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68章圣驾南下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68章圣驾南下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入八月的时候,楚王、襄王、蜀王、郑王,都被押送到北京城。

洪承畴一个月之内在河南擒三王的消息也在各省快速流传。

八月上旬,山东的鲁王,济南的德王,山东青州的衡王,河南汝宁府的崇王,突然之间就想起来朝廷给他们发了一份诏令,让他们去南京祭祖。

于是,立刻开始给朝廷回信,是八百里加急的那种。

表示臣等一定遵照天子令,及时抵达南京。

那么问题来了,被楚王忽悠去洛阳,准备堵住潼关的赵王,现在就无比尴尬了。

虽然在四川的孙传庭依然没有出兵,也没有听说哪路朝廷兵马到洛阳,可此时此刻的赵王,在听说楚王和襄王被押送到北京后,感觉自己不去北京,都对不起自己造反了。

八月初十这一天,赵王打算主动把人遣散,但人们不愿意离去,说跟着赵王有饭吃。

赵王没办法,只能趁着晚上,偷偷摸摸带着几个亲信溜了,然后一路快速北上,打算去北京自首,希望看在自己自首的面子上,皇帝能饶自己一命。

第二天大家发现赵王不见了,就像被渣男抛弃的小媳妇一样,到处找赵王。

赵王:孤也没办法啊,那帮人太他妈的能吃了!他们根本不是来打江山的,他们是来蹭吃蹭喝的!这江山孤不要了,爱他妈谁要谁要去!皇帝不是人当的!

赵王的速度贼快,可能深怕去北京投降去慢了,皇帝老儿派大军来找他问罪。

从洛阳,到北京,赵王只花了四天时间。

八月十四日这一天,赵王就抵达了北京。

进北京城后,赵王先是跑到礼部大门口,他对礼部大门口的人说:“我是赵王,我来找礼部侍郎李大人。”

门口的侍卫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赵王,有一个侍卫笑道:“你要是赵王,我还是楚王呢,没别的事赶紧走开,这里是礼部衙门!”

“我真的是赵王!”

“快走!”

“等等!我是赵王,我来自首的!你们放开我!”

此时,李岩从皇宫出来,刚好到了礼部门口,看到这一幕。

李岩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那几个护卫一看李岩回来了,其中一个护卫说道:“大人,这个疯子说自己是赵王,来自首的。”

李岩扫了一眼赵王,他没有见过赵王,也不能确定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就是赵王,不过还是有点吃惊。

他扫了一眼赵王,这人穿的甚是普通,不是亲王的蟒袍啊!

哦,可能一路上怕被人认出来,换了一身衣服也说不定。

李岩从马上下来,他仔细端详赵王。

古代权贵阶层和普通平民是很好辨认的。

权贵阶层各个细皮嫩肉,不用干活,普通民众为生存操劳,风吹日晒。

“你真的是赵王?”

“孤是赵王啊!孤就是赵王!孤是被楚王蛊惑的,孤幡然悔悟,前来向陛下请罪!”

李岩想着,这家伙八成是赵王,还知道来北京城后第一个找礼部。

“放开他。”

赵王被放开,李岩说道:“跟本官进来吧。”

“谢大人。”

赵王笑了笑,无意间,他瞥到李岩手里拿的一份报纸。

报纸上恍惚间写的:襄王、楚王、郑王因谋反,已经自缢狱中,以谢罪天下。

李岩似乎也察觉到了,连忙收起报纸。

“大人,您手中拿的是何物?”

“哦,报纸。”

“上面是不是写陛下已经赐死襄王、楚王和郑王?”

“咳咳,你是不是赶路太辛苦了,进去先喝杯茶。”

赵王左看看右看看,突然拔腿就跑。

李岩连忙大声喊道:“抓住他!”

赵王才跑了几步,就被几个护卫逮住,摁压在地上。

赵王拼命大喊:“你们认错人了!你们认错人了!”

一个小时后,李岩不仅确认了这个人的真实身份,而且再一次入宫,将赵王所有的情况全部反馈给了皇帝。

“赵王主动跑到北京城来投降?”

“是的,陛下。”

崇祯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想了一会儿,才说道:“把赵王放了,给他挑一间王府,再配置一些佣人,允许他将直系亲属都接过来,但一律不许出北京。”

李岩有些意外,他还以为皇帝会把赵王也给宰了。

没想到皇帝不仅要把人放了,还赐王府,还允许赵王把亲属接过来。

其实李岩就准备这样进言的。

现在局势很敏感,楚王、襄王、郑王被处死,其他各省的亲王必然会收到消息,他们收到消息后,必然引起恐慌。

就算没有造反的亲王,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会坐立不住。

他们要么继续造反,要么收拾细软逃走。

而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恩威并施。

“襄王、楚王、郑王的处置结果,宣告天下,赵王的处置结果,也要宣告天下!尤其是让所有宗室知道。”

李岩说道:“陛下圣明,臣明白陛下的意思。”

此时,山东、西北还有一大批亲王,长江以南的江西一带,长沙一带,也有不少亲王。

这些人都在蠢蠢欲动。

到了八月下旬的时候,无论是湖广的荆王,还是武冈的岷王,或者江西饶州的淮王,长沙的吉王,建昌的益王,常德府的荣王,卫辉的璐王,荆州府的惠王,衡州的桂王,先后都陆续接到了通知。

其中荆王已经准备收拾细软跑路了,得知赵王被赦免,立刻摇身一变,给朝廷写信,要求主动投降,交出封地,去北京。

如果能去北京住王府,享受荣华富贵,亲王们绝对不会跑路的。

跑路的就意味着以后要隐姓埋名,要过清苦的日子。

这些享受惯荣华富贵的亲王们,是绝对不会愿意过清苦日子的。

一时间,亲王们一边给北京写信,一边赶紧开始赴约南京。

八月底的华北平原,已经暑气渐消,秋风染得树叶一片金黄。

马蹄踏碎落叶的声音,在林间响起,一队队人马风驰电掣一般。

崇祯并没有坐船沿大运河南下。

坐船没有安全感,带着一支精锐部队,走陆路,总归是有保证的。

他们行军飞快,完全是按照打仗时的速度赶路的。

在八月三十日这一天,已经进入南直隶,到了徐州。

皇帝的第一站并不是立刻到南京,而是先走一趟清江督造船厂。

现在是时候开始规划造海船了,而且到了南京后,还要召见郑芝龙过来,商议开海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