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5章到处都需要钱!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5章到处都需要钱!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件事得分两头行动。

一头是厂卫高效率去抢钱,哦不,是去抄家。

另一头是让刑部和大理寺全部介入进来,走正规的司法流程。

为何要走正规的司法流程?

因为要起到威慑力,就必须有正规的司法流程。

最好是三司会审,如果办得更大,就让九卿都参与进来。

这件事办得相当快,曹化淳连夜叫上一片厂卫的狗腿子,就往山西去了,加上锦衣卫,足足待了500人,这是准备在新年的前夜大干一笔的。

而另一边,左都御史曹于汴被召入宫,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

什么任务?

由都察院牵头,让大理寺、刑部参与进来,对驸马都尉冉兴让进行公开审问。

随后,又将招刑部尚书乔允升入宫。

“臣参见陛下,圣安。”

“免礼。”

王承恩将成国公的供书给了乔允升,乔允升打开一看,顿时大惊。

“这……”

崇祯提着笔,在伏案写着他的《大明战略指南》。

一边写一边道:“朕已经安排都察院去调查驸马都尉冉兴让,曹化淳已经去山西抓人了,这山西的八个人,就交给你刑部来牵头审理,你要给朕好好审,公开了审,让大理寺也加入进来,将审讯的过程和结果全部详细记录,公告天下!”

乔允升连忙道:“臣遵旨。”

这种汉奸,当然是要接受公众的审判,才具有威慑力。

掖着藏着私审,必然会被有心人散播谣言搞一大堆的阴谋论出来,反倒是弄巧成拙,给自己惹麻烦。

但是,手段是灵活的嘛,证据确凿了,钱是可以先拿的。

“等曹化淳把人抓回来,立刻查办此事。”

“陛下,眼下已经是年关,建奴还在关内,臣以为可以缓一缓。”

“不准,朕已经接到最新消息,皇太极现在往遵化的方向去了,他不会再回来了。”

现在的局势就是三路明军从京师出发东进。

袁崇焕的关宁军是中路,满桂左路,侯世禄右路,尤世威守着遵化,留着耿如杞部和山东总兵杨国栋在京师加强防守,以防建奴折返。

但是皇太极折返的概率已经非常小。

两场城下野战,都被关宁军给打回去了,皇太极虽然抢了不少东西,但是现在军心估计也有些涣散了。

加上冬天野外寒苦,他现在必然在想着尽快出关,赶紧滚回沈阳。

眼下崇祯缺钱,严重缺钱。

钱的事情是不能等的,拖一天,很可能就会在后面引发各种无法想象的后果。

乔允升道:“可是眼下已经是年关,大过年的是不吉利的,恐怕会有损陛下圣德。”

崇祯将手中的笔放下,道:“朕的圣德是顺天府的老百姓今年过年有饭吃!立刻给朕公审!稍有差池,朕唯你是问!”

“是是!臣谨遵陛下教诲。”

“下去吧。”

“臣告退。”

外面开始下雪,王承恩在一边道:“皇爷,不早了,歇息去吧。”

“毕尚书呢?还没来吗?”

“奴婢出去看看。”

王承恩刚出去,就看着毕自严冒着风雪,一路快步朝乾清宫走来。

“毕大人,您怎么才来,陛下在里面等您很久了。”

“都是事情给耽搁了。”毕自严一脸凝重,叹了口气道,“这一次……”

“快进去吧。”

毕自严拍了拍身上的雪,轻步走了进去。

“臣参见陛下。”

“坐吧。”

毕自严犹豫了一下,坐在一边。

“陛下,这是臣统计出来的,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接过毕自严手中的奏疏,呈递给崇祯。

崇祯放下笔,打开仔仔细细看完,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陛下,顺天府二十二个县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受灾的老百姓达到七十几万,现在京师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二两银子一石,而顺天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粮荒。”

这显然已经相当严重。

军事上现在的确是占优势了,皇太极现在被迫在准备撤离。

可是留下的后遗症,才是真正的要紧急处理的。

历史上,为什么说己巳之变是崇祯的末日开始?

己巳之变真正的影响有这样几点:

一、不少人才被崇祯杀掉了,搞得朝中人心惶惶,君臣离心。

二、顺天府遭到了严重破坏,无数老百姓破产,无家可归,粮价暴涨,出现了民间危机。

三、建奴发现大明朝比想象中的富裕,比想象中的更好打,主要是紫禁城里的皇帝助攻太强。

而其中,影响最深的,其实是老百姓的破产。

老百姓破产后,能做什么?

要么饿死,要么落草为寇。

此后京师的粮食就严重依赖江南一带了。

而民生的凋敝,让原本就是军事重镇的北直隶,此后不得不更加依赖南方,在粮食调动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无畏的损耗。

“臣的建议是,立刻从南直隶和浙江先调度40万石粮食过来应急,顺天府大约200万人口。要撑到来年的秋收,要九个月,至少需要600万石粮食做支撑,否则将会引发民间混乱。”

600万石当众,至少有一半是要提供给受灾百姓的,也就是说,300万石可以投入到北京是市场上正常买卖,另外300万石,是需要拿来赈灾的。

江南的粮价现在是多少呢?

大约是0.6两一石,这算是全国最便宜的,因为那里富余,且漕运发达,各项成本比较低。

如果通过大运河,运输到京师来,估计每石至少要加到0.7两。

300万石就是210万两。

加上中途的耗损,做好400万石赈灾的准备吧。

至少要拿出280万两银子出来单独给顺天府来度过明年的难关!

这样一算,崇祯感觉到肩头的压力更大了。

这还仅仅只是顺天府,崇祯三年,陕西暴乱、山西暴乱,到处都要用钱。

这样算下来,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好这个时候,八大蝗商露出马脚了!

崇祯自己都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他故作淡定道:“一切就按照你的规划去安排,先调度40万石过来,后面紧接着持续从南方各省调粮食,务必确保顺天府的民生不能乱。”

毕自严凝重道:“陛下,国库里怕是没有那么多钱了,虽然年后户部准备开始收今年的税,可老臣预估了一下,恐怕很难。”

“钱的事你不必担心,朕自有办法,去办吧,年后朕会给你一笔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