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七十一章 袁氏忠良刘子扬

【先生,这正是你所缺最后一书。

学生愿以此为礼拜师!】

稚子声声入耳,于思绪间惊雷乍响,刘晔心神俱震,只道一声:坏了!

他装的太像,这下真被袁家当忠良股肱,将欲为太子太傅培养,这可怎么办?

我是来请袁公路称帝赴死的,不是来给他的太子当老师一同赴死的。

难道是最近他在寿春城鼓噪称帝论跳的厉害,引起了袁家称帝派的大幅好感?

可我明明是来假意献策,好让袁术称帝,引天下诸侯共击之,为曹操解兖州困局。

真要是收了他的嫡长子袁耀当学生,保准一个太子太傅跑不了。

我,刘晔,太子太傅?

我都太子太傅了,我还怎么脱身?

这标签一打上,不是铁定要给这伪帝政权陪葬?

但要说拒绝?

寿春城现在总共就称帝派、缓称帝派两个声音。

他刚还一副袁术铁杆忠臣的作派,仗义死节也要直言称帝,彻底得罪了缓称帝派的阎象

转头袁家这些人来支持自己,就当场改了口?

他这么一个称帝派积极分子,忠心股肱的袁氏忠良。

怎么?一听说袁术嫡子要拜师,袁家亲自下场扶持,不仅没感动到热泪盈眶,反而吓得当场拒绝?

这一点都不符合他来寿春之后,所营造的激进派忠良形象,如此言行前后不一,举止自相矛盾,怎不令人生疑?

别人可不得怀疑他居心叵测!

特别还是在拿着袁术佩剑的阎象面前,可以说当太子太傅不一定马上死,可被发现是曹营细作,立刻就得被砍。

况乎事到如今,哪由得他?

袁耀一句拜师说完,转身就谓阎象曰:

【我今要带先生去见父亲,阎公也要拦我?】

全程没有半点违和,似乎所有人都默认他刘晔是袁耀的老师,亦或者说在场没有一个人,考虑过刘晔拒绝的可能。

这可是四世三公袁家!

正经人谁会拒绝当袁家下一代家主的老师?

什么?拒绝了?你一定心怀鬼胎,别有所图!

何况他刘晔本来就是支持袁术称帝的积极分子,大大滴袁氏忠良!

忙活这么多天,如此激进的鼓吹此事,图得什么?不就是劝进从龙之功?

此刻我们袁氏不仅给你这份从龙之功,甚至让当太子的老师。

其实也是这些袁氏老人,一直以来都被阎象仗着袁术信重,又赐他佩剑全权负责大事,给压的太久了。

特别是袁术不在寿春这段时间,真给阎象手里那柄剑欺负狠了。

难得这次不知从哪冒出个袁氏忠良刘子扬,鼓噪一番把他们的称帝大业弄得声势浩大。

三封联名书,分别代表百姓、士子、世家,搞得有模有样,让他们这些被阎象压住的称帝派大有可为之势。

好容易等来这般机会,这些袁家人又怎会轻易放过?

必须要牢牢把刘晔这位能干实事的称帝积极分子抓在掌心,绑上他们称帝派的战车。

绝不能再眼睁睁看着他又被阎老儿拿剑压住,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可是有不少袁氏门生故吏,被阎象以缓称帝理论说服。

是以这回袁家人下了重注,就是明摆着赏你太子太傅!

刘晔,刘子扬,身为袁氏忠良,承蒙如此恩眷。

你,还不跪下谢恩?

至于说小袁耀今个会来,完全是被他这些亲叔伯、亲大爷给忽说服的。

别看他小小年纪只有七岁,可自从去年正月里,爹爹有了义子孙策,就再也不和他亲热。

听说爹爹现在无论去哪,都要将那个义子孙策带在身边,生怕他跑了似的,对自己却不管不顾。

特别是那句:【幼子多疾,汝当勉励之】,更让他感到了紧迫的危机。

我身体好着,哪就多疾?爹爹一定是不爱我了。

可恶的孙策!

果然和伯言说的一样,贪婪、残暴、阴险、狡诈。

爹爹一定是被他的表象所迷惑,自己必须把爹爹从那个卑鄙义子手里抢回来。

恰逢叔、伯、大爷来找他商量拜刘晔为师一事,袁耀眼神当时就亮了。

且不说爹爹当上天子,他以后就是太子,地位再难被孙策那个义子动摇。

再者,全寿春的人谁不知道爹爹想称帝?只是碍于阎公等人阻挠劝谏,不得不徐图之。

此次他和老师不声不响为爹爹办成心头大事,岂不讨他欢心?

届时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老师刘晔是太子太傅,从龙之功,简在帝心。

就问那个“阴险歹毒”的区区义子,还拿什么来争?

况且这趟去找爹爹,还能顺道去寻伯言玩,自从伯言赴前线打仗,好久没跟他玩了。

于是乎,在七岁的小袁耀想来,这趟主动拜师刘晔以帮他面见爹爹,不管出于私心、公心都是好事。

想来跟自己心照不宣,合作双赢的老师刘晔,一定也这么认为。

阎象可不知道刘晔、袁家人乃至于袁耀此刻各怀心思,他只见到袁家站在刘晔身后,袁耀立于身前,便心道一声坏了,情知事情要遭。

袁术虽留了佩剑给他,让他主持后方大事,甚至曾经说过,哪怕是他的儿子,也可持剑斩之。

可主公说是这么说,阎象也不可能真斩。

“公子,主公在北面伐曹军情紧急,这种时候怎可乱他军心?”

“我老师主持的大事若成,只会大涨军心士气,何来扰乱军心一说?阎公切莫危言耸听。”

“公子.”

“阎公,我年纪小,未曾读过许多书,今敢问一句,从古至今,可有以臣拦君的道理?

我敬你是父亲重臣,可仗着父亲信任,堵塞言路,压住奏书,难道是忠臣应该做的事吗?

究竟是否称帝应该由父亲决断,而不是您,不是吗?

阎公,让开道路,既往不咎,我保证不向父亲告你的状。”

没等阎象再劝,小小的人儿已拉着恍恍惚惚的刘晔越过阎象,在一众袁家人簇拥下出城往北。

阎象本想再拦,可他是臣,袁耀是君,想到自己多年恪守的为臣之道,到底没再挪步。

他可以劝,可一旦主公有了决断,他便只能支持。

而之所以压住这些称帝奏书,也是他真的担心,上次劝进主公难得英明一回,可万一这趟他又难得糊涂了,可如何是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