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47章好戏刚刚开始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47章好戏刚刚开始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化淳是个老阴逼,他比温体仁更阴险。

能有人当刀,他绝对不会自己动手。

现在看来,这李岩当刀当得挺有成就感,那就好,那就好。

曹化淳这种人,是可以用的。

但李岩这种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做什么都挖空心思想撇开责任,只取功劳。

他们认为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手段。

或者说,用涉世未深的少年人的话来说,这叫所谓的情商。

但他们不知道,重要的位置,敢担责任,敢所谓为,永远比那些小手段更重要。

至少张晨是这么认为的。

而李岩,心里也知道曹化淳只是拿自己当刀使。

但他不在乎,他做的这些,都只是在报答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仅此而已。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精神层面,总还是要有点东西,否则漫长枯燥的人生,岂不是索然无味?

三人被李岩怼得气得想骂人。

魏国公更是愤怒道:“来人啊!加这个乱臣贼子抓起来!”

魏国公一声令下,周围的人便拔出刀,准备抓李岩。

李岩却是坐在那里,连脸上的毛都没有动一下。

因为他知道,东厂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今日东厂若是眼睁睁看着魏国公动手而不管,明天皇帝就能将曹化淳的脑袋挂在北京城的城楼上。

曹化淳低头喝着茶,他慢条斯理地说道:“魏国公难道没有看到桌上的尚方宝剑,还是说魏国公要忤逆陛下?”

曹化淳一说话,东厂的厂卫们就都拔出了刀。

“厂督大人这是何意?”

“没有别的意思,我奉陛下的旨意前来。”

“厂督大人这是要故意为难我们?”

李岩道:“不是要为难你们,是证据就在这里。”

“谁的证据?”

李岩将供书放在桌上,那是刘孔昭的招供书。

魏国公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当着李岩和曹化淳的面,将供书放在蜡烛上烧了。

烧完后,魏国公笑道:“证据在何处?”

李岩平静地看着魏国公,他说道:“魏国公,诚意伯还在反贪总府衙门里,锦衣卫那里还有一份。”

“好,既然你们要置本公于死地,就不要怪本公了。”

他话音刚落,便大呼道:“来人!”

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无数急促的脚步声。

这间雅间被包围了起来,手持长刀的士兵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曹化淳扫视了一转外面,他根本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

看来魏国公是提前做了准备的。

这倒是出乎曹化淳的意料。

并不是说曹化淳蠢。

而是魏国公实在大胆,要知道,他可是皇帝的钦差,魏国公竟然连钦差大臣都不放在眼里。

这是什么?

这是谋反!

如果魏国公被抓到反贪总府衙门,罪名到底是什么,还未知,但现在,已知了。

曹化淳没有想到,魏国公居然这么蠢。

实在对不起他的先祖。

看来南京城的勋贵老爷们,两百多年的富贵日子,把脑子都过傻了。

曹化淳淡定地站起来:“魏国公,您请。”

曹化淳和李岩都没有反抗,被魏国公的人带走。

这看起似乎只是发生在秦淮河畔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它其实并不是小事。

不但不是小事,而且还是天大的事,捅上天了。

当夜,灯火通明的秦淮河畔,依旧欢声笑语。

商女们尽情地歌颂着,文人墨客也尽情地欢笑着。

不远处,又是推杯换盏,人们身着紫金长衫,吟诗作对,相互称赞对方的高风亮节。

对面的夫子庙,传来读书的声音。

岸边还站着年轻的仕人们,他们满怀理想,高谈阔论,期望有一天能辅佐君王。

但南京城外,新的残饭剩菜,被扔到角落里,引来了一大群衣不遮体的人相互抢夺。

有小孩身体实在虚弱,被大人一脚踢到一边。

大家像是疯掉的野兽一样,抓起地上的残饭剩菜大口大口吃着。

小孩沉默地爬起来,跟在后面也开始吃。

他们脸上透露出麻木。

他们至少能活着,并且吃到残饭剩菜,陕西的人只能吃观音土,最后在路边暴毙。

你看,这就是穿着紫金长衫的读书人歌颂的盛世。

有一种东西,叫做自我感动。

魏国公三人从酒楼里出来后,突然有一个人快速走到魏国公面前,小声说道:“启禀国公,洪承畴到南京城外了。”

魏国公抬起眉头来,沉声道:“什么时候到的?”

“半个时辰前。”

这时,有一个人慌忙过来了,对赵之龙说道:“爵爷,不好了,大少爷被洪承畴抓起来了!”

“什么!”赵之龙一听,顿时大怒,“洪承畴好大的胆子!”

一边的保国公说道:“魏国公,不能拖了,得赶紧行动。”

“去通知张溥、张采,还有吕维琪,郑三俊他们,速速找来!”

“另外所有在南京的勋贵,全部找来。”

“是!”

张溥和张采是谁?

复社的创始人,东南文人领袖。

自天启年间,东林人士被魏忠贤大肆打压之后,东南学术界,以张溥、张采等人为首,组建起了复社。

复社融合了数十个社团,其中的读书人来自东南诸省。

其在民间的影响力,绝不容小觑。

他们也以治国救世为己任。

魏国公为何要找他们?

因为他们是舆论的利器。

要为什么找吕维琪?

因为吕维琪是南京兵部尚书,有调兵的权力。

郑三俊呢?

吏部尚书,百官之首。

刘孔昭被抓,牵扯进来勋贵和官员,这件事虽然是今天的事,但却在南京城的上层已经传开了。

就像雷霆一样震动人心。

魏国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现在朝局政治的动荡和险恶。

他必须得做点什么。

现在能做的就是联合起东南这些在各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人,一起对抗。

当然不是对抗皇帝,而是对抗皇帝身边的奸臣。

对抗的目的是为了让皇帝妥协,并且罢免所有新政派官员。

这是一场利益集团的反抗。@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