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96章 民间教育之全面普及

第396章 民间教育之全面普及

林诗雅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

她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复,我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绝不能被师资所限制。” 她语气坚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慕容复松开了怀抱,转而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赞许,“你想怎么做?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你。”

林诗雅嘴角扬起一丝自信的微笑,“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从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到深入的学科知识,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她眼中闪烁着光芒,如同点燃的火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我准备先在京城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各地。”

她随即铺开一张宣纸,提起笔,蘸饱了墨汁,在纸上开始飞快地书写起来。

笔尖在纸上游走,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清晰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记录着她的宏伟蓝图,展现她决心和智慧。

不多时,一张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便呈现在眼前。

林诗雅将计划书递给慕容复,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林诗雅带着这份凝聚着她心血的计划书,来到了礼部教育司。

礼部教育司张大人正端坐在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品着茶,听到林诗雅的来意后,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林大人,你这又是何必呢?乡野村夫,识得几个字就行了,何必大费周章地进行什么教师培训?简直是多此一举。”张大人放下茶盏,语气中充满了不耐烦和轻蔑。

他斜睨着林诗雅,仿佛在看一个不识时务的傻子。

林诗雅紧紧攥着手中的计划书,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

她胸腔中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即将喷涌而出。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激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张大人,教育乃国之根本,不能轻视。民间教育的落后,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张大人嗤笑一声,不以为意地说道:“林大人,你真是太年轻了,想的太天真。民间那些泥腿子,让他们下地干活就够了,读书识字只会让他们眼高手低,扰乱社会秩序。”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个如此昏聩的官员,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她感觉自己的胸腔被一股无名的怒火充斥着,几乎要将她燃烧殆尽。

她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计划书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张大人,你真是……“ 林诗雅话语哽在喉咙,最终化为一声冷笑。她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礼部教育司。

林诗雅走出礼部,心头怒火翻涌,却很快被冷静取代。

既然礼部不作为,那就自己来!

她立刻想到了周文人,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

她提笔写下邀请函,言辞恳切,阐述了民间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以及她对教师培训的初步构想。

周文人收到信后,被林诗雅的决心和远见所打动,欣然应允。

消息传开,许多饱学之士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林诗雅在府邸的花厅中设宴,邀请众人共同商讨教师培训方案。

厅内,檀香袅袅,茶香四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林诗雅认真倾听每一位的建议,并将他们的智慧融入到最终的方案中。

最终敲定的方案细致周全,涵盖了从基础教学方法到专业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甚至还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性。

众人无不钦佩林诗雅的细致和远见,对她独立自主的精神更是赞叹不已。

消息传到城镇学堂刘校长耳中,却让他如坐针毡。

他深知,一旦民间教育普及,自己那收费高昂的学堂将无人问津。

于是,他找到参与培训的教师们,软硬兼施,试图阻止他们参加。

他晓之以理,“你们去了,谁来教我的学生?我的学堂怎么办?”,又动之以情,“你们走了,我的生计就断了,一家老小可怎么活?”。

林诗雅得知此事,亲自前往城镇学堂。

她见到刘校长,开门见山地说道:“刘校长,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教育并非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刘校长冷笑一声:“林大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高高在上,自然不会明白我们这些小人物的难处。” 他背着手,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焦虑和不满显而易见。

林诗雅神色平静,语气坚定:“刘校长,目光短浅,最终损害的还是你自己……”

林诗雅并未被刘校长的顽固所动,她环视四周,学堂内光线昏暗,陈旧的桌椅散发着腐朽的气息,与她理想中的教育场所相去甚远。

“刘校长,你以为守着这破旧的学堂就能维持生计吗?你难道没看到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吗?”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利剑般刺破了刘校长自私的伪装。

她不再理会刘校长,转身对那些犹豫不决的教师们说道:“诸位,教育的意义在于点亮他人的生命,而非固守一隅,在黑暗中苟且偷生。我林诗雅在此承诺,凡是参与培训的老师,不仅能获得更加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能获得更高的报酬。我愿意与诸位一起,改变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师们面面相觑,终于,一位年长的老夫子率先站了出来,声音颤抖却坚定:“林大人,我愿意相信你!我愿意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贡献一份力量!”紧接着,一位又一位老师表态,他们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原本阴沉的学堂仿佛也亮堂了几分。

经过数月的精心培训,第一批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完成了蜕变。

他们告别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引导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奥秘。

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兴奋,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打破了以往沉闷的氛围。

看到孩子们积极求学的热情,林诗雅倍感欣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看着慕容复,眼中流露出满足和骄傲。

慕容复眼中也带着赞赏和爱意,他握紧林诗雅的手,轻轻摩挲着她细腻的指尖,仿佛在给予她无声的鼓励。

“诗雅,你做得很好。”慕容复的声音温柔而充满磁性,“我为你感到骄傲。”他凝视着林诗雅,眼神专注而深情,“我要亲自去看看你的成果,看看那些接受新式教育的孩子们。”

于是,慕容复决定微服私访,前往各地视察民间教育的开展情况。

他与林诗雅并肩而行,穿梭于乡村小道,聆听着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感受着教育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新变化。

在夕阳的映照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唯美的画卷。

晚风拂过,带来田野的泥土气息,也带来了隐约的争执声。

林诗雅拉了拉慕容复的衣袖,示意他停下脚步,两人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他们看到,昏黄的油灯下,一个农夫正对着他的孩子怒吼:“你这个败家子!不好好下地干活,整天拿着书本,能当饭吃吗!”孩子紧紧抱着书本,脸上满是委屈和不解,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晨曦熹微,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琅琅的读书声从一座座崭新的私塾中传出,孩童们稚嫩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响彻在原本寂静的乡村田野。

曾经破败不堪的乡村私塾如今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在接受着系统的新式教育。

曾经年迈力衰、教学能力有限的老夫子,经过专业的培训,如今也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引导孩子们探索知识的海洋。

热闹的学堂与过去形成鲜明对比,曾经阻挠孩子读书的李农夫,如今也主动将孩子送到学堂,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他亲眼见证了其他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心中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他看着孩子在学堂里认真学习的模样,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顶,

城镇里,曾经自私自利的刘校长,如今也积极参与到民间教育的普及工作中来。

他将自己的学堂改造成免费的公共学堂,并主动邀请那些经过培训的教师前来授课。

他看着学堂里挤满了来自各个阶层的孩子,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林诗雅站在京城最高的山峰上,俯瞰着脚下这片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一座座新建的学堂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如同美妙的乐章,在她的耳边回荡。

她知道,她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她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慕容复站在她的身旁,深情地望着她,“诗雅,你做到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创造了一个奇迹。”

林诗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

她目光扫过远方,落在城外一片连绵起伏的桑树林上。

微风拂过,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低沉的叹息。

她心中突然一动,脑海中浮现出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以及如今丝绸产业的衰落。

“复,你看……”林诗雅指着远处的桑树林,眉头微微蹙起,“那片桑林,曾经是这个国家最引以为傲的财富来源,如今却……”

她的话戛然而止,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