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93章 民间教育之观念转变

第393章 民间教育之观念转变

林诗雅反复阅读着张大人措辞强硬的信函,礼部鲜红的印鉴仿佛在她眼前燃烧,跳动着挑衅的火苗。

一股怒火在她胸中翻腾,却又被理智压制。

张大人此举,摆明了是冲着她来的。

乡村教育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而张大人,就是他们手中的利刃。

遣散新教师?

停止改革?

绝无可能!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信纸轻轻放在桌上。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棂,任凭清冷的夜风吹拂脸颊,纷乱的思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前路艰险,但她不会退缩。

张大人,我们走着瞧。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张大人身着绯色官袍,站在群臣之中,慷慨激昂地陈述着林诗雅的“罪状”。

“陛下,臣以为,林大人推行的乡村教育改革,劳民伤财,实乃不智之举!”他顿了顿,环视四周,继续说道,“试想,那些贫苦百姓,每日为温饱奔波,哪有闲暇读书?如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岂不是浪费国库银两?”他身旁几位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林诗雅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张大人等人的指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待他们说完,她才不慌不忙地站出来,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缓缓展开。

“诸位大人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她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然,教育乃国之根本,民之福祉。短期看,或许会耗费一些银两,但长远来看,却是利国利民的大计。”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自改革推行以来,已有数百村庄受益,识字人数增加了三成,农业产量提高了两成,这些数据,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教育的重要性吗?”她将手中的卷轴高高举起,“这是各地官员呈上的报告,诸位大人可以自行查阅。”张大人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林诗雅竟然早有准备。

他咬了咬牙,正欲开口,却被林诗雅打断。

“此外,下官还要补充一点,”林诗雅目光如炬,直视张大人,“教育,并非只是为了让百姓识字算数,更是为了开民智,明事理,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难道诸位大人希望我大燕的百姓,永远愚昧无知吗?”掷地有声的质问,让张大人等人哑口无言。

他狠狠地瞪着林诗雅,心中暗恨。

这女人,真是难对付!

“陛下……”张大人刚想开口,却被皇帝打断。

“此事,朕自有决断。”慕容复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让人听不出喜怒。

“退朝!”

散朝后,林诗雅走出金銮殿,却感到肩上仿佛压了一座大山。

尽管在朝堂上驳倒了张大人,但她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民间对教育的质疑声如同野火般蔓延,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开始崩塌。

她捏紧了手中的卷轴,指节泛白。

回到府中,林诗雅没有片刻停留,立即换上便服,带着几个随从,匆匆离开了京城。

颠簸的马车一路向南,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如同她此刻焦躁的心情。

路旁的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本该是一幅丰收的景象,却让林诗雅感到莫名的压抑。

她撩开车帘,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一片茫然。

到达一个小村庄时,林诗雅走下马车,立刻被一群村民围住。

“林大人,听说读书要花很多钱,我们哪供得起啊?”一个农妇担忧地问道。

“林大人,读书真的有用吗?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也没见谁读过书。”一个壮汉质疑道。

林诗雅看着一张张充满怀疑的脸,心中一沉。

她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都有顾虑,但请相信我,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林诗雅召集了几个曾经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年轻人,让他们现身说法。

一个曾经是放牛娃的少年,如今已是县衙的文书,他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个曾经是贫苦人家的女孩,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绣娘,她展示了自己精美的绣品,让村民们赞叹不已。

村民们看着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原本怀疑的眼神渐渐变得明亮起来。

他们开始意识到,读书并非无用之物,而是可以改变命运的钥匙。

一个老农夫激动地握住林诗雅的手,说道:“林大人,我明白了!我要让我的孙子去读书!”

林诗雅看着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林诗雅的脸上,她感到肩上的重担轻了许多。

她望着远方,眼神坚定,“慕容复……”她轻声低语。

金銮殿的红柱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内气氛却与往日不同,一股喜悦的暖流在空气中流淌。

慕容复高坐龙椅之上,目光炯炯,声音洪亮:“林爱卿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推行乡村教育改革,其功不可没!朕心甚慰!”他顿了顿,环视群臣,语气坚定,“礼部教育司务必全力配合林爱卿,不得有任何延误!凡阻挠改革者,严惩不贷!”

皇帝的这番话,如同一声春雷,响彻整个朝堂。

原本还有些官员心存疑虑,此刻也纷纷表示支持。

张大人脸色惨白,如丧考妣,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坚决地支持林诗雅。

他偷偷地看了林诗雅一眼,只见她嘴角噙着浅笑,目光清澈而坚定,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一股寒意从他脚底直窜头顶,他意识到,自己彻底输了。

散朝后,官员们陆续离开金銮殿,唯有林诗雅被慕容复留下。

“诗雅,”慕容复走下龙椅,来到林诗雅面前,眼中满是柔情,“你辛苦了。” 他轻轻地将林诗雅拥入怀中,感受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

林诗雅依偎在他温暖的怀抱里,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感动。

“有你在,真好。”她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慕容复抚摸着她的秀发,在她耳边低语:“放心,我会一直陪着你。”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这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

林诗雅抬起头,望着慕容复深邃的双眸,心中充满了力量。

她知道,有了他的支持,她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林诗雅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慕容复微微一笑,握紧了她的手,“我们一起。”

林诗雅回到府中,立即召集了所有参与改革的官员,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计划。

她将皇帝的支持和鼓励传达给大家,众官员顿时士气高涨,充满了干劲。

“林大人,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一个年轻官员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诗雅看着一张张充满斗志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希望。

“好!我们一起,改变大燕的未来!”

夜深人静,林诗雅站在窗边,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

“慕容复,我们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她轻声低语,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村庄。

曾经冷清的私塾如今热闹非凡,朗朗读书声回荡在山谷间,孩童们稚嫩的嗓音如同清脆的鸟鸣,悦耳动听。

从前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如今被络绎不绝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踩得结实平坦。

农妇们谈论的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自家孩子在学堂里的趣事;农夫们也不再只关心庄稼的收成,而是开始学习简单的算术,计算着如何能让孩子读得起书。

一股重视教育的春风,吹遍了大燕的每一个角落。

林诗雅站在山坡上,俯瞰着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阳光照耀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让她看起来更加光彩照人。

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清脆悦耳,那是孩子们课间休息时的玩乐。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林诗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美好的变化,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希望。

“林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一位老农颤巍巍地走到林诗雅面前,眼中满是感激,“如果没有您,我的孙子哪有机会读书识字啊!”

“是啊,林大人,您是我们的救星!”另一位农妇也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的女儿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读书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围拢过来,他们纷纷向林诗雅表达着感激之情,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

林诗雅微笑着,倾听着他们的心声,心中充满了感动。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在喜悦的同时,林诗雅也意识到,挑战才刚刚开始。

她注意到,村里的私塾虽然热闹,但房屋破旧,桌椅简陋,孩子们使用的书籍也大多是残缺不全的。

她走进私塾,看到孩子们挤在狭小的教室里,用着破旧的笔墨纸砚,心中不禁一沉。

“这……”林诗雅轻轻抚摸着一张破旧的课桌,眉头紧锁。

“林大人,”一位老夫子走到她身边,语气沉重,“我们这里的条件实在太差了,孩子们读书很辛苦……”

老夫子的话还没说完,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林大人,我的书破了……”

林诗雅转过身,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本残缺不全的书,

“孩子,别担心……”林诗雅轻轻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语气温柔却坚定,“我会想办法的……”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林诗雅坐在书房里,借着昏黄的烛光,仔细翻阅着各地呈上来的报告。

报告中,关于教育设施简陋的问题屡见不鲜,这让她感到忧心忡忡。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林大人,出事了!”一个侍卫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