挑战。”

次日晨,皇宫大殿上,群臣汇集。

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上,显得庄严肃穆。

林诗雅身穿朝服,站在群臣之中,目光坚定而明亮。

朝堂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启奏陛下,微臣有一事上奏。”林诗雅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穿透了大殿的每一角落。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保守派官员们的眼神中带着不屑与敌意,仿佛已准备好一击制胜。

林诗雅微笑着,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心中已有成竹在胸。

“臣以为,铸币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她的话音未落,大殿上的气氛已变得更加紧张,仿佛下一刻就会爆发出激烈的争论。

林诗雅的嘴角微微上扬,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将这场辩论导向胜利。

林诗雅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晰而有力:“铸币改革的成功,不仅充盈了国库,也稳定了物价,百姓们更是交口称赞。这证明,只要方法得当,改革便能利国利民。”她环视一周,目光落在几位先前对铸币改革持观望态度的官员身上,见他们此刻微微点头,心中已有几分把握。

她略微一顿,继续说道:“如今,科举制度弊端日益显现,寒门子弟难以出头,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长此以往,国之栋梁从何而来?微臣今日所呈改革方案,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广纳贤才,为我朝注入新鲜血液!”

话音刚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便站了出来,正是保守派的首领,吏部尚书王大人。

他捋了捋胡须,语气沉重:“林大人,科举制度沿袭百年,岂能轻易更改?你提出的方案,看似新颖,实则漏洞百出,恐会扰乱朝纲,动摇国本!”

王大人话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大殿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林诗雅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向她袭来,但她却面不改色,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浅笑。

“王大人所言极是,科举制度确实沿袭百年,但百年之间,世事变迁,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吗?”林诗雅不慌不忙地反驳道,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难道王大人认为,祖宗之法便是一成不变的?难道我们要为了所谓的‘祖制’,而放弃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吗?”

王大人被林诗雅一连串的反问逼得一时语塞,他涨红了脸,怒斥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老夫是为大局着想!”

“哦?王大人口口声声说为大局着想,不知这‘大局’指的是什么?”林诗雅步步紧逼,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莫非王大人所谓的‘大局’,就是维持世家大族的特权,让寒门子弟永无出头之日吗?”

王大人被林诗雅这番话激怒,他指着林诗雅,手指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林诗雅则神色淡然,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回应。

大殿上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你……”王大人终于开口,却只说出一个字,便再次停顿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缓缓说道,“林大人,你莫要信口雌黄!老夫……”

林诗雅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拿出一卷精心准备的文书,缓缓展开,纸面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案例在火炬的映照下显得清晰而有力。

她声音平和而坚定,字字珠玑:“王大人,我这里有详细的数据和案例,证明新方案的可行性。铸币改革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证。新方案不仅能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还能为国家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朝堂的繁荣和稳定。”

她将文书递向王大人,目光扫过大殿中的每一位官员,眼神中的坚定和自信如同冬日的阳光,温暖而坚定。

文书的纸页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她的论述做伴奏。

大殿中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或敬佩,或好奇,或敌意。

“首先,新方案将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所有考生一律平等对待。这样一来,寒门子弟也有机会脱颖而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林诗雅的声音如同清泉,悦耳动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继续说道:“其次,我们将设立更多的考点,扩大考试范围,让更多有才华的学子有机会参加科举,为国家选拔更多的人才。”

她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保守派的心头。

王大人接过文书,手指微微颤抖,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一串串数据,眉头逐渐皱起。

林诗雅没有停下,继续说道:“第三,我们将引入公平的选拔机制,每一步都公开透明,杜绝任何形式的舞弊和不公。这不仅能提高科举的公信力,还能增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大殿上,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点头,目光中流露出认可和欣赏。

面对林诗雅的详细分析,王大人终于无言以对,脸色阴沉,显然被她的论据逼入了绝境。

林诗雅的眉宇间透出一丝胜利的喜悦,但她依然保持从容,继续说道:“最后,我建议我们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整个科举过程,确保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科举制度的改革,为国家选拔出更多贤才。”

慕容复站在一旁,视线始终不离林诗雅,眼神中满是爱意与骄傲。

他微微点头,给予她无声的支持。

这一刻,大殿上的氛围仿佛被她的智慧和勇气彻底改变,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朝堂未来的希望。

“林大人,你……”王大人终于开口,却只说出一个字,便再次停顿下来,显然被林诗雅的论述彻底折服。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愤怒与不甘,缓缓说道,“你的方案确实有理,老夫愿意认真考虑。”

林诗雅微微一笑,心中已有几分把握,但她并未露出丝毫得意之色,只是淡然道:“多谢王大人的理解和支持,臣会继续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尽一份心力。”

话音刚落,大殿中响起一阵低语,众人的目光中满是敬佩与期待。

林诗雅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量着下一步的计划,而慕容复的眼神中则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与骄傲。

金銮殿上,紧张的气氛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低低的议论声,如同春风拂过麦田,带来一片生机。

林诗雅感受着这细微的变化,心中一块大石缓缓落地。

她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带着一丝檀香,沁人心脾。

殿内金碧辉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照亮了她身上绯红的官袍,也照亮了她眼中的坚定与自信。

她能感觉到,投向自己的目光不再是先前那般审视和质疑,更多的是赞赏和期待。

就连先前一直反对自己的几位老臣,此刻也沉默不语,眉宇间似乎带着一丝沉思。

她知道,这只是初步的胜利,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散朝后,林诗雅走在回府的路上,微风拂面,带来一丝初夏的暖意。

路边的花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她轻轻地抚摸着腰间的玉佩,感受着那温润的触感,心中涌起一丝欣慰。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时,却感觉到一丝异样。

她敏锐地捕捉到,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自己。

那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如同蛛丝般轻柔,却又挥之不去。

她不动声色地加快了脚步,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身后的脚步声也随之加快。

林诗雅心中一凛,猛地转身,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但那身形和步态,她却再熟悉不过。

“是你?”林诗雅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和疑惑。

那人缓缓抬起头,斗笠下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正是先前在朝堂上力挺她的户部侍郎,李大人。

“林大人,深夜叨扰,还望见谅。”李大人语气低沉,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林诗雅心中疑惑更甚,她警惕地问道:“李大人深夜至此,有何贵干?”

李大人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递给林诗雅,沉声道:“大人,小心王尚书,他……他……”李大人语气突然变得急促,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

林诗雅接过信函,正要打开,却听到李大人压低声音说道:“有人来了,大人小心!”说罢,他迅速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林诗雅心中一惊,握紧手中的信函,抬头望去,只见几个黑衣人正朝这边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