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47章风雨乾坤,尽在朕手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47章风雨乾坤,尽在朕手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边军怕蒙古鞑子,怕建奴,但不怕自己人啊!

他们没见过京卫军打仗,在他们的脑海中,京卫军不也就是明军吗,和自己一样,无非就是上一次摔跤赢了一把而已。

那军官喊了一声,就有一些边军士兵反应过来,立刻回转来,又朝京卫军冲杀而去。

后面正在逃的也停了下来,有些人扯着嗓子高呼道:“杀回去,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很快,就有更多的边军回头开始对京卫军冲锋。

如果换做八旗,他们怕是不敢回头,毕竟明末的边军对八旗那是谈虎色变。

卢象升大声喊道:“换队!”

火枪手立刻散列开,往后面退去,后面的重步兵则快速换防到前面。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重步兵一换到前面来,便齐刷刷拔出长刀。

密集的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刀刃和钢甲上,溅起无数水花。

重步兵提着刀便往前走,很快就与冲在最前面的边军士兵遇上。

双方举刀就砍。

边军的刀砍在钢甲上,发出铿锵的响声,在上面留下一条条痕迹,但无法破甲。

而京卫军的刀子一下去就不同了,直接像樵夫砍柴一样,把骨头都砍裂开。

战场刀剑无眼,有的是砍在肩头,有的直接砍在脑袋上。

这些重步兵身负五十几斤,还能作战,哪一步不是体壮如牛?

这刀子一挥下来,脑袋都被劈裂开了,脑浆从里面蹦出来立刻被暴雨冲刷。

只见这些京卫军不停挥舞长刀,刀砍在骨头里,不停发出“咚咚”的响声。

冲在最前面的边军士兵立刻就像掉进了绞肉机里一样,惨不忍睹。

有人在短短的三秒之内,被砍了十几刀。

有人甚至在几个眨眼的时间,手臂被砍断,胸口被刺穿,脑袋被砍飞起来,甚至飞起来的脑袋还没砍了两刀。

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京卫军一边砍,一边往前走。

地上的人头被踢飞,流出来的内脏被踩碎。

天空划出一道道闪电,将周围的一切映照得惨白。

刚刚杀回来的边军又转身就跑,有的甚至刚回头,又立刻再回头,逃跑!

只见那些重步兵,手里拿着刀,就正常的行走在暴雨中,如同收割人头的死神一样。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宣化城的各条大街。

城外的老百姓,都能听到城内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

屋子里的老百姓则躲在桌子椅子下瑟瑟发抖,他们用各种东西把大门堵住,然后抱在一起痛哭。

而在军督府审问室里的人也都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惨叫。

整座宣化城湮没在暴雨中,也湮没在了杀戮中。

当天傍晚,雨才停下来,天上的层云慢慢散去,夕阳染红了这座边塞重镇。

一封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往北京。

六月十二日,宣化城暴乱的消息传到北京,震惊朝野!

更令人震惊的不是边军暴乱,而是卢象升的行为。

他在宣化城杀了约一万边军,把宣化城大街上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漂浮在血雨汇聚的水坑中,断掉的手臂跟着红色的水流到低洼处。

这一举动立刻在朝堂上掀起了惊天巨浪。

无数骂声接踵而来。

有人甚至高呼卢象升是在破坏边防,在宣化城动手,必然会引起张家口边军的恐慌,若是张家口边军全部弃关而逃,蒙古鞑子必然趁虚而入。

例如保守派的韩爌就直言不讳地说道:“现在内部宗室亲王接连有反意,大同镇又刚经历了破关之害,时局动荡,卢象升在此时还如此不知轻重,卢象升这是在祸国!”

于是在当天消息传回来的下午,就有许多官员准备进宫面圣,向皇帝陈明利害。

但众人才刚出门,就被赶来的周延儒拦起来了。

周延儒说道:“皇帝陛下在乾清宫发怒,诸位就不要去自找麻烦了。”

“现在北京军督府已经派更多的人赶往宣府,凡是参与作乱的人,一律全部捉拿!”

韩爌愤怒地说道:“周阁老,此时此刻!宗室亲王作乱,成都刚打完仗,大同刚打完仗,湖广省把粮食捂着不发,已经是人心惶惶,他卢象升在此时还敢在宣化城大开杀戒,他是在自毁长城!他是要毁了大明!”

刑部尚书熊明遇更加愤怒,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枢密院到底想干什么!孙传庭去四川杀人!卢象升在宣府大开杀戒!难道枢密院要把整个大明屠戮一遍!”

“他孙承宗现在不想着好好调集粮食支援大同镇,却在宣化府大开杀戒,他是要排除异己,独揽大权!”

周延儒想说话,又被韩爌打断了:“周阁老,若是现在建奴突然对我朝发兵,该如何?难道我们要全面开战吗!”

“宣化府之事,若是传到陕西、甘肃、宁夏各军镇,他们怎么想!”

众人噼里啪啦就是一顿喷,喷得周延儒都插不上话了。

看得出来,这些人确实是被激怒了。

这也不怪他们,是个正常人,得知现在的格局,都会跳起来。

用四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局面:内忧外患!

等众人喷完,周延儒才说道:“陛下已经调兵了,此时此刻,5000京卫军已经在去宣府的路上!”

“我来这里,是告诉诸位,军政大事现在是孙大人在统筹,诸位不要僭越,否则是会掉脑袋的,我就说这么多,谁要是现在不想活命了,就去乾清宫死谏。”

众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眼下的格局之动荡,崇祯自己心里有没有数?

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有数。

他手里收集起来的信息,比大臣们自然是要全面得多。

例如现在大同镇填补的粮食总量,例如现在辽东边防实际情况,例如在征集粮食的时候,下面那些官员曾经发国难财。

还有太多太多,而且,在崇祯六年,东南海域的郑芝龙还在跟荷兰人打海战。

也就是著名的料罗湾之战。

如果不出意料,下个月就要开始了。

到处都在打仗,但是粮食又分布及其不均匀。

要知道,人类文明一定是建立在粮食的基础上的。

没有粮食供给,人类社会立刻就会退化回原始时代。

他心里有数,为何还要对宣化府动手?

如果是以前,肯定不能动手,但漠南蒙古被他收拾了一遍之后,建奴铁骑又被惊退回去,宣府的军防压力已经小了很多。

现在是动手的绝佳时机。

至于西北各镇,他早就想好对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