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21章朕这里刚好有一份认罪书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21章朕这里刚好有一份认罪书

作者:唐晓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夜,大雪纷飞。

兵部主事张朔急匆匆赶到了兵部郎中李光甫府中。

“开门,快开门,我有紧急事情要见李大人。”

门开了,准备睡觉的李光甫换了一身衣服出来。

李光甫拿起一杯茶,慢条斯理送到嘴边,道:“这么晚了,你来我这里作甚?”

张朔显得十分紧张,甚至有些慌乱:“大人,半个时辰前,大内中官王承恩到兵部,将顺天府这一次的抚恤金发放名录取走了。”

李光甫手一抖,茶杯摔落在地上。

他却浑然不觉,而是猛然站起来:“你说什么!”

“皇帝陛下的近侍王承恩在半个时辰前,将顺天府这一次的抚恤金名录取走了!”

“他取抚恤金名录做什么?”

“下官去北镇抚司衙门那里打听过,说是今天北镇抚司衙门抓了守城的把总刘仁德,据说刘仁德在城门口殴打一个民妇,被出城打猎回来的皇帝抓住了,带到昭狱里去审问了。”

“陛下亲自审问一个把总?审问出什么了?”

“听说那个民妇的丈夫在辽东从军,战死在辽东,说没有发抚恤金,便来北京来状告。”

“坏了!快!快去兵部一趟,将所有备案一把火烧了。”

张朔下了一大跳:“大人,烧兵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现在哪里还管这么多!赶紧派人去办,要不然大家都得死!”

“您的意思是?”

“皇帝陛下肯定已经知道了,所以才派王承恩来取。”

张朔瞬间脸色苍白如纸,其实他心里也已经猜到一二,所以才慌慌忙忙来找李光甫。

他起身道:“烧兵部,这找谁去?”

“北京城街头那么多快要饿死冻死的乞丐,快去!”

“是!”

这一夜,有些人睡不着了。

第二天大一早,崇祯刚刚起来,更完衣,正在用早膳,骆养性来了。

“什么!”听完骆养性说的,崇祯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有人要火烧兵部!”

“是的,陛下,是北京城的几个无业游民,臣已经抓住了,严刑拷打,但并不能描述清楚背后指使的人。”

崇祯放下筷子,站起来,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没有。”

“好,你下去吧,兵部守好了,没有朕的命令,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去。”

“是!”

第二天一大早,兵部尚书王洽发现自己进不去兵部了,兵部被锦衣卫围成了铁桶。

兵部被围的消息立刻传开,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但大臣们依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天后,枢密院派下去调查的结果回来了。

一共调查了三十家殉国的,结果就是,都没有发抚恤金。

而兵部的备案上却记载着已经发放。

不仅仅顺天府的记载了发放,连真定府、保定府的也记载了全部发放。

又过了两天,保定府的调查也回来了。

同样的结果!

明末是一个兵变高发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兵变,没有不可能发生的兵变。

为什么会兵变?

因为不发钱,不给军饷。

也就是说大家免费卖命,还要挨饿。

张晨现在最敏感的就是军队的军饷和军粮!

这关乎到军队的稳定,更准确的来说,是军队对朝廷的信任。

新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了信任和威信。

现在兵部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如果不严惩,会有什么后果?

告诉你,皇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朝廷威望和信任会快速崩塌,尤其是在新军中崩塌。

所以这件事没有任何需要思考的,直接处理就行了。

他现在已经不想知道是谁打算烧了兵部了,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发放文件上有签名的,有盖章的,全部都要抓起来。

十一月二十二日,早朝。

皇帝坐在龙椅上,群臣们在下面。

“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李光甫!”

李光甫心头一沉,出列道:“臣在!”

“朕心中有一疑惑,你来给朕说说。”

“请陛下明示。”

“崇祯元年,辽东兵变,辽东巡抚毕自肃自杀身亡,你来告诉朕,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何处?”

李光甫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自唐以来,武人跋扈、骄躁,不听调遣,此等事多有发生,臣以为根本原因是治军不严。”

“那毕自肃因何而自杀?”

“士兵哗变,他自觉无颜再见陛下圣颜,遂自裁谢罪。”

“李邦华。”

“臣在。”

“你来说说,辽东当年为何有哗变?”

“因朝廷欠饷,又因军饷补给不足。”

“韩爌,你呢?说说!”

韩爌已经闻到了最近的风声,不过他还是如实说道:“臣也以为当年是朝廷欠饷所致。”

“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无人作答。

皇帝道:“诸位都认为,拖欠军饷久矣,则导致军队哗变?”

“好,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看来朕的朝堂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名单:“骆养性。”

“臣在。”

“这些人,全部抓起来,带到昭狱里好好审问,朕不允许有一个漏网之鱼。”

骆养性连忙接过那份名单:“臣领旨。”

骆养性转身道:“来人!”

外面立刻有一队大汉将军进来了。

骆养性开始一个个念名字,其中包括兵部郎中李光甫,兵部主事张朔,户部郎中李瑞清,户部主事张朝安等等。

兵部郎中李光甫道:“陛下这是为何,臣等不知所犯何事!”

他心中当然知道原因,但他已经做好了打死不承认的准备了。

这事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不承认。

“不知道?”皇帝语气瞬间锋利起来,眼神仿佛也化作了一柄锋利的剑,“顺天府的抚恤金现在在何处?”

“自然是在运输的路上。”

“何时运出?”

“十一月十八日运出。”

呵,好家伙!

崇祯抬起眉头来,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狡辩。

这货大概就是准备说,文档流程全部先走了一遍,但是具体的执行还没有开始。

不是臣不发钱,是臣刚开始执行,陛下您不要急。

“那这些文书上写的十月十五日是为何?难道是朕看错了?”

“陛下没有看错,只是银子筹备需要时间,臣等先走完流程,再开始筹备银子发钱。”

你不得不承认,能站在朝堂上来的官员,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到了这个关头,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狡辩。

只要还有一点点希望,就绝对不承认,将狡辩进行到底。

崇祯从桌案上抽出一张供书:“李大人是不打算承认么?好好好,朕这里倒是有一份认罪书,你要不看看?”@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