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风起明末 > 第四百三十七章:襄阳

风起明末 第四百三十七章:襄阳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6: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十三年,六月张献忠攻陷襄阳。

到崇祯十四年的九月,襄阳才终于被收复。

昔日繁华似锦的襄阳城在战火之中几乎被毁于一旦。

李定国为守襄阳,将大量襄阳城中的百姓驱逐出城,以减少粮草消耗。

但是时间,终究可以冲淡一切。

如今的襄阳城已经重新战火之中站了起来,多了许多的人烟。

江面之上千帆竟过,百轲争流,根本让人想象不到这里曾经爆发过激烈的战事。

襄阳的码头之上,船主和工主们站在船上,指挥着搬运着货物的力工,不断的装载和卸运着货物。

船只来往,不断有新的船只停入码头,又不断有船只开离码头。

码头之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曾经的战事彷佛只是一场梦幻。

不过现在也确实已经是成为了梦幻。

自汉中军收复襄阳之后,襄阳的周遭便再没有任何的流寇袭扰,甚至连一直以来都没有消除的水匪山贼都销声匿迹。

襄阳府内,往昔猖獗的山贼水匪,都已经被汉中军剿灭的干干净净。

要杀的人实在是太多,城中的行刑台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地方。

汉中军将城南的军营改建成了临时刑场,带回来的山贼水匪俘虏就在城南被一一处决。

上千颗人头落地,整个襄阳府的治安转瞬之间便得到了提升。

不仅如此,因为战乱的影响,大量的土地失去了主人,被官府收走。

官府招募人前来开垦种植,虽然不是发放土地,但是第一年的收成,不要上缴分毫。

第二年,要交三成五的田税,比起原来的田税要高上许多。

但是官府张榜明言,其余一概苛捐杂税全部取消,这样一对比,反而是交三成五的田税要合算的多。

河南这几年遭灾严重,襄阳府境本来就有聚集着不少的流民,之前被驱逐出城的襄阳城居民也有不少,湖广各地因为襄阳府内优待政策而来的百姓就更多了。

所以襄阳城也得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重新变得繁华了起来。

人口一多,商业也就更加的繁荣。

码头的外围近一年的时间,新开设了不少的店铺。

其中茶馆的生意更是各种店铺之中生意最为火热的。

码头来来往往许多的劳力,又有客商行贾,自然是休息歇脚的地方。

加上天气炎热,这个时候,若是能够来上一大碗又能解渴又能消暑的凉茶,无疑是最大的享受。

茶馆内的茶水并不贵,只需要几个铜板,便能得到一大碗的凉茶。

只不过客多位少,只是买一碗凉茶,只能是坐在店外的台阶上。

要想上座,那就得再花些银钱,买一些小食了。

店家在外沿的一些地方,支了几处凉棚,放了一些可以坐着的板凳,也可以让坐在外面的客人有遮荫躲暑的地方。

因此坐在店外,其实也并不算太差。

而且,茶馆内常驻着说书的先生。

说书的先生声音洪亮,就是坐在店外也是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几枚铜板,不仅可以喝上凉茶,还能听着说书先生讲着古往今来的故事,真的可以算是一大消遣了。

“小二,来六碗凉茶!”

一群刚刚下工的力工谈笑着走来,还在店门口便高声招呼着。

“来了,客官稍后。”

站在店外照顾一众只买了凉茶客人的茶馆店小二,听到了呼喊声后,脸上露出了职业化的笑容,而后立刻应喝道。

店小二熟练的从肩膀上拿下抹布,擦了擦手,迎着几人到了凉棚下,而后对着店内高喊道

“六碗凉茶!”

店里很快也有人回应,重复着六碗凉茶。

店小二迎着几人刚刚坐定,余光就看到了一名身穿着锦缎,约莫三十来岁的富商。

那富商身形高大,眉目紧蹙,眼神迫人,颇为威严,在其身后跟随着几名名劲装打扮的青年男子。

这些青年男子皆是佩着腰刀,眉目犀利,几人无一例外都抓着腰间的刀剑,行走之间步履矫健。

投足之间,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时刻注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其中一人蓄着一脸虎须,最为雄壮,一看就是武艺不俗的练家子。

茶馆中的店小二基本都是精通人情世故的人精,虽然年岁大多不大,但是做惯了这样的工作,自然也有几分识人的本领。

这富商气质不凡,护卫着他的侍卫们放在江湖上,基本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身家自然不菲。

那店小二眼见来人看了一眼茶馆,似乎有些想要驻足的想法,但是又看了一眼店外正在喝茶的一众力工皱了皱眉,当下便是心领神会,迎了上去。

“客官想要休息喝茶,我们这里的三楼有安静的雅座厢阁,专门为客官这样的贵客留着的,没有什么打扰。”

“咱们这茶馆是襄阳码头最大的茶馆,三楼雅间的位置,朝外看去,正好可以看到江面的舟船,远处的山水。”

那富商在沉吟了片刻,果然点了点头。

前来招呼的店小二当即展颜而笑,这客人是他招呼上的雅间。

店里的规矩,要是招呼到了坐雅间的贵客,客人消费的越多,他的奖赏就越多,自然是开心不已。

那富商向着身旁虎须男子轻声吩咐了一句,虎须男子当即上前,瓮声道。

“要两座雅间,一间留给四名护卫,另外一间安排给我家主人。”

“好嘞。”

店小二点头哈腰,当下高声道。

“三楼雅间两座,六位贵客!”

而后店小二迎着几人走向茶馆,客气道。

“贵客这边走。”

稍微靠近门口的几名劳工打扮的茶客看到店小二迎着富商走向茶馆,当下也是向着两侧又靠了一靠,而后才继续说笑起来。

富商的目光从门口的喝茶的劳工们身上扫过,眼神之中露出些许的异色。

不过富商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跟着前面招呼的店小二便走入了茶馆之中,似乎不想引起太多的注意。

只是刚入茶馆,一声醒目声,便再度引起了那富商的注意。

那富商循声望去,正看到那茶馆搭建的一座戏台上,正站着一名面容瘦削,皮肤略白的中年男子。

刚刚他们入馆的时候,并没有听到说书的声音,所以富商的注意被吸引了过去。

不过也仅仅是异响而转移了一下注意,仍旧没有多少的停留的心思。

只是当醒目拍下,说书人的声音响起之后。

那富商却是停驻了脚步。

“白狼千里插族旗,疲敝中原似远夷……”

只是第一句话,那富商浑身一震,终是变了颜色,呼吸也不由的急促了起来。

那台上的说书先生身形瘦弱,好似瘦竹竿一般,似乎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在地。

但是他的声音却是颇为洪亮,茶馆内外俱是能的一清二楚。

此刻那茶馆之中的说书先生已经是放下了醒目,在念完了第一句诗后,唰的一下展开了折扇。

众人的注意力本就被他的第一句话所吸引了过去,满座鸦雀无声。

此时原本折扇展开的微弱声,也因此都被清清楚楚的收入耳中。

那说书先生,长叹了一声,面露哀愁之色,眼见气氛已至,接着念白道。

“苦役无民耕草野,乘虚有盗起潢池。”

“凭山猛类向隅虎,啸泽凶同当路蛇。”

“勒石燕山竟何日,总教百姓困流离……”

定场诗闭,茶馆之中仍是静静悄悄,众人也都缓缓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戊寅之时,建奴大掠北国,遍揉京畿,九边军将不能挡之,哀鸿一片,满目荒唐……”

说书先生声音低沉,毫不掩饰哀伤。

“铁蹄踏处山河碎,弯刀过处血成河!沿途掳掠百姓三十余万,被虏百姓哭声盈野,所掠金银财宝有百万之巨,装了整整两千大车!”

“真定、济南两战,官兵虽然小胜两阵,但是建奴势大,沿线虽重重设防,但是终究还是难以将其截击。”

“三屯营总兵陈国威临阵脱逃,致使建奴攻占青山关,得以打开脱逃之路。”

“建奴占据青山关险要,环山设营垒四十九座,居高临下,坚守不出,只待将掳掠所得一一运出关外……”

说书人第一段话,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简单的回顾了一下前情。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一回不落的听完全本,自然要照顾一下偶尔才能来到茶馆的顾客。

踏在阶梯上的店小二注意到了富商神色的变幻,也注意到了富商停下的脚步,当下道。

“贵客上三楼的雅间,也有临台的位置,听起评书来也是一样方便。”

那富商此时也已经回过了神来,富商点了点头,收回了目光,微微抬手,说道。

“带路。”

店小二笑了一笑,重新带路,富商一行人也是随之向上。

一路行至三楼,店小二先一步打开了一处临台雅间的门。

富商迈步进入了雅间之中,果然说书人的声音再度传来。

“九边诸镇、勤王各路兵马,自四面山头攀援而上,仰面攻山,建奴各处营垒,箭如雨下……”

富商眉头紧蹙,以往说书说的皆是过往许久的诸事,但是在襄阳城内,居然有人说的是近些年来不久发生的事情。

而且说书人开场所说的定场诗,甚至可以定为反诗。

苦役无民耕草野,乘虚有盗起潢池。

意思是徭役沉重逼得百姓无法耕种,以至于田野荒草丛生。

盗贼趁乱为祸天下。

这已经是明说朝廷昏庸无道了!

襄阳却没有人来管这样的事情。

莫非一切真如……

富商面不改色,从怀中摸出一块碎银,放在了桌上,用手按着向着正在沏茶的店小二身前。

“我等是从湖广南部运粮而来,这里和我们那边好像颇为不同,在码头上遇到自称隶属‘商税务’的衙役,来登记货物,收取商税。”

“小兄弟可否给我们说一些当地的事情,也好让我们有个了解,不至于两眼抹黑。”

店小二见到富商推来的碎银,当下眼前一亮。

不过他却是没有立即将碎银收下,而是先行开口。

“贵客好说。”

“小人身份低微,对于朝廷的大事不甚了解。”

“但是对着‘商税务’的衙门还是有所耳闻。”

店小二摆放好了餐具,恭敬的站在一旁解释道。

“好像是朝廷因为之前税赋混乱的原因,所以专门设立的新衙门,以前的收税的衙门反而废置不用。”

“现在收取的商税比起以往要高了不少,而且不仅是收商税,城中货物的价格也归这个衙门在管,定了很多货物的最高价格。”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贵客莫要恶了‘商税务’的衙役……”

店小二向左右看了一眼,俯下身压低了声音。

“前些时日,有不少商会的人联合起来,甚至托了关系将消息递到了襄阳府的府衙。”

“但是不到一天的时间,城中的甲兵就那些商会全部查处了。”

富商眉头微蹙,面上露出了一丝凝重之色,不过又很快收敛了下去。

随后他又问了一些关于襄阳的情况。

店小二全都知无不言。

在问完话后,富商抱拳和气道。

“多谢小兄弟解惑,在下没有什么要问的了”

听到富商这话,店小二笑了一笑,才收下了推来的碎银。

富商随意点了一些东西,而后店小二便识趣的退出了雅间。

坐在富商对面的虎须男子,在目视着店小二退出雅间之后,才转过了头,对着富商说道。

“大人,看来事情真的如同我们所想……”

那富商面色凝重,不再掩饰,眉头几乎皱成了川字,叹息道。

“好一个‘商税务’,好一个陈望啊……”

“如今看来,襄阳只怕已经是彻底落入了陈望的掌控之中,根本毫不掩饰。”

虎须男子神色同样凝重,他的眼神犹豫,心中不安。

“那我们……”

富商摇了摇头,看向下方的台中说书的说书人。

那说书人此时已经讲到了公树台大战的尾声。

“那建奴的大将谭泰身穿着赤黄鎏金盔甲,手执宣花双斧,带着甲兵一路冲杀,山道之上一众官兵竟都不能抵挡。”

“就在这情况危急之时,但见那悬崖绝壁之上,陈将军已是挽弓搭箭!”

“虎目含威射寒光,宝雕弓开如满月!”

“那谭泰正杀得兴起,忽觉喉头一凉,低头看时……”

醒目声起,那说书人提高了声音,拟声道。

“噗!”

“一支雕翎箭已是贯喉而过!”

“这一箭,如流星赶月!又似惊雷裂空!”

“这正是——‘雕翎贯日惊敌胆,神矢定军退虏兵’!”

说书人话音落下,立时便收获了满堂的喝彩之声。

富商心中无言。

这些说书人所说的评书,恐怕就是陈望为了造势所命人编排出的话本。

雅间之外在这时也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进。”

虎须男子转头看向门口,回应了一句。

雅间的阁门打开。

但站在门外的,并非是前来送上茶食的店小二。

而是一队全副武装,手持刀兵的甲兵。

领头的将校身着明甲,按佩着雁翎刀,身穿明盔,头戴明盔,护颈、面甲一应俱全,浑身上下几无缝隙,只露出一双眼睛。

目光交汇之间,那零头的将校轻轻抬手,他的声音沙哑而又阴沉,宛若从极远的地下之下响起一般。

“两位大人,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