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496章 瓷器产业升级之坚守与突破

第496章 瓷器产业升级之坚守与突破

“林大人,不好了!出事了……”商人气喘吁吁地跑到林诗雅面前,脸色煞白。

“慢慢说,发生了何事?”林诗雅眉心微蹙,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商人颤抖着说道:“新烧制的瓷器……出现了裂纹!数量不少……”

林诗雅心头一紧,瓷器出现裂纹,这可不是小事。

她立刻赶往瓷窑,只见一箱箱烧制好的瓷器堆放在地上,不少瓷器表面都出现了细密的裂纹,触目惊心。

“怎么会这样?”周瓷器工不敢置信地拿起一只瓷碗,仔细端详,“我们明明按照新工艺烧制的,怎么会出现裂纹呢?”

林诗雅沉思片刻,问道:“所有的瓷器都出现了裂纹吗?”

“并非所有,但数量不少。”周瓷器工回答道。

林诗雅仔细观察了出现裂纹的瓷器,发现这些瓷器所用的瓷土颜色略有不同,质地也稍显粗糙。

“问题可能出在瓷土上。”林诗雅心中有了猜测。

她立刻动身前往瓷土采集地,崎岖的山路颠簸不已,但她丝毫没有在意,一心只想弄清楚瓷土的问题。

到达瓷土采集地后,林诗雅仔细观察了采集的过程,发现工人们仍然采用传统的采集方法,采集的瓷土纯度不高,杂质较多。

“老王,你们为何不采用我之前提议的新采集方法?”林诗雅问工头老王。

老王吐出一口烟圈,不以为然地说道:“林大人,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肯定错不了。您的新方法,我们也试过,根本不行,采集出来的瓷土,根本做不出好瓷器。”

林诗雅眉头紧锁,解释道:“新方法可以提高瓷土的纯度,减少杂质,烧制出的瓷器品质会更好……”

“林大人,您是状元,读书厉害,可这做瓷器,我们才是行家。”老王打断林诗雅的话,“您说的那些,都是纸上谈兵,根本不实用。”

林诗雅看着老王固执的表情,心中明白,仅凭言语是无法说服他的。

“这样吧,老王,”林诗雅语气坚定,“我亲自示范一遍新采集方法……”

林诗雅挽起袖子,亲自下到矿坑,示范新的瓷土采集方法。

她细致地讲解每一步操作要领,并强调不同土层的区别和处理方式。

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她神情专注,一丝不苟。

工头老王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满是不屑。

其他工人也窃窃私语,对新方法持怀疑态度。

几天后,林诗雅用新采集的瓷土烧制出了一批瓷器样本。

当这些瓷器摆放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些瓷器,釉色莹润,胎质细腻,敲击声清脆悦耳,远胜以往烧制的任何一批瓷器。

老王拿起一只瓷碗,仔细端详,手指感受着瓷器光滑温润的触感,他轻轻敲击碗壁,清脆的响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一首美妙的乐曲。

“这……这怎么可能?”他喃喃自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实胜于雄辩。”林诗雅语气平静而坚定,“新方法采集的瓷土,纯度更高,杂质更少,烧制出的瓷器自然更好。”

老王看着手中的瓷碗,良久,终于点了点头:“林大人,我服了。我们以后就按您的新方法采集瓷土。”

就在瓷器产业升级初见成效之际,一股强大的外部压力悄然而至。

外国瓷器开始大规模涌入市场,这些瓷器价格低廉,造型新颖,迅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本国瓷器的销售受到巨大冲击,许多瓷窑的生意一落千丈。

“林大人,外国瓷器卖得这么便宜,我们根本竞争不过啊!”瓷器商会的孙会长焦急地说道,“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瓷窑都要倒闭了!”

林诗雅看着摆放在桌上的外国瓷器,精致的花纹,低廉的价格,确实对本国瓷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她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看来,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她低声说道,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林大人,您有什么好主意?”孙会长急切地问道。

林诗雅拿起一只本国瓷器,轻轻抚摸着光滑的釉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逐渐成形……

她抬头看向孙会长,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孙会长,我想我们可以……”

林诗雅召集瓷器商会的成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举办“大盛瓷器文化节”。

她深知,外国瓷器虽然价格低廉,却缺乏本国瓷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

她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展现本国瓷器的独特魅力。

文化节上,林诗雅组织了各种精彩的活动。

她邀请了著名的瓷器工匠现场演示传统制瓷技艺,精湛的技艺让观众叹为观止。

她还举办了瓷器鉴赏会,详细讲解不同时期、不同窑口的瓷器特点,让消费者深入了解本国瓷器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她还推出了“瓷器DIY”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制瓷的乐趣,进一步拉近了消费者与本国瓷器的距离。

文化节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琳琅满目的瓷器,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前来参观和购买。

瓷器摊位前,人们摩肩接踵,争相挑选心仪的瓷器。

“这青花瓷的花纹真漂亮,比外国瓷器更有韵味!”一位夫人拿着一个青花瓷瓶,爱不释手。

“是啊,而且这瓷器的胎质更细腻,手感更好。”她身旁的丈夫也赞叹道。

听着顾客们赞叹的声音,林诗雅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本国瓷器终于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文化节的现场更加璀璨夺目。

慕容复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忙碌的林诗雅。

他被林诗雅的智慧和坚韧深深吸引,心中充满了钦佩。

林诗雅也感受到了慕容复的目光,她抬头看向他,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慕容复走到林诗雅身边,轻声说道:“诗雅,你做得很好。”

林诗雅微微一笑,说道:“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相信你。”慕容复眼神坚定,“我会一直支持你。”

两人并肩站在一起,看着热闹的文化节现场,心中充满了希望。

远处,一盏孔明灯缓缓升起,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林诗雅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对慕容复说,“对了,还有一件事……”随着新瓷土采集方法的推广,瓷窑内再次忙碌起来,工人们挥汗如雨,脸上却洋溢着希望的光芒。

一摞摞烧制好的瓷器被小心翼翼地搬出窑炉,摆放在空地上,等待着最后的检验。

这些瓷器,釉色饱满,光泽莹润,敲击之声清脆悦耳,与之前那些布满裂纹的残次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林大人,您看,这批瓷器烧得真好!”周瓷器工捧着一个刚出炉的茶杯,激动地说道,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身,感受着瓷器温润的触感,“现在我们终于不用担心瓷器开裂了,真得感谢您!”

林诗雅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瓷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瓷器产业的复苏和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空气中弥漫着瓷器特有的泥土气息,和窑炉散发出的热浪,这种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味道,让林诗雅倍感振奋。

瓷器商会的孙会长也喜笑颜开,他指挥着手下将瓷器装车,准备运往各地销售,压在心头多日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

“林大人,现在,我们的瓷器终于可以和外国的那些瓷器一较高下了!”孙会长感慨地说道,他看着一辆辆装满瓷器的马车,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正滚滚而来。

林诗雅微微颔首,心中却并未因此而松懈。

她清楚地知道,眼前的繁荣,只是暂时的。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尽管瓷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瓷器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窑炉内的温度忽高忽低,经常导致瓷器烧制失败,或者出现色泽不均的情况,即便是有经验的工匠,也无法完全掌控。

“这烧窑的火候,真是太难控制了!”一位烧窑师傅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无奈地叹了口气,“有时候明明烧得好好的,突然就温度就上去了,真是让人头疼!”

林诗雅走到窑炉旁,仔细观察着火候的变化,她能感受到窑炉散发出的灼热气息,也能听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

她皱着眉头,不断思索着解决之道。

就在这时,慕容复走了过来,他看着神情专注的林诗雅,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诗雅,你在看什么?”他轻声问道。

林诗雅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焦虑,她缓缓地说道:“我们在烧制瓷器时,温度控制依旧不稳定……” 她指着窑炉中跳动的火焰,语气略显担忧,“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瓷器烧制很难有质的提升……”

慕容复的目光,也随着林诗雅的指引,看向了那跳动的火焰。

他静默片刻,突然开口说道:“也许,我们可以试试……”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