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512章 铸币改革之户部说服

第512章 铸币改革之户部说服

林诗雅踏入户部衙门,一股沉闷的檀香味混杂着陈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让她有些不适地轻蹙眉头。

她手中紧紧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木匣,里面装着的是她这些日子以来呕心沥血的成果——新设备的图纸资料以及铸币改革的详细收益分析。

尽管心中有些紧张,但她眼神坚定,步伐稳健,一步一步走向那张摆在正堂中央的巨大红木桌。

红木桌后,端坐着以孙侍郎为首的几位户部官员,他们大多面色凝重,不苟言笑,气氛严肃得几乎让人窒息。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木匣放在桌上,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大堂中格外清晰,也仿佛敲击在每一位官员的心上。

“诸位大人,关于铸币改革的详细方案都在这里了,还请各位过目。”林诗雅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在空旷的大堂中回荡。

孙侍郎扶了扶官帽,拿起桌上的资料随意翻了几页,脸上却露出不屑的神色。

“林大人,这新设备看着复杂,造价想来不菲吧?万一出了问题,朝廷的损失谁来承担?”

“孙大人,新设备的成本确实比旧设备要高一些,但是它带来的收益也远超旧设备。”林诗雅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并从木匣中取出另一份文件,“这是详细的收益分析,请大人过目。”

孙侍郎接过文件,却没有打开,而是轻蔑地笑了笑:“收益?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林大人,你太年轻,不懂朝堂上的事。这改革可不是儿戏,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他话音刚落,其他几位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质疑着改革的可行性。

有人说新设备操作复杂,难以推广;有人说新钱币样式过于新颖,百姓难以接受;更有人直言林诗雅一个女子,根本不懂治国之道,不该插手如此重大的事情。

林诗雅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质疑和刁难,眼神愈发坚定。

她知道,这些人并非真的不明白改革的好处,他们只是害怕改变,害怕失去现有的利益。

“孙大人,”林诗雅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您担心的问题,我都已经考虑过了……”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官员,“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听说过……”

林诗雅清了清嗓子,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听说过北燕国的‘通宝’钱币?”她纤长的手指指向地图上北燕国的位置,“北燕国十年前也曾面临与我朝一样的困境,钱币种类繁杂,市面混乱。后来,他们大胆推行铸币改革,统一货币,并采用新式铸币技术,结果如何呢?”她微微一顿,环视众人,见他们都竖起耳朵听着,才继续说道,“十年间,北燕国的商业繁荣,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改革带来的成果!”

她又指向地图上的另外几个国家,“还有南诏国的‘金叶’、西域的‘银贝’,这些都是成功的铸币改革案例。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好处!”

林诗雅侃侃而谈,从各国案例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改革成果,再到与本国国情的对比分析,娓娓道来,逻辑清晰,数据详实。

她巧妙地运用图表和数据,将复杂的经济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原本一脸茫然的官员们逐渐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在林诗雅的分析下,开始倾向于支持她。

他们窃窃私语,互相交换着意见,原本凝重的气氛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慕容复开口了:“林大人的方案,朕也看过,颇有见地。”他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改革之事,势在必行,各位大人务必全力配合。”

虽然慕容复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林诗雅,但他的话无疑是给在场的官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些原本还心存顾虑的官员们,听到皇帝的暗示,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改革。

林诗雅感激地看了一眼慕容复,他的眼神中带着鼓励和支持,让她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她知道,这场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但她一定会坚持下去,为了国家,也为了百姓。

孙侍郎脸色铁青,他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偏袒林诗雅。

他紧紧攥着手中的文件,指节泛白,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开口:“林大人,恕老夫直言……”

孙侍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开口:“林大人,恕老夫直言,这改革之事,需慎之又慎。我朝沿用旧制数十年,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可见旧制并无不妥之处。”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账册,在桌上重重一放,“这是近十年来的财政收支记录,数字清清楚楚地表明,我朝财政状况良好,货币稳定,根本无需改革!”

账册落地发出一声闷响,在寂静的大堂中格外刺耳。

孙侍郎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得意。

他相信,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足以让林诗雅哑口无言。

林诗雅却只是淡淡一笑,她纤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节奏声,仿佛在敲击着孙侍郎紧绷的神经。

“孙大人所言不假,旧制下,我朝财政的确维持了表面的稳定。”她顿了顿,语气一转,“但您可曾想过,这稳定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危机?”

她的目光落在厚厚的账册上,眼神锐利如刀,“孙大人,您只看到了国库里的银子,却没看到民间流通的钱币越来越杂乱,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日益严重。长此以往,货币贬值将不可避免,到那时,国库里的银子再多,也只是一堆废铜烂铁!”

林诗雅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孙侍郎的心上。

他额头的汗珠渗了出来,脸色也变得愈发苍白。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林诗雅见状,继续说道:“孙大人,您可曾想过,为何邻国商贾越来越少与我朝交易?为何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为何……”

她每说一句,孙侍郎的脸色就难看一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的犯人,站在众人面前,无处遁形。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其他官员们原本对孙侍郎的数据深信不疑,此刻听到林诗雅的分析,才恍然大悟。

他们看向林诗雅的目光充满了敬佩,看向孙侍郎的目光则充满了质疑。

“这……”孙侍郎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林诗雅微微一笑,目光转向慕容复,“陛下,臣以为,改革之事,宜早不宜迟。如今户部诸位大人也已明了其中利害,臣恳请陛下尽快下旨,推行新政。”

慕容复赞赏地点了点头,“林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和户部共同办理吧。”他环视众人,语气威严,“尔等务必尽心竭力,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孙侍郎脸色灰败,他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搁浅的鱼,任人宰割。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局面,竟然被一个女子轻易瓦解。

林诗雅看着孙侍郎落败的模样,心中并没有丝毫得意,反而涌起一丝淡淡的怜悯。

她知道,孙侍郎并非奸佞小人,只是过于固执守旧,看不清时代的变化罢了。

“孙大人,”林诗雅走到孙侍郎面前,语气温和,“改革并非要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您多年来为户部尽心尽力,这份功劳无人可以抹杀。希望您能放下心中的成见,与我们一起,为大雍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孙侍郎抬起头,浑浊的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败了,败得彻底。

他缓缓站起身,朝着林诗雅深深一揖,“林大人,老夫受教了。”

林诗雅见状,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场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但有了户部的支持,便成功了一半。

走出户部衙门,温暖的阳光洒在林诗雅的脸上,让她感到一阵轻松。

她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芬芳,让她感到无比的惬意。

“林大人,恭喜你。”周御史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周大人,”林诗雅笑着回礼,“今日之事,还要多谢周大人仗义执言。”

“林大人过谦了,”周御史摆了摆手,“你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老夫佩服至极。”

两人并肩而行,谈论着改革的具体措施。

林诗雅侃侃而谈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林大人,且慢!”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浑浊的眼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听说朝廷要换新钱,是真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