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444章 盐场革新终获成功

第444章 盐场革新终获成功

林诗雅刚踏入工部大门,便感到一股焦躁不安的气氛扑面而来。

工部侍郎孙大人正满头大汗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看到林诗雅,他如见救星般冲了上来,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林大人,您可算来了!新盐法……新盐法在大规模应用上,恐怕要出大问题!”

林诗雅心头一紧,秀眉微蹙,语气却依然沉稳,“孙大人,莫慌,具体怎么回事,仔细说来。”

孙侍郎一边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语无伦次地解释道:“是新盐法的火候!工匠们试着按照新的方法大规模熬制,结果发现,盐结晶的程度和过去差异极大,不是夹杂了大量杂质,就是凝结不出盐粒,甚至还发生了几次炸炉!这……这要是大范围推行,必定会酿成大祸啊!”

林诗雅听完,心中一沉,但也并未因此慌乱。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孙侍郎,“孙大人,带我去看看。”

工部内院,几个火炉边围满了工匠,炉火熊熊,映照着他们满是汗水的脸庞。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的味道,不时还传来几声炉子炸裂的闷响。

林诗雅仔细查看了几个炉子的情况,又抓起一把刚刚出炉的盐,细细摩挲着。

盐粒粗糙不均,夹杂着不少泥沙,颜色也略显发黄,与之前试验时的雪白晶莹截然不同。

“林大人,依下官之见,这新盐法还是暂停为好。”孙侍郎在一旁忧心忡忡,“或许,我们应该再投入人力物力,进一步改进技术,等到万无一失之时,再行推广。”

林诗雅却摇了摇头,眼神如炬,“孙大人,您说的固然有理,但如今盐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朝廷若迟迟无法推出新盐,只会让那些盐商更加肆无忌惮。我们若是一味等待,恐怕只会错失良机!”

“可是,这新盐法若是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啊!”孙侍郎急得直跺脚。

“问题已经出现,逃避不是解决之道!”林诗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孙大人,你我清楚,新盐法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在扩大规模时,一些细节之处没有把控到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出症结所在,尽快解决问题!”

孙侍郎还想辩驳,但林诗雅并未给他机会,她径直走向那些忙碌的工匠们,提高了音量,坚定道:“诸位,如今盐场革新正处于关键时刻,遇到的困难,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现在,我们不应该气馁,更不应该退缩,而是应该集思广益,共同克服难关!”她环视众人,声音掷地有声,“我,林诗雅,会和大家一起,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让新盐法成功推行!”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在工部大院里回荡。

孙侍郎见她如此执着,面露难色,还想说什么,却见林诗雅突然俯身,从地上捡起一块烧得漆黑的碎裂瓦片,若有所思地把玩起来,“或许,我们应该……”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孙侍郎脸上,语气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先在小范围盐场进行试验……”

林诗雅将手中的碎瓦片递给孙侍郎,“孙大人,您看这瓦片,烧制得不够均匀,质地也较为疏松。我怀疑,问题可能出在火炉的构造和燃料的使用上。”

孙侍郎接过瓦片,仔细端详一番,眉头紧锁,“林大人的意思是……”

“新盐法对火候的控制要求极高,”林诗雅指着其中一个炉子,“我观察到,这些炉子的构造与之前小规模试验时略有不同,且燃料也并非同一批次。这细微的差别,很可能就是导致大规模生产失败的关键。”

孙侍郎恍然大悟,“林大人明察秋毫!下官这就安排人手,重新搭建几个小型的试验炉,并调配之前试验时所用的燃料,再进行一次试验!”

林诗雅微微颔首,“此外,我还发现工匠们对新盐法的操作步骤尚不熟练,容易出现偏差。不妨挑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先进行集中培训,再由他们指导其他工匠。”

说干就干,在林诗雅的指导下,工部迅速搭建了几个小型的试验炉。

炉火熊熊燃烧,火光映照在林诗雅专注的脸上,她神情严肃,一丝不苟地监督着每一个步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终于,第一炉盐出炉了。

林诗雅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仔细观察。

盐粒洁白如雪,颗粒均匀,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她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咸味扑鼻而来,没有一丝杂质的异味。

“成功了!”林诗雅忍不住激动地握紧拳头,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孙侍郎和其他工匠们见状,也都欢呼雀跃。

新盐法终于在大规模生产上取得了突破!

接下来的几天,林诗雅和工匠们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不断调整火候和操作步骤,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生产方案。

新盐法的产量不仅大幅提升,而且品质也远超以往。

看着堆积如山的雪白盐粒,林诗雅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她知道,这场盐场革新,不仅能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更能为朝廷带来巨大的收益。

“林大人,您真是国之栋梁啊!”孙侍郎激动地握住林诗雅的手,“下官这就将新盐法的改进方案上报朝廷,请求尽快推广!”

林诗雅微微一笑,“不急,还有一件事……”她目光转向远处,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还需要去盐场一趟。”

林诗雅带着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再次踏入了盐场。

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盐腥味。

她巡视着盐场的每一处角落,仔细观察着工人们的劳作情况,眼神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

就在这时,盐政衙门的赵大人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闯入了盐场。

他面色阴沉,目光中带着一丝不甘和挑衅,仿佛是来找茬一般。

“林大人,真是好大的阵仗啊!”赵大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讽刺,“本官奉命前来盐场视察,看看你们这所谓的革新,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林诗雅丝毫不惧,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她迎着赵大人的目光,毫不退让,“赵大人来得正好,我正想向您汇报盐场革新的成果。”

赵大人冷哼一声,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哼,成果?我倒是要好好看看,你们的成果是不是真的能经得起考验!”

他一声令下,手下立即开始对盐场进行“严格”检查。

他们一会儿指责盐粒不够饱满,一会儿又挑剔火候不够均匀,各种刁钻刻薄的言语不绝于耳,企图从中找出破绽。

林诗雅静静地看着他们表演,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她指挥工人们继续劳作,同时暗中留意着他们的举动,心中暗自冷笑。

这些伎俩她早就预料到了,也早有应对之策。

终于,赵大人似乎检查得累了,他双手叉腰,趾高气扬地说道:“林大人,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你们这新盐法,根本就是徒有其表,漏洞百出!”

林诗雅不慌不忙,缓缓地走上前,从怀中拿出一份厚厚的卷宗,递给赵大人,“赵大人,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对盐场革新的详细报告,其中不仅包括了新盐法的改进方案,还有每一项实验的详细数据,以及盐的产量和质量的对比,请您过目。”

赵大人接过卷宗,面色铁青。

他翻看着报告,上面的数据详实而精确,各种对比一目了然,完全推翻了他之前的指责。

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额头上渗出了一层薄汗。

林诗雅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充满了自信的光芒,“赵大人,事实胜于雄辩,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大人气得浑身发抖,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反驳。

他面如土色,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最终只能咬牙切齿地说道:“好!好!林大人,你真是好样的!这件事情,我一定会禀报上去!”

林诗雅不以为意,她看着赵大人愤然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还要继续努力,将盐场革新彻底推行下去。

她转过身,望向远方,目光深邃而坚定,“准备一下,我们去见一见马老板。”

金色的阳光洒在广袤的盐场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座座新式盐灶整齐排列,热气蒸腾,宛如一条条银龙在翻滚。

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劳作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咸味,夹杂着新泥土的芬芳,这是希望的味道,也是新生的味道。

林诗雅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焕然一新的盐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曾经荒芜破败的盐场,如今已是生机勃勃,处处可见繁忙的景象。

盐产量大幅提升,堆积如山的雪白盐粒,宛如一座座闪耀的小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盐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颗粒均匀,色泽纯净,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她伸手轻轻捻起一把盐,放在鼻尖轻嗅,一股纯净的咸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这不仅仅是盐,更是她辛勤努力的结晶,是她为百姓谋福祉的见证。

盐场的管理也井井有条,工人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新设立的巡查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偷盗和浪费现象。

曾经混乱不堪的盐场,如今秩序井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林诗雅的心潮澎湃,她仿佛看到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

盐场革新,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燃眉之急,也为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她的能力,证明了她的价值。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这喜悦之中时,一个新的挑战悄然来临。

运河淤积,漕运受阻,这将直接影响到盐的运输和销售,甚至会危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林诗雅的目光转向远方

“大人,工部尚书有急事求见。”侍卫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林诗雅收回思绪,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地说道:“让他进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