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14章朕就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见众人不动,崇祯道:“怎么,还要朕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念?”

“敢做不当敢,你们还有脸说自己读的是圣贤之书,自诩圣人门生!”

皇帝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充满了威严。

“让朕一个个念,就是罪加一等!”

皇帝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站立不住了。

不少人都出来了,跪在地上,用前额贴在手背上,声音颤抖道:“陛下恕罪,微臣知罪。”

竟然有十几个官员!

就有刚才的张东元和项煜。

还有国子监、翰林院的官员,兵部的人也不少。

“王永光。”

“臣在。”

“你这个吏部尚书来说说,该如何处罚他们?”

“回禀陛下,臣以为,恶意攻击同僚,目无朝纲,当革职查办。”

崇祯大袖一挥:“来人,乌纱帽全部给朕摘了,废除所有功名,以后永不录用!”

“陛下,饶了臣吧,陛下……”

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古代的贬官为民。

成了平民,就相当于失去了诸多的保护罩,得交税,得服徭役,见到官得行大礼,家里的田也可能被地主或者官僚给兼并了,全家沦为农奴。

尤其是在明末这种社会阶级矛盾极其剧烈的时代。

外面的大汉将军们三步走进来,走到这些大臣面前,将他们架起来,便往外面拖。

周围其他大臣也不敢求情,也不想求情。

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坑,就有机会多一个自己的人。

大家都不约而同扫了一眼吏部尚书王永光,心里清楚得很,吏部尚书现在是借助皇帝的威势来给自己立威。

吏部为百官之首。

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人力资源副总裁。

如果说财务是老板的左手,那么人力资源副总裁就是老板的右手。

这个时候,身为首辅的周延儒再不说两句,恐怕自己的威信也要掉没有了。

当然,他也不是头铁求情,而是站出来助威。

“陛下圣明烛照四海!”

其他人也跟着道:“陛下圣明。”

那十几名官员被拖出去后,大殿内陷入一片死静中。

崇祯道:“知道为什么大明朝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败给建奴么?”

大臣们心头一跳,没想到皇帝说的如此直接。

败是事实,但大明朝也有大明朝的气节。

大明朝是瞧不起建奴的,就算被人摁在地上摩擦,也是瞧不起的。

从虚一点来说,这是意识形态有问题。

从实一点来说,就是行政管理的问题了。

为什么说是行政管理?

因为特么的大明朝的军政归行政官员管,归兵部管。

大家心里还是比较难受的。

魏中云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陛下不应当在大殿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身为天子,当以身作则,昔年瓦剌兵临城下,孝恭孙皇后以一介女流之辈,扛起大任,面临大敌,亦没有皱一下眉头,我大明男儿各个铮铮铁骨。”

你看吧,什么叫嘴炮王者,就是说得比唱的好听。

并且明末经历了一轮轮党争之后,意识形态扭曲得实在不像话。

朝臣们说话就像杠精在胡搅蛮缠一样。

你跟他说现实问题,他跟你将道德问题。

你跟他讲道德问题呢?他就跟你扯量子理论。

崇祯瞬间就翻脸了:“魏大人这科举考试是如何通过的?”

“陛下,臣不太明白陛下什么意思。”

“朕问的是为什么这十几年来,大明朝在辽东屡屡挫败,重点在为什么?”

“臣说得也是事实。”

“好!朕就给你一个展现你铮铮铁骨的机会!”崇祯目光锋利起来,“来人!摘了魏中云的乌纱帽,即刻送他去张家口戍边!”

魏中云当场就傻眼了。

王洽立刻出来求情:“陛下,使不得,魏大人忠君体国,他……”

“都给朕闭嘴!”崇祯怒道,“连皇帝的话都听不懂的臣子,朕要他有何用!”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今天就给朕逐出京师,发配张家口!”

“是!”

“陛下!”魏中云大声喊道,“陛下这样做是会失去人心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人都在看着!”

崇祯大笑起来:“好一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魏中云,身为兵部侍郎,在大战之间,不知一次奏疏要退兵,现在又在这里恬不知耻地跟朕谈铮铮铁骨!”

“无耻!极度无耻!朕就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崇祯从桌上抽出了五份奏疏,包括他烧掉了那一份,有六份,都是魏中云写的。

崇祯将这五份奏疏扔到魏中云脸上,散落在地上。

“陛下,臣都是为了大明!”

“拖出去!”

魏中云被拖了出去,大殿内又恢复到一片死静。

大家完全没想到,昨天回来还笑容满面的皇帝,今早就翻脸了。

果然翻脸比翻书还快。

“王洽,你来回答朕,为何大明朝这十几年来屡屡战败?”

王洽出列说道:“皆因为前线指挥不当,臣以为根本原因是用人不当。”

皇帝追问道:“那为何会用人不当?”

“朝中有奸臣。”

“你来给朕指一指,谁是奸臣?”

“臣……”

王洽跪了下来,不敢再说话。

他当然不敢再说,难道他还真敢在朝堂上指认?

政治不是这么玩的,王洽能力一般,但至少还懂政治不该做什么。

“周延儒,你来给朕说说。”

周延儒不紧不慢:“陛下,臣以为,皆因朝政散漫,人心浮动,长此以往,各个部院各行其是,各论其政,各思其道,一旦战事来临,争论不休,内耗不断。”

好,周延儒不愧是最擅长察言观色的。

从今天的气氛,和刚才皇帝责骂魏中云他就推断出皇帝是怎么想的了。

他短短几句话,就说到点上了。

“那你以为当如何整顿?”

“臣斗胆直言,严格执行考成法。”

考成法之前提过一回,可就是压不住这些蹦蹦跳跳的大臣。

何为考成法?

就是以内阁为核心,用六科监督六部九卿,事无巨细记录,而且是同一件事,记录三份,内阁、六科和执行部门各记录一份,各自按照事务进度做更新,定期核对。

“好,依你所言,行政事务开始严格施行考成法,内阁要带头抓所有官员的考核,六部九卿所有的事物,要列计划,要定期做廷议进度汇报,要定期做总结,要定期做整改。”

这就是抓执行力,用后世的管理学来说,就是考核过程。

结果和过程都很重要,只考核过程,不考核结果,朝廷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就会导致大混乱,浪费、毫无意义的内耗,最后让整盘棋都完蛋。

考成法就是当年张居正搞出来的一套执行力非常强的管理方法。

周延儒说的那些话是处于真心的吗?

当然不是。

他只不过想拿权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是皇帝故意引导的啊。

为什么皇帝故意引导?

因为皇帝要抓执行力,要凝聚人心,要在执行的时候上下一致。

而实际上,懂一点权谋的人也会看出,这是在分化周延儒和王永光。

他们俩走得有点近了。@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