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奇谭 >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纠缠 重修

唐奇谭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纠缠 重修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李怀远再度从皇城大内的边门走出来时,亦是满脸的震惊、失落、沮丧和不甘、忿忿之情。因为,在那几位宗正寺、藩务院等有司,利益相关的重要人物见证下,他得到了一个不择不扣的坏消息。

那位身为现任蒙池国主、西河郡王,族长兼带宗主的大兄死了;而且是在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秘密内情中,被自己的家臣、王妃所一致舍弃,以极不体面的方式死去的;为此,他们甚至扶持一位女主。

这样压力和矛盾,就来到了远在京师的李怀远身上。而一旦朝廷追认了这位,虽然身份和地位有些突兀,但并非没先例/特例的侄女,西河郡王的名分。那身为前国主幼弟的继承序列,就自他断代了。

事实上,当国主没成年子嗣,或明确继承人的情况下;他就是朝廷潜在的备选。但以后追溯起爵位和加恩,就要从减等的二代三代抡起。但这还只是最初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堆麻烦和是非。

按照那些人的说辞,由于故国主大兄,很可能主动牵扯进,一个天大的是非和罪过当中。因此,在两京的政事堂中,已然有人提议,将其减等降爵,乃至除国拆分为数家,由他继承其中最大的一家。

但因为涉及宗室改易/变迁的缘故,这种提议已被大内留中不发,卡在例行的流程当中。但如若毫无意外的话,前国主大兄这一脉的子嗣,都将被革除玉册、贬为庶人了。而李怀远同样也要受些波及。

虽然,他目前享受的待遇和条件,并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今后例行封赠和门荫,也很难再更上一步了。另一方面,他在宗藩院内担任的国代/司议身份,也需要新国主的确认,哪怕他没有履行过一天。

还有他以王府/封国的属员、从吏、排手之名;专门支给豢养的扈从、跟班、门人清客和帮闲之流,现在也要设法削减一部分,或是转为自掏私囊来供养了。随之一起下降的还有他在京师的潜在名位。

在此之前,身为国主幼弟兼家门代理人的他,至少有资格与诸多实封的公侯之家,甚至是各大公室的女子谈婚论嫁;但是一旦消息传开之后,他兴许就只剩下一些,遥领的王侯或是实封的伯藩可选。

如果,一旦那位侄女国主的事情,在朝堂上最终得以尘埃落定;那他最体面的结果,也就是补偿性的追封一个国爵伯位;然后每年领上那几百户禄邑折算的钱粮,然而在子孙传续中一代代分减至无。

相对于那位外宽内忌、热衷营造贤名,却暗自文过饰非的国主大兄;李怀远对于蒙池国本身的权位继承,反而并不是那么的热衷。但却割舍不下大唐京师的富丽繁华,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声色享受。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源自与那位“谪仙”,如今都巡安西、北庭的讨捕御史。正是他发现并掀翻了国主大兄,在岭西之地经营多年的暗中布局;也挫败了隐藏在诸侯外藩之间的一个谋逆做乱组织。

因此,当那位被梁王妃所收养的侄女,宛如儿戏一般被推上了国主之位后;整个领国因此群情鼎沸、变乱四起。但朝堂上却因为,隐隐拿不准那位“谪仙”态度,而迟迟无法拿出有力的裁断和决意。

因此,依照宫中面见的那些人所言,虽然没有一个字眼,是在公开表明对此事的不满;但无不在滴水不漏的明里暗中提示他。若想要抱住现有的一切,乃至更进一步的话;就必须为之做出点什么来。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他一边满心百味翻沉着,一边踏上停候在宫门外的马车。然而,在他独处在装饰华丽的车内那一刻;满脸的不甘、愤恨还有犹豫、纠结之情都瞬间消失,只剩下冷笑和无奈。

他可不是那种死撞南墙,不肯回头的缺心眼;早年偶然在那位名声未彰的“谪仙”手中,变相的受挫和吃瘪过一回;就足以让他警醒了。现在,显然又有人想要鼓动和撺兜他出头,去试探那位底线。

这也太小看他在京师这么多年,所养成的眼色和见历了吧?最不济,想要让他充作这个出头鸟,就连最基本的好处和利益,都没有看到一丝一毫;也没有源自政事堂或是皇城大内,出面表示和背书。

自己就这么轻易的被人挑拨和鼓动么?就算他曾经仰慕过,那位寡居裴家阿姐的风华,那也不代表就能无脑的轻易树敌了。与裴九的矛盾和争执,那也不过是高门显第的小辈间,上不得台面的把戏。

事实上,他私下里就算不承认,还是有些暗自羡慕裴小狗的;毕竟,他不但有家门渊源的根基和资源,还能得到那位“谪仙”的无形荫庇;就连他承嗣的那位舅父,也只能顺着他的心思做喜好之事。

但一旦扩大到朝堂上的政争权斗,那就不是一家一姓或几个门第之间,可以独善其身的波澜和旋涡了。想到这里,他的马车突然一震,让手中无意识揣摩的茶饮,也不由溅出一丝丝泼在织锦垂帘上。

“奴婢却是打扰了,可是西河郡国的六郎君当下?”下一刻,一个轻柔悠长的嗓音,打断了他将要脱口而出的呵斥声:“我家主人盛情相邀,还请六郎君过府一叙,还请不吝移趾,奴婢幸甚至哉。”

李怀远不由掀帘而起,目睹声音来处;却见到暂时人迹稀绝的街头上,正横着一辆轻纱垂幕、花鸟装饰的白铜犊车;却是代表着内命妇或是郡君的仪制。隐约的车帷之内,还团座着一位窈窕的身姿。

“看来,吾是逃脱不了,这场是非因由了。”李怀远不由的自嘲道,同时脚步不停的走下马车,略显忧心忡忡,又强颜欢笑的,大步走向横街的马车道:“却不知是哪一家的贵人,凭地想起吾来。”

与此同时,在数街之隔一处深巷中,数十名京大的结业生、助教,总纲参事府的见习,新科出炉等待释褐/放官的选人、进京待叙任的低品武官;也在名为群益社的私属院落中,济济一堂的开怀畅饮。

直到他们在白日间,喝得有些酒酣耳热之后;才有人开始提议道:“如今正当变乱之世,正是我被大有可为之时;却要多谢天降谪仙,给大唐送来了福报与救世之道;还请诸位为之共饮,恭祝勉励呼!”

“好!”“正当此理!”“合该如此!”“正有此意!”其他人无论是脸色微醺,还是醉眼懵然,或是面红耳赤,闻言也不由精神一振,纷纷举杯道:“但祝大唐国柞永昌,愿平靖世间妖乱邪异!”

待到这一轮饮毕,又有人紧接着提议道:“适逢乱世而正当英才豪杰辈出,承蒙谪仙为吾辈,开拓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上进之路,何不再浮一大白!”“善!”“是也!”众人纷纷举杯满饮到……

如此劝饮了数轮之后,又有人更进一步喊道:“诸君……诸君,既怀有大展宏图之志,又有报效家国之心;何不尊奉生民之景愿,追随谪仙所开辟的道路,上谏君王至尧舜事,下行革弊图新之政……”

因此,当宴会最终结束之后,有十数人专程留下来,或是去而复还;汇聚在宅院深处,四面孤立的亭子内。满面激动或是素然正襟的,听取着领头之人,充满义正言辞的发言:

“如今的朝堂之上,无论是持正派、权衡派,还是调和之道,都越发难以维系局面。省台依旧在位的诸位大臣,都已然老迈,难免在内外朝之间畏首畏尾,行事也愈发的墨守成规。”

“若是我辈不能站出来,籍以谪仙开创的大势,乘势而起求新图变;难不成还要坐视徒然无益的朝争,再延续数十载,再出一个尧舜太后,来重新收拾局面么……”

而在另一个地方,结束不久的宴会内容,就随着宅院众人的纷纷离开,逐一的出现在了,分掌这一片城区的武德司押官,刚从洛都调回来的宋文通面前。同时,作为麾下大亲事官之一邓予鑫也开口道:

“大押,这已是属下发现的第十一处的聚会了,都是这几年自京大、京武等处,相继冒出来的结社、团会,其中背景也是杂的很,除了那些生员士子,有藩家子弟,有在役将校、还有部堂的属吏……”

“而赞助之人更是错综复杂,有宗室、戚里,也有诸侯外藩,更有南衙诸卫,或是关内府军、京畿商会巨贾的背景,是否要采取更进一步的举措,才好收集更多的证据,以为查禁……或是问罪……?”

“邓亲事,你莫不是在洛都,过的太过自在了?忘了这里可是西京,西京里行院所在的本部?”宋文通闻言却突然放下手中的文状,略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摇摇头到:

“查禁?问罪?你莫不是太看得起自个了!京大、京武之中的结社、团会,何止数十上百,历代以降,又真有多少被追究和问罪了?只是私下崇拜某位,喊几句耸人听闻的口号,你能定个什么罪状?”

“众所周知,武德司是什么?是天家的鹰犬和走卒!但是,鹰犬与鹰犬之间,亦有三六九等。当那些贵人们需要耳目的时候,我们便只是耳目;唯有贵人需要爪牙的时候,我辈才可以发挥出鹰犬本色。”

“但只要那位谪仙,还被朝堂上的诸公仰仗一日,那他麾下的西京里行院及其相关,就是难以动摇和攻吁的;更不要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冒进心思!底下人惯用的那套把戏,也给我老老实实的收起来。”

“保不准什么时候,咱们万一吃了上头的挂落,官私的勾当被催办的急了;却还要仰仗人家的鼻息呢?”说到这里,他突然转而他顾道:“你可知道,为何武德司会被世人,戏称为满是漏眼的筛子?”

“大押……”大亲事官邓予鑫闻言,却是脸色微微一变,却是连忙低头下去,好掩饰心中的骇然与失态;却见宋文通自顾自的的捋须道:“是因为过于臃肿庞大么,还是派系林立、人心纷杂之故呢?”

“但若是人心不乱,能够在某个人麾下,群情合力做一处;那就该上头那些贵人们寝食不安了。是以,倒我还是有些羡慕,那位西京里行院的那位;自有那独断专行的本事,也有不受擎制的本钱。”

“作为他的麾下,想必要比别处,更容易心无旁骛的做事吧?”宋文通再度叹息道:“就算他远在万里域外,依旧有人念着他的厉害干系,自然不敢轻举妄动,逾越非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