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43章严查宣府!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43章严查宣府!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毕自严也没有继续劝谏。

倒是崇祯跟周延儒打了个招呼,让他安排加大张家口和大同镇这两个地方对漠南蒙古的互市。

又密信给在刘策,让他走一趟漠北喀尔喀蒙古,去见见车臣汗,聊聊合作的事宜。

事实上,明末的官方,一直与车臣汗有私下交易,例如明末的许多马匹,就是从漠北的车臣汗部来的。

当然,这些不是目前重点要做的,崇祯也就让刘策安排人去探探风,混混眼熟。

六月初四,卢象升接到了最新的任命,去宣府走马上任。

六月初六,卢象升就抵达了宣化城。

开始跟沈棨交接。

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宣府。

有人私下议论,皇帝对沈棨不满,就是因为前段时间宣府边军和京卫军那场摔跤比赛。

还有人私下议论说,朝中有人告发沈棨的亲家屠氏有参与南直隶暴乱。

屠氏在东南是著名的大商人,在正统历史上也是有名的。

说朝廷早就开始暗中调查沈棨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

无论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是卢象升的到来,却给宣府笼罩了一层阴影。

卢象升当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从京卫军里带了3000精锐过来。

又从军督府选了几个头铁的官员一同带过来,将宣府一直组建不起来的军督司在短短三天之内组建起来了。

这也是皇帝的意思,这就差直接大声告诉所有人:本帅是过来大力整顿军纪的,谁不听话就军法处置!

卢象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前段时间宣府调粮支援大同镇的所有文档备录翻出来。

这件事是发生最近的,查起来方便,也是他过来之前,皇帝跟他重点提的。

在第一天交接工作的时候,沈棨表现得很平淡,他似乎对这个总督的位置并不留念,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将官印交给卢象升,他对卢象升作揖道:“卢兄,以后的事就交给你了。”

卢象升接过官印,说道:“沈大人有劳了。”

“这些都是最近从宣府调的军粮文档记录。”

卢象升接过来,他递给旁边军督府的官员陈志,陈志开始翻看起来。

陈志手里有一份大同镇的粮食接受登记文档,是范景文让人做的备份,送过来的。

过了一会儿,陈志说道:“沈大人,这里这份,四月初八从宣府出发,一共运输了5万石,四月三十日抵达,这里,您确认一下,这下面有您的签名和官印。”

沈棨看了看说道:“是的。”

“但是范大人给过来的文档记录,送到后,那边接受到的粮食只有3000石。”

沈棨连忙拿过范景文的那份文档,脸上的神色变了,一脸震惊,沉默了片刻,怒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陈志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年头,当官的都特么是影帝。

军督府的人,可一个个都是头铁不怕死的,谁都敢查的。

最初的京卫营就是军督府查的,京卫营那些官员平日里看上去,也都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你问他们建奴打来了怎么办?

他们一定义正言辞告诉你,要是建奴打来了,我亲自提到上阵!

结果最后查出巨额赃款,喝兵血,甚至手上十几条人命。

所以,沈棨这种反应,军督府的这些人见怪不怪了。

陈志问道:“沈大人不知情?”

沈棨叹了口气说道:“本官确实不知情,粮食送出去的时候,本官亲自查验过,确实是五万石。”

陈志说道:“运输队有多少人?”

“约有4000人。”

陈志说道:“就算每人每天吃2斤,22天,吃掉18万斤,5万石可是有600万斤啊!负责运粮的军官是谁?”

“是宣府都司王禀和。”

“他人在何处?”

“就在宣化城。”

此时,在宣化城一处酒楼,一群军官正在喝酒。

“王大人,我听说那个什么卢象升来宣府了,他将任职宣府总督?”

说话的是一个壮汉,他叫彭六,人称“铁牛”。

因为从外表看上去,他长得非常壮实,像一头牛一样。

他是一个千总,也是王禀和的心腹。

当然,前几天跟京卫军摔跤的也是他。

自从跟京卫军摔跤后,他对京卫军怀恨在心。

王禀和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彭六压低声音,说道:“听说什么军督府的人也一起过来了?”

“过来了又如何?”

王禀和端起酒碗,大声说道:“儿郎们,今天都吃好喝完,所有的酒钱肉钱,我埋单!”

众人端起酒杯大声高呼起来:“多谢王大人!”

一共就四十几号人,酒楼都坐满了。

“儿郎们客气了,大家在边陲都很辛苦!”

众人那对王禀和叫一个感激。

王禀和重新坐下来:“卢象升来了又如何,这里可不是京卫军的地盘,宣府有8万兵力,他想干什么?就凭他一人,想动这里?做梦!”

王禀和一个都司,不将卢象升放在眼里,自然是有他的逻辑在里面。

他的逻辑就是,宣府上上下下都不干净,卢象升不敢查。

他王禀和只不过是宣府的都司,但却是这个群体里的人,卢象升谁都不敢动。

因为卢象升只要动一个人,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强烈反弹。

这就是王禀和的底气。

大明朝边军已经**了两百年,漫长的时间,让每一代在这里的人都产生了一种惯性思维,就是没人敢查边军。

因为朝廷还要考边军守边。

宣府镇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后世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是军防重镇。

彭六举起酒碗说道:“王大人,卑职早就看京卫军不爽了,他们不就打了几仗吗,你没看到,狂得都不正眼看咱们!到底有没有大胜仗谁知道呢,说不定是谎报军功,就算胜了,那也是朝廷给他们的装备给的好!”

也许是酒劲上来了,王禀和说道:“你等着吧,最多半年,卢象升肯定灰溜溜回北京,老子在杀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干什么!”

就在众人喝酒之际,陈志带着军督府的人来了。

随行而来的,还有500京卫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