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79章钓鱼执法的皇帝?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79章钓鱼执法的皇帝?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走之前,李秉如又问道:“你来南京来作甚?”

崇祯随口答道:“我来办一点事情。”

李秉如冷笑起来:“南京可不是徐州那种小地方,你最好注意点,别再让我遇到,否则后果自负。”

周公子也说了一句:“这里是南京城,管好自己的嘴!”

说完,他便离开了。

王敬文说道:“张公子,这伙人似乎不好惹,我们还是回避回避,惹了麻烦对大家都不好。”

即便知道崇祯身份不一般,王敬文还是很委婉地提醒着。

官场上的人也懂得这个道理,就算是大官,也不会轻易去得罪比自己官位低的官,因为你不知道对方背后有哪些人。

得罪的可能不是一个官,而是一个利益集团。

王敬文毕竟是一个小秀才,小秀才是很弱小的那一类人,他的思维是偏向于自保型。

崇祯也没有多说什么。

很快就排到他缴税了,自然是由曹化淳来帮他打点的。

曹化淳按照人头给了过路费,那衙差说道:“不够啊。”

曹化淳说道:“这怎么还不够,我们一共三十个人,每人30文钱,一共900文。”

“最近路在返修,所以涨价了,每人50文!”

曹化淳瞪大眼睛,每人50文!

这一个关卡的过路费,每人就要50文?

要知道,他们可没有货物,更不是商人。

他们就只是过个人而已。

若是商人运一堆货,那是按照货物的多少来收,有一个标准。

例如你要个人游,走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通州,过路费一共要3.48两银子。

可别以为这很便宜,3.48两银子不是三块四毛八。

银子在大明朝是非常值钱的,大概相当于21世纪的2200元。

2200元是过路费哦!

这还是没有带任何货的情况下。

这里每人要50文,这还只是一个关卡,每个省,每个府,每个州有多少关卡?

如果从宁国府到应天府,假设有15个关卡,每个关卡50文,一共就要750文。

在大明朝内地的很多县、乡,很多人一辈子连一小颗银子都没有见过,家里能屯10文钱就不错了,平时主要是靠种田自给自足。

这种过路费,连曹化淳这种平时去抄家,喜欢拿钱的人,都觉得多了,可见它确实很高了。

假设一天有一万人过这个关卡,一天收50万文,也就是500两!

曹化淳望着崇祯,崇祯说道:“按照他们的规矩给钱。”

“是。”

那几个衙差接到钱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崇祯留意到不远处,一个官员正在和衙差们闲聊。

那个官员应该是南京税课司的人。

税课司是大明朝收商税的衙门,朱元璋时代就成立了。

不过大明朝一直以来更重视农业税,对商业税不太关心,相比其他衙门,这个衙门的存在感自然也就不算太高。

崇祯走上前,对那官员笑道:“这位大人。”

那官员似乎没有听到,继续在跟下面的衙差说话。

“这位大人。”

“刘大人,那个人好像在跟您说话。”

那官员这才转过身,冷冷地看着崇祯,高傲地说道:“你是何人?”

“哦,在下是一个商人。”

“你有何事?”

“在下刚才听那位官差说路在返修,所以涨到了50文了,就是好奇问问。”

“不该你问的事,不要多问。”

“真的涨到50文了吗?”

那个刘大人不耐烦地说道:“这能有假吗,这是官府规定的,你是不是没事找事?”

崇祯挥了挥手,曹化淳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鼓鼓的银子,崇祯说道:“在下初到南京,许多事情都不太清楚,还请这位大人见谅。”

那官人一见崇祯手里的袋子,眼睛就亮了。

“哦,这里面是在下从北边带过来的茶叶,是茶叶,在下是个茶商,小小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这官员一看袋子的形状就知道里面装的是银子,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连忙走过去,接到手里:“这是什么茶?”

“这是山东崂山绿茶,新鲜的,大人尝尝。”

“好好好,一听你的口音就知道你是北边来的,你的心意本官手下了。”这个官员接过崇祯手里的东西,掂量了一下,少说有30两(约两万元)。

他很满意。

“还未请教大人名讳。”

“本官刘忠平,税课司官员,你初到南京城,完事要小心,遇到问题可以来税课司找本官。”

刘忠平的话外意思也很简单,本官是税课司的人,你在南京有什么问题,想要送礼,就来找本官,送给本官,本官给你找门路。

“多谢刘大人。”

崇祯的话外之意就更简单了,朕知道你的名字了,到时候要找人,就很好找了,真倒是要看看是哪个规定一个区区的过路费,要收50文钱的!

一边的曹化淳看得是目瞪口呆,皇帝居然还有这一面?

卧槽!这下南京城是不是又有一批人要倒霉了?

崇祯匆匆离去,刘忠平还在想着,自己就在这里站了一会儿,没想到就有人送钱给自己,今天真是走狗屎运啊!

前面就是南京城了,崇祯是从大安德门进的,许多走陆路的商贾也是从这里进的。

崇祯四处打量着,去年应天府案,金陵杀得人头滚滚,而眼下,却繁花如旧。

这说明南京的经济底蕴是很强的,恢复能力很快,主要还是周围的轻工业和河运发达。

进了大安德门不久后,就到了传说中的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香火鼎盛,不少老百姓在那里祈祷。

张晨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是不信这些的。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佛教在大明朝只要不闹什么幺蛾子,他不会去干预。

但如果敢乱来,他也绝不会手软。

天子要来南京祭祖的消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南京城各部官员都很忙,忙着张罗。

自去年应天府案后,南京六部、都察院都空了,北京那边一直嚷嚷着要补人,推荐的人选也一**往上递。

这个时候,皇帝又开始了他的“拖字诀”,以至于南京六部和都察院已经几乎没了。

而眼下天子祭祖的仪式准备,都是北京那边的礼部派人过来安排的。

南京城的老百姓们倒是议论纷纷,因为自从永乐以后,京师就迁到了北京,天子再也没有来过南京。

除了孝陵还在这里,大家仿佛都快忘记南京也是大明朝的都城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明朝历代皇帝都葬在北京,唯独只有太祖朱元璋在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