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74章村里的新政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74章村里的新政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说话的少年人周围还有好几个人,都是长衫,读书人的标配。

古代穿长衫的至少是个读书人,读书人下面的农民、工匠都是劳动百姓,穿的是布衣,是方便干活的短衣。

“哈哈哈!听说你连功名都没有,父母是河南种地的?”

“听说你去北京大学的第一天,被当成乞丐了?”

“我就说嘛,国立北京大学算个屁啊,连乞丐都收!”

“我是国子监监生,我叫张德才,从小熟读孔孟,我觉得你应该把这个村长的位置让给我来坐坐,你说呢?”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几个人都大笑起来。

徐正清说道:“在下也是受命于朝廷,非我能做主,请各位让一让。”

“哟,摆什么谱啊,你这也是官帽?来,给我戴戴!”

张德才一把抢过了徐正清的官帽,然后戴在头上,大笑起来。

徐正清连忙追赶过去,却被其他几个人拦了下来。

“诶,就戴戴你的官帽嘛,这么小气做什么!”

徐正清大怒:“这是朝廷授予的,岂可胡乱把玩,快快还给我!”

“哟,这才上任了几天,就这么大的官威了!”

崇祯离得很远就看见了,他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骑着马带着人便朝那个方向奔去。

众人正在把玩之间,听到马蹄的声音,寻声望去。

崇祯带着人很快就到了,他说道:“这是在做什么?”

张德才等人打量了崇祯这些人一眼,不屑地说道:“你们是何人?”

一边的周延儒大怒:“你小子是国子监的人?”

“既然知道我们是国子监的人,还敢多管闲事!”

周延儒道:“好大的口气,国子监的人如此狂妄!”

张德才怒骂道:“你算什么东西,敢侮辱国子监的人!”

他话音刚落,崇祯手里的鞭子已经抽过来了,一鞭子抽在张德才的脸上,在他脸上直接撕了一条血淋淋的口子。

张德才惨叫一声,捂着脸痛苦地哀嚎起来。

其他人一见立刻打算开骂,崇祯一鞭子再抽过去,抽在另一人肩膀上,将肩膀上丝绸撕开了,露出一条血痕。

几人见崇祯出手如此狠辣,连忙害怕地后退了几步,大骂道:“你敢打国子监的人,你报上名来!”

崇祯冷笑道:“你们还不配知道我的名字,滚!”

这几个人显然是不敢罢休,崇祯道:“再不滚打残你们这些不争气的东西!”

几人这才惊恐地飞逃。

崇祯翻身下马,捡起地上的乌纱帽,走到徐正清面前,亲手给他戴上。

徐正清连忙道:“多谢这位兄台。”

“无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崇祯大笑道,“你叫徐正清?”

“是的,阁下尊姓大名?”

“张晨。”

“张兄,从何而来?”

“北京城。”

“到此处作甚?”

“闲逛。”崇祯也不打算暴露身份,只是说道,“你这官是什么官,为何在此处?”

“我是辛店村新任的村长。”

“村长是什么官?”

“就是替朝廷管理一个村的村官。”

“哦,你打算怎么来管理?”

见崇祯面善,徐正清倒是也单纯,他说道:“一、开水利;二、教识字;三、屯粪便;四、教务农。”

他说的这四点听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非常难的。

例如开水利,这是工程。

古代可以没有21世纪的机械化,都是靠人的,而且许多家里连铁锹都不一定有。

所以,徐正清还得在这上面想办法,至少要申请经费配置一批铁锹。

挖水渠肯定要挖,即便挖不出来大的,小的也可以。

至于为什么要教识字,其实是因为农务院已经印刷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陈敷的《农书》等书籍。

另外还有《天工开物》也印刷了。

如果老百姓不识字,只靠头口传播,效果是非常差的。

你想想,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组织的?

当人类没有文字的时候,一件事最多传播二十三人,如果传播给更多人,就很容易传偏。

但是有了文字之后就不同了,直接写下来,所有人来看第一首信息,这就容易让所有人快速知道事情。

所以啊,想要让农村真的上一个台阶,就必须教村民们认字。

徐正清的这个概念是张晨在他的《论农民》这本书里提及的,这本书是农学院必修的课本。

其中提到对农民扫盲的重要性,言外之意就是必须消灭文盲,真正做到让农民能自主学习,掌握专业的农业知识。

这样才能发挥出集体的作用。

一旦如此,便如同东海之水,取之不竭。

至于屯粪便,其实已经不必多说。

粪便在古代本身是一种很珍贵的资源。

但是也有不少农村缺乏统一规划,极大浪费了这种资源。

现在就是要从管理制度上着手,来重新精细化管理资源分配。

听完后,崇祯不由得点头,他对徐正清的这几点还是很满意的。

他补充说道:“其中对老百姓的教育最重要,要培养老百姓的集体意识,要让他们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徐正清讶然道:“张公子也看过陛下的《论农民》?”

“我就随口一说。”

崇祯随手指着村头的房屋,说道:“你看那里,完全可以写一句,劳动是光荣的,那边还可以写一句,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写出来,必须把文字写出来,教大家认字,让大家每天都能看到,每天都起到提醒的作用,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个人。”

张晨像极了一个搞培训班的。

徐正清不由得点了点头:“张公子说的对。”

“徐大人,之前国子监的那些监生说的那些话,你不要往心里去。”

徐正清微微一怔,不知道为何,他觉得眼前这个模样俊秀的青年人身上有一种大气和从容。

“我不会放在心上的,我的任务是做好我自己的事。”

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觉得那些老百姓如何?”

对这个问题,徐正清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崇祯说道:“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说一群贼去抢劫一个村庄,村庄的农民为了抵抗,就请来了十几个武士,承诺只要武士杀了贼,就给武士一笔报酬。”

“后来武士来了,并且和贼拼死战斗,到最后武士缺粮希望农民能拿出粮食来,但农民也没有粮食。”

徐正清不知道崇祯为什么跟他讲这个故事,他只是安静地听着。

“其实农民有粮食,但不愿意拿出来,他们有很多小聪明。”

崇祯笑起来,他这么一说,徐正清心中有些不舒服,因为他是农民出身。

这明显是在讽刺农民。

但崇祯话锋一转:“农民吝啬、小气,明明有粮食却不愿意拿出来给帮他们消灭贼的武士,但你要清楚一点,农民之所以吝啬、小气,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武士和贼把他们逼成这样了。”

“他们只是为了自保,仅此而已。”@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