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刹那灿烂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

刹那灿烂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

作者:亨依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3: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直到午时的用餐时间,三人间的叙话好像还没有结束,几乎就要错过旅馆用餐时间的时候,谢明宇过来叫亨亚日一起用餐。几人默默的在旅店餐厅里用了顿西洋和离高餐相结合的餐点,只用完之后,大人们又回到屋里说话,亨亚日自是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些什么,只是从午时用餐的情况看三人的表现,氛围上感觉有些奇怪。葛自澹不提,就谢明宇和金正民来说,表现得并不像久别重逢的老友,甚至不若早餐初见时的惊喜,不知道是谈的不愉快还是提及了什么伤心往事,一直多少都有些抑郁的样子。这倒是有些奇怪了,按说老友重逢,欢喜居多才是正常,不管他们谈的是否愉快,这自然不是亨亚日能去打听和干涉的,所以午后,他收束思想仍旧集中在自己的读书大业上。

大约下午三时多,谢明宇过来招呼亨亚日,说客人要走了,要他也一起出来送行。亨亚日出来的时候,金正民正握住葛自澹的手,摇了摇,口中说道:“后会有期。”然后又和谢明宇来了个抱肩。他挥挥手,和亨亚日打了个招呼,又说道:“小朋友,再见。”然后转身离开了房间。

屋里人,并没有一同出去,把他送出旅馆,只任凭他一个就这样离开了。亨亚日对先生和明宇叔这明显不合礼数的行为,心里多少感觉有些奇怪。只是也无从去猜测,从今天他们谈话后所表现的情形来看,是有一些合理解释的,并不是太愉快或者说应该有其他比较紧急的事情冲淡了这种老友重逢的气氛,心下也有些释然。

谢明宇接下来的话多少应征了亨亚日的一些遐想。只见他对葛自澹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就走吧?离了这个地方才好,不然事情或许会超出控制,后面就不好说了。”

葛自澹想了想,也点点头,说道:“收拾收拾,现在就走。”

这话音一出口,说得亨亚日也是一愣,这却是他所始料不及的。事情怎么都急迫到这种程度了?需要现在就出发,就好像逃难一般。不过长辈们既然这么说了,亨亚日手下也不迟疑,先回自己屋里,这这些天读书用到的东西先收了一遍。继而待谢明宇过来把行李收拾完,归拢一处,又检查一遍没发现遗漏后,三人退了房。在街上租了辆马车,三人就急急的朝早先预计的方向去了。

因为下午出发的时间算不得早,马车把三人又是往西北方向稍显偏僻的地方送,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到了一个集镇模样的地方时,车夫再也不愿继续往前了。他言道说是前方再无像样的通行道路,只是一些零星的小村庄,而且路窄也不便于马车掉头、歇息。三人也不恼,只依言结清了车资,就任凭其架车离开了。

在集镇上打听了一下前行方向的情况,现在是五点多点,太阳虽说不那么狠辣,但天色依然很早,投宿却显得早了些,所以葛自澹对谢明宇和亨亚日讲道:“我们往前步行吧,既然决定要远离,就不迟疑,能多走一点是一点,到时在路过的老乡家里借住一宿也好。”

余二人自然没有异议,都点了点头,于是三人继续沿着乡间小道往前而去。

朝行夜宿,脚步不停,终于在两天的艰难跋涉后,三人在这日下午终于抵达了元山港。然而到港口码头一问才得知,从元山至青州的客船比少,几乎要一周才有一班,并且通达的还不是青州第一大港太苍,而是吕口港。好就好在他们不用等一周那么久,不过也是要在此再等三天才有船行去全洲,另外从吕口到太苍的陆路距离并不算太远,而且一路的平原,不管是行路还是搭乘都要方便的多。想想也是,如果和那人想要去青州,直接从海上走,并不需要绕道离高,直接就过去了的。离高人去青洲的虽然也不少,但他们其中多数人主要选择从陆上穿行,这中间除了有故土难离的乡愁之外,也有和那国住屯军在海上控制两方人员往来更加严格的原因。

三人在元山港港口附近随意找了一家小旅店,就安顿下来。这边旅馆的样式和普通民居的样式差不多,也多是一户户人家自家经营,条件简陋,好在离港口近,而且日常耗费也少。这里的海获要比内地便宜不少,日常来往的旅客、行人也有一些,算不得闭塞,只是往来的那些人中应该有不少都是当地人的熟面孔,看他们和周围人打起招呼来的亲昵样子,也不似是初识。

这一路行走,甚至是到了港口之后的这两天,亨亚日对离高普通人家的生活才算是有了比较前面的认识,尤其是赶路的那些天,更因为借宿在别人家里,对此的感触更深。亨亚日往昔并不是未曾到一些苦难人家里去过,只两相对比之下,还是有一定的分别。当然勤劳朴实都是一样的,国内的寻常人家很多都会自家养些鸡、鸭,甚至是猪这些家畜、家禽的,即使在困苦时,倘若急缺一些家用,有时还是有些办法可想的,只是家里往往会很脏乱。这离高人家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或太过了,但也相差的不多,是实实在在的所见即所得。又或是缘于居住习惯的差异,他们这样的居家方式里却是不好养些家禽之类的东西,所以屋里相对的要干净和卫生、整洁一些,只是这家里也确实是身无长物。两边算得上是各有特点,无所谓优劣,也不过是些习惯罢了。暑期的这一段行程,在和那国的时候最长,当然看过的和走过的地方也更多,感受也要深刻的多;而在离高的时间相对就短一些,去的地方也少,不过看到它和自己早先在德安府乡下所见的那份熟悉的感觉差别却并不大。好多的地方虽是第一次见到,但又恍若曾经识得过的一样,这里的风土人情差别很大,待人接物也很有不同,给亨亚日的感受也并不少。只是在两地接触的寻常人不多,往往也只是泛泛,对人的影响往往共性比个性认识要多不少。当然,行程中遇到的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也都给亨亚日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三天里,亨亚日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读史,偶尔才会和葛谢二人到码头的集市上转一转。四处看一看,散散心,吹吹海风,消解一下暑气和疲劳,日子过得倒也是惬意。时间在这不疾不徐中缓缓流逝,也终于在等待中到了出发登船的时候了,三人上午登船,下午就到了全洲的吕口港,两地之间海上的距离并不远,如果走陆路的话,辗转起来却要走上千里的路了,而且还一路多山,远不是三五日就可以到达的地方。

仨人在吕口港下了船,凝目四望,这吕口港的样式和规模比元山港要稍大一些,但就港口的发展来看,两地差别并不大,但就来往的船只来说,这里看起来却要多了很多,又以到和那国和中央帝国本土为最,只乍一看下,这其中往返和那国的应该会要更多一些。港口周围并不像和那国的那些繁忙大港一样,周围高楼林立,商业繁华,和它们相比反倒更像是一个后起的渔村,一个临时的中转站一般。除了港口专门设置办理港务的一幢二层小楼外,其余的看起来就是原本居住于此的镇民的民居,看来港方也并没有修整这码头和地方的意思。

三人下船之后的时间尚早,只是这边的地理、人情都不大熟悉,即便再急于往太苍港而去,倒也不急这一时三刻的磨刀工夫。虽说也还未到需要投店住下的时候,但一些基本情况还是得打探一下才好,而打探情况莫过于住店,通过询问店家这见多识广的多面手,能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三人先在港务处问了一回,这港务处却是和那国人在把持着,见来问事的人和那国话说得很好,再从衣饰打扮和做派来看,以为三人是和那国人,于是话说得既热情又客气。只是对三人的实际问题知道的却也不多,他自己也是新来未久。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问到有没有从吕口到太苍的船时,港务员却摇了摇头,说两地的距离很近,并没有官方的船只来往,只有民间船只摆渡,但未见得安全,并不建议他们乘坐,尤其是还带着孩童之时。三人告谢后离开了码头,朝港口外的镇上行去。

在镇上,三人没见到书写旅馆样式的招牌,倒是见到一些名字叫做大车店的类似的东西,问一旁的镇民才知道,这就是当地特色的旅馆。当地的镇民倒是都操一口浓重乡音,听起来和德安府、余斛这些地方区别有点大,不过比较接近于学校学习的拼音的读法,所以听起来也是毫无障碍。于是三人就近找了一家大车店,本来说是要一个房间的,不成想店家言道说:“在俺们这旮旯,没有这样说的我们这里有且只有一种房间。”

既然老板如此说,而三人确也都未曾见识过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东西,葛自澹点了点头,让店家带他们三人去房间里看一看。三人一见之下也是傻眼,大通铺这玩意明显算不得什么个稀罕东西,就是一张大床,无论是三五个人也好**上十人也罢都是可以的,没有确定的人数,反正大家都睡在一张床上,人多就随便挤,人少就任你滚。这所谓的大通铺和在青玉赈灾时住那帐篷里有些相近的意思,只是帐篷里别个一个个的榻位好歹也都还是单独的小空间,虽然间距很小,但大家可以互不干扰,这大通铺的算怎么回事。这房间不大,宽约莫三米多点,进深有六七米的样子,一张不到两米的土炕,从门口一端的墙壁一直搭到进深方向的对面墙壁。土炕上铺着是整张的草席,靠墙的一侧放了些枕头和像是床单一样的东西,逆着光看向草席,可以明显的见到草席的不少地方都泛出一层油量汪汪的光泽。

亨亚日倒也想得明白。在这片土地上,为了渡过这漫漫冬季需要很多的取暖材料,这个对一般人家来说会比较艰难,如果有一种经济实惠的方式的话,很容易得到推广,于是大通铺就应运而生。只有这种专门制作的东西,可以同样的一堆火供更多人来取暖,经济实惠,而且显然也不可能冬日睡大通铺,然后暑日里再把它拆了,换成其它样式,这显然没有太多的可能性,就这样,这大通铺就以这种方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如果是在大城市里,那自然想住什么样的房间都是可以的,这里却都只有这么一样。只是在他们进房屋的时候,大车店里已经零零散散的住了五、六位客人,占的地方也并不多,大约一半的样子,也多住在屋子靠里一侧,那些客人有坐、有躺的,也有聊天的,都在炕上坐着自己的事情,看来都不以为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所以才见怪不怪的,不过看见老板带了几人进来,都暂时停下了自己的事,盯着来人看。

葛自澹一行人在房间里打量了一圈后,就退出了房间,回到外间一侧。谢明宇皱了皱眉,亨亚日抿了抿嘴,葛自澹却是笑了笑,说道:“好了,难得有这样的体验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又找不到不一样的第二家,这儿还是不错的。老板我们就住下了,不过有些事还是要劳烦你一下,能不能再找个人少点的屋子?”

“这已经是人最少的屋子了,镇上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也很少有像你们这样的过来住店的。”

“啊?这样啊,那我们就住下吧,另外还想请老板你帮帮忙。”

“客官请说,只要我能办到,必不推脱。”老板自也深得和气生财的个中真味,对着这显然是关内客的同胞那带着些嫌弃的眼神也不以为意。初来这里的客人,有这种表现也实属正常。

“是这样的,我们是要去太苍的,你可知这一路怎么去才方便?”

“客官,这好办。我们离那旮旯也近的很,只是这路线选择的话要你们自己多拿主意,有利有弊。走海上的话,就一两百里,不出两天就到了;走陆上有差不多五百多里地,差不多要两、三天,也能到;乘火车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先往北再去个两三百里的新民才行,需要再从新民绕到太苍,多少不值当的。海上省心点,也没那么辛苦,可能就有点不安生,出了事就容易是大事,没地儿跑去;陆上大部分地方都是大路,可以租个车过去。这边顺道的马车也有,就是辛苦点,也有不安生的地方,不过赶车的大多都能应付一些,至多舍点钱财,人多也无事。花钱消灾吧,就是要跟人低头服软才行,不好硬生生的往枪口上撞。”

“这地方怎么就没有个安生,这才多远,海上有麻烦,陆上也有麻烦。”

“你是我这里的客人,我才特意嘱咐你的,别的地方一般都不提这些。是啊,安生的地方不好找,你看啊,和那国人一伙、青洲一伙的、还有不服和那国人和青州的,一群、一群的分散在各地,不管真假,都是带枪的,我们这普通百姓见了谁都得叫声爷,不然就没你的好果子吃。你这要是一心的也行,他们各打各的算盘,强的惹不过,就找软柿子捏呗。谁是软柿子,各有各的狠,最后只能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吃亏呗,你还只能忍着。”

“情况都这么糟了吗?”

“差不多吧,这世道就这样了。只是故土难离,在这旮旯住习惯了,祖祖辈辈留下的产业也不想丢,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就成,所有也没有起意离了这里。再说离了这里,又往哪里去呢?其它的地方比我们这里又能好多少呢?不定会有别的难处。这抛家别业的,到那时候再想反悔,可就晚了。就这样想来想去的,也没个结果,后来索性啥也不寻思,寻思了也没用,就这样吧,该咋咋的。”

“你这想的也不算错,就这时局要总这样没个头,人就难熬了。”

“难熬也得熬着,谁让咱时平头老百姓呢?又不想出去霍霍别个,自己吃苦受累就受吧,盼个安生日子真难。”

葛自澹说道:“说得也是,早先咱们一家,日子差点,好歹还能过得去。现在在和那国人出来鼓动,搞出些个事情来,也总有人不安分。但是都已经到现在这一步了,要说还看不清形势的话,就有点说不过了,也不怕百年之后,后人耻笑就不说了,有没有脸见先人都不好说。”

“他们那顾得了那多,只要他们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就行了,其他的爱谁谁。更别说我们这些严格来说都是闯关出来的,多都不是当地人,与他们也没什么太相干的。那些人的手下和我们同族的那些人也是一样,说起来满嘴的仁义道德,做的事还不都是一样为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说什么社稷、天下的,蒙谁呢?”

“咦,你这倒是看的透彻。”

“没有的事,就是自己在这里瞎寻思了。”

“多谢老板了,你帮我们寻一个明日去太苍的车吧,最好是一直能把我们直接送过去的那种。”

“好说,都是小事,再说那些人有活可做,也很高兴。”

“好,你忙先,我们先歇一会。”

“好,有事叫我。”

葛自澹和老板告别,带着二人进了房间。房间里的一些住客对三人行着注目礼,葛自澹对这些观看的住客分别都点了点头。由于刚刚才看过,所以三人就选了一进门的那空着地方,谢明宇卸下行李放在一旁,从里面先拿出一块洗浴的毛巾,举手阻止了二人准备上炕的动作,说道:“先擦。”

二人点了点头,就暂时没动。这还是亨亚日第一次见谢明宇在公开场合开口说国内话。不过由于所说的字很少,而且字音也简单,说的也算流利,只稍稍感觉有点嚼舌,不有意的仔细去听,也察觉不到有什么异常。直到谢明宇擦出了一片供三人歇息大小的地方后,三人终于算是暂时可以栖息下来。虽说从离高那一路逃也似地奔出,到了这个地方,有些心思多少可以放下一些了,至少从内心上来讲,没有那么急迫了,终于是放下心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