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04章 文化复兴之困局初临

第304章 文化复兴之困局初临

孙谋士还未及开口,林诗雅已转身面向皇帝,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她声音清亮,在喧闹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歌舞骤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她身上。

林诗雅将心中关于文化复兴的计划娓娓道来,从编撰新的教材,到改革科举内容,再到鼓励民间艺术发展,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朝臣们表情各异。

老成持重的陈学士眉头紧锁,嘴唇翕动,似要开口反驳。

年轻的官员们则面露期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慕容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邃,静静地听着林诗雅的陈述,看不出喜怒。

待林诗雅说完,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这寂静中,仿佛蕴藏着无数暗流涌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消息传到钱公子耳中时,他正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高谈阔论,探讨着最新的文化潮流。

听到林诗雅的计划,他手中的茶盏重重地落在桌上,发出一声脆响。

“荒谬!”钱公子怒不可遏,“她这是要将我们好不容易兴起的文化潮流扼杀在摇篮里!”

他立刻召集众人,气势汹汹地赶往林府。

钱公子言辞激烈,指责林诗雅的计划过于保守,不适合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

他认为,文化应该自由发展,而不是被官方的条条框框束缚。

林诗雅神色平静地听着钱公子的控诉,不急不躁地解释道:“钱公子,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我的计划并非要扼杀新兴文化,而是要引导它健康发展……”

双方僵持不下,紧张的氛围弥漫开来。

林诗雅的目光落在钱公子身后那些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上,心中暗叹一声。

“看来,这改革之路,比我想象中还要艰难。” 林诗雅轻叹一声,转头吩咐身边的李丫鬟,“备轿,去醉仙楼。”

醉仙楼,京城最大的民间文艺场所。

雕梁画栋,丝竹绕耳,热闹非凡。

孙老板,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正坐在二楼雅间,拨弄着手中的算盘,对楼下的喧嚣充耳不闻。

林诗雅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皮,语气敷衍:“林大人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孙老板,”林诗雅开门见山,“我想与你谈谈文化复兴计划。”

孙老板嗤笑一声:“文化复兴?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管赚钱。”他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林诗雅也不恼,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说道:“孙老板,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文化复兴了,醉仙楼的生意会更好?”

孙老板放下茶杯,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哦?此话怎讲?”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将传统的戏曲、歌舞与新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是不是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诗歌、书法比赛,是不是更能提高醉仙楼的文化品味?到时候,醉仙楼就不只是一个娱乐场所,而是一个文化中心,岂不财源滚滚?” 林诗雅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孙老板的心上。

孙老板的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他开始仔细思考林诗雅的话。

一旁的李丫鬟见状,心中暗喜,看来事情有转机了。

与此同时,城东的守旧派书院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陈学士站在讲台上,义愤填膺地批判着林诗雅的计划:“林诗雅的改革,是要将我华夏文明的根基连根拔起!她所谓的‘新文化’,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不堪入目!”

台下,一群老学究纷纷点头称是,有人甚至高呼:“保护传统文化!抵制歪风邪气!”

消息传到林诗雅耳中,她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改革之路,果然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李丫鬟,去请周文人过来。”

林诗雅坐在书房中,指尖轻点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她思忖片刻,抬眼对李丫鬟吩咐道:“你去请周文人,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夕阳的余晖洒在窗棂上,将周文人的身影拉得修长。

他步履匆匆,面带一丝疑惑,走进林诗雅的府邸。

“林大人,”周文人拱手行礼,目光中充满了敬意,“不知大人召我前来,有何要事?”

林诗雅起身,笑容温和,“周先生,我欲举办一场小型文化集会,展示融合新兴与传统元素的文化理念,想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几日后,集会在城郊的一处庭院中举行。

丝竹之声悠扬婉转,与清脆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园中摆满了笔墨纸砚,供文人雅士挥毫泼墨。

林诗雅精心挑选了一些融合了新元素的诗词和戏曲,并请来艺人现场表演。

周文人站在一旁,看着那些原本对新文化持观望态度的文人,此刻却被表演深深吸引,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他眼中的赞赏之色愈发浓郁。

他知道,林诗雅的计划,正逐渐赢得人心。

集会结束后,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文人纷纷表示,他们愿意支持林诗雅的文化复兴计划。

周文人也对林诗雅的才华和远见更加钦佩

然而,当林诗雅将文化集会的成功,以及后续的计划书递交到礼部时,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张官员坐在宽大的官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古籍,慢条斯理地翻看着。

他头也不抬,敷衍道:“林大人的计划,下官已看过,甚是精妙。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仔细斟酌,资源之事,还需要再等等。”

林诗雅紧紧攥着拳头,语气带着一丝怒意,“张大人,文化复兴刻不容缓,难道要等到百废俱兴,再来徐徐图之吗?”

张官员放下手中的书,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林大人此言差矣。文化之事,本就急不得,更何况,现在朝堂之上,还有许多更要紧的事情需要处理。”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怒火,她环顾四周,其他官员都装作没听见,低头不语,显然是默认了张官员的拖延。

她知道,这些人都是守旧派的爪牙,根本不可能真心支持她的计划。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她感到自己的计划,好像被困在了泥潭里,寸步难行。

她走出礼部,一阵寒风吹来,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必须另寻出路。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丫鬟跟在身后,语气带着一丝担忧。

林诗雅缓缓转过身,看着李丫鬟,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却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说道:“你说,如果让戏班子在街头巷尾,唱起新编的曲子会怎么样?”

林诗雅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她眼底的光芒如同冬日破晓的朝阳,带着势不可挡的锐气。

“李丫鬟,去联系城中最大的戏班子,我要让他们把新编的曲子,唱遍大街小巷!”

李丫鬟先是一愣,随即领悟了林诗雅的用意,兴奋得脸颊泛红,“大人,这主意太妙了!我这就去办!”

不出三日,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响起了悠扬的曲调,那是融合了传统戏曲和现代元素的全新剧目。

戏台上,花旦们身着改良过的戏服,唱腔清亮婉转,故事也更加贴近生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孩子们手舞足蹈,跟着哼唱,老人们也饶有兴致地眯着眼睛,听得津津有味。

新颖的表演形式很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茶楼里、酒肆中,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些新鲜的曲子。

甚至一些原本对林诗雅计划持怀疑态度的年轻文人,也开始被这别具一格的表演所吸引。

他们觉得这些曲子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充满了活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李丫鬟穿梭在人群中,喜笑颜开,将林诗雅的文化理念向民众娓娓道来。

她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如同春风拂柳,不知不觉间便将新的文化观念植入了人们的心中。

看着民众眼中的好奇与赞许,李丫鬟的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此时,钱公子正坐在一间僻静的茶馆里,他脸色阴沉,手中茶杯被捏得咯咯作响。

他透过窗户,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耳边传来的新曲调,心中怒火中烧。

他没想到,林诗雅竟然如此狡猾,竟然将文化复兴的触角伸向了民间。

他原本以为,只要守住文坛的高地,就能够将林诗雅的计划彻底扼杀,却没想到,她竟然另辟蹊径,绕过了他们的包围圈。

而另一边,陈学士也收到消息,他气得须发皆张,猛地拍案而起,怒吼道,“这个林诗雅,简直是胆大妄为!竟然敢如此肆意妄为,扰乱文化正统!老夫绝不能容忍!”

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始思忖着如何反击,一场针对林诗雅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夕阳西下,将林府映照成一片金色。

林诗雅站在庭院中,感受着傍晚的微风,耳畔回荡着戏班子表演的曲调,心中涌起一丝欣慰。

就在这时,李丫鬟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慌乱,“大人,不好了,钱公子和陈学士,他们……”

林诗雅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她望着远处的天空,淡淡说道:“我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