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一百七十章 父爱如山,云敢不以死相报?

张勋自带了两万丹阳精锐入庐江,虽守城有余,却进取不足。

其实也不是说不能打,反正丹阳兵们一天天嗷嗷叫嚣,扬言杀出城去,时常趁着敌军攻城之机反攻。

但大将张勋却显得极为稳重,即便荆州兵已显溃败混乱之态,也坚决严令士卒不得出城去追。

其用兵之法,简直稳如乌龟,逼得文聘无从下手,在营中徒呼奈何。

“这我都已经连败八场,故意令士兵溃逃大乱,军心一片低迷,这还不出城追我?

难道我这示弱诱敌之计,已被那张勋看穿了不成?大将张勋,果真高深莫测。

怪不得能与纪灵齐名,还被袁术留下坐镇后方,看来张勋与纪灵,一者擅守,一者擅攻,皆为袁术麾下顶级武将。

可张勋若不出城野战军,只以两万精锐铁了心守城,我若强攻便要损伤士卒,与主公要我以保存实力为要的嘱咐不符。

可不强攻,又要如何克庐江而逼寿春,实现主公围魏救赵,令袁术主力回援的战略呢?”

文聘皱眉良久,进退不得,与张勋隔城对峙,实无良策。

可对城中的张勋而言,却是乐得如此对耗。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自己不出手,那就是常胜将军,只要不出去跟文聘动手,他张勋在防守上,就立于不败之地。

反正他又不打算进取荆州,着急的指定是处于进攻方的文聘,拖上他几天,等文聘熬不住退兵了,就可以给主公发军报:

【我,张勋,以两万对五万,大破文聘于庐江,威震荆襄九郡!】

于是乎,文聘、张勋他们俩在这庐江对峙着,暂且不分胜负,后方寿春之中的阎象看向从北边源源不断运回来的战利品。

整整五万黑山贼战俘!

阎象:“.”

难道主公自得了玉玺之后,真应八公山上那于吉老道所言,得了天命所钟,能神机妙算不成?

我这都还没跟他求援呢,他就源源不断往我这后方运兵是怎么个事?

总而言之,得了主公打赏的五万战俘,阎象捡其青壮,去芜存菁,又挑出两万有意入伍的可战之兵来。

余者充为佃户,管制于各地分散屯田。

主要这批黑山贼都是溃兵,早已被袁军杀破了胆,若不挑拣一番,强行都拉去前线作战,说不定反倒添乱。

阎象此番斟酌其中敢战、可战之士,挑选忠心可用之人,分发精良武器,以军饷爵位相诱。

对于底层士卒来说,当兵吃饷,能在袁营当兵,不比以往在黑山当小喽喽,饥一顿,饱一顿的强?

是故于五万黑山贼中去芜存菁,勉强挑出来这两万人,虽比不得丹阳兵精锐,到底也是沙场见过血的可战之兵。

此刻又有兵马了,正要将之发往庐江支援张勋的阎象,又摊上了一个问题,该以谁做这两万人的领兵大将呢?

要知道这两万人,原先可是黑山贼,若不是似张勋那等有些真本事在身,足以比肩纪灵的大将统率,一般将领恐怕很难将之约束。

若是支援不成,反倒拖累的张勋将军,或者于各地劫掠百姓,坏了袁公名声,可不是好事。

众人齐聚寿春宫大殿,群臣共商领兵人选之时,有一人站了出来,正是寿春学宫院长,王朗,王院长!

“阎公!”

“王公?”

“阎公,王某请战!

自来寿春,王某尚无尺寸之功,蒙主公信重,忝居高位。

每每迎上学子们敬仰的目光,自觉羞惭,有愧主公。

今有强敌来犯,若阎公无有合适大将人选,王某不才,当仁不让!

阎公有所不知,当年我于会稽为太守时,也曾统率大军,尝与那吴郡严白虎交战,多有得胜”

阎象:“.”

阎象好悬没绷住表情,我嘞个王公啊!你于会稽统率大军那会,不是刚打两天,就率众给我主投降了吗?

还有那什么吴郡严白虎?是那个在军报上连名字都只出现了一次的:

【严白虎据寨顽抗,一时半刻为众将所斩,尸首共分功绩】的那个小小山贼吗?

无奈王朗天下名士,又德隆望尊,阎象也不好轻易拂了他的面皮。

恰在这时,忽听人急报,有主公书信至!

待阎象拆信一看,明了袁术交代对某位义子的详细安排,不由抚掌而笑,“主公真神人乎?”

群臣不解,阎象笑谓之曰:

“天赐神将,主公第五义子将至,由他领兵,我等无忧矣。”

“第五义子?可是那军报上言:于蒙城前七进七出,连斩一十八将,一人一骑,白马银枪,以一敌万,杀败万军的常山赵子龙?”

虽说军报上是如此写的,但毕竟袁军如今上行下效,袁公好大喜功,众人皆知。

是以对于自家军报,袁军内部自己人,都要存疑。

可唯独认真看了袁术书信,知晓了各中隐秘深意的阎象知道。

好家伙,虽说现在大多数的袁军军报都有吹嘘的成分在,可偏偏赵云这份看起来最离谱的七进七出,以一敌万的军报居然是真的?

甚至看主公书信里的意思,赵云之所以七进七出,以一敌万,是因为孙轻麾下只有一万人,而不是赵云的上限是一万人!

阎象:“???”

主公,您这第五义子,他还是人吗?

不管怎么说,听闻如此神将,顷刻便要来至寿春,阎象当时就不慌了。

这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自家主公贴心到一边在前线血战,一边还能往后方又送兵又送将的。

这别说守住庐江,击退文聘了,主公您再送点人来,我这都要主动出击,打进荆州了。

至于说赵云是来给公孙瓒讨要物资,急着走海运发往幽州的?

笑话!蒋钦的水军还在大江上跟蔡瑁、张允作战呢,云公子您不先往庐江大破文聘,我这也没法给你征发大船啊!

虽则这批五万人的黑山贼俘虏是袁术早先打败,比赵云先行许久。

但他们又是俘虏,又是步行,行进缓慢,而赵云一十八骑,皆是快马,是以两者抵达寿春的时间刚好前后脚。

这里阎象看完书信,知道袁术的意思是要让赵云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以收其心,心领神会的他赶忙吩咐众人。

“云公子还有半日便至,诸位随我布置准备一番,我们出城相迎。”

且说赵云自别过袁术,一十八骑白马直奔寿春而来,沿途江淮两岸百姓,听闻他袁公义子之名,无不箪食壶浆以迎。

赵云方知义父于江淮之声望,是何等如日中天。

看着有义父在北方于前线挡住曹刘,在南方又施行仁政,兼并当地豪强的土地,租与百姓。

从而使淮南安稳民殷,对比北方因诸侯战乱,贼寇肆虐而饥馑流亡的百姓。

赵云幽幽一叹,“云先前只以为刘玄德之仁德,当世罕有。

今见义父,方知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谓之仁,乱世之中救民于水火,谓之德。

云奔走四方,尝见天下诸侯,未有仁德如袁公者,今拜义父,夫复何求?”

及至一行白马来至寿春,城门大开,百官相迎,万民夹道欢呼。

“是袁公义子来了!”

“寿春上一期的邸报都通传了,袁公的第五位义子,叫常山赵子龙的,七进七出,视万军如草芥。”

“也不知伯符公子嘛时候回来,去岁他大婚的时候,我还喝过一杯喜酒呢。”

“要我说,还是咱从吴郡出来的第三义子徐盛厉害。

以不足千人,大败五千曹军,三十合将那大将典韦战而胜之,袁公都称他是江淮之虎臣呢。”

“你放屁!人徐盛是琅邪人,之前客居吴郡而已,怎么就是你吴郡人了?

分明是袁公第二义子,我们汝南的陈叔至厉害!

一人一将,拦住典韦两万大军,质问的他都不敢上来一战。”

“那个.其实我觉得第四义子夏侯公子也是个妙人,背后更有征北将军作靠山,未来前途只怕不可限量。”

众百姓为了哪个义子更厉害而争吵间,便有一位老道,鹤发童颜,身着道袍,飘然而来。

他一边泼洒符水,一边喟然长叹。

“诸位勿要争执,正是有袁公亲冒矢石,抛下安逸富贵的生活,率一众义子于前线挡住苍天治下暴虐无道的诸侯,才有我等眼前黄天盛世之太平。

我等之太平,乃是袁公携诸位义子为我们负重前行而来。

今日云公子归来,万民且随老道,为他祈禳求福,解厄消灾。”

“老神仙来了!”

“太好了,有老神仙祈福,祝云公子百战百胜。”

“祝云公子再立功业,捷报频传。”

“我等虽不能上阵杀敌,唯有这份心意,为云公子祈福,请黄天庇佑。”

万民诚心祈祷分开道路,老道沿路泼洒符水,净水清街,步罡踏斗,来至赵云面前,作了一揖。

“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

袁公顺天应命,公子顺势应时,今贫道应阎公所请,携万民愿力为公子祈禳。

大道虚幻,心意唯真,只看信与不信。

心意深重,还望公子莫负万民之望,贫道方外之人,这便去了!”

赵云长这么大,此前不过是公孙瓒麾下一军侯,哪里见过这阵仗?

集万民之愿,为自己祈禳求福?祈禳或许虚幻,但周围百姓那一双双望向自己,殷殷期盼的眼神,却比仙神更真。

义父厚爱,万民期望,此恩深重,叫云何以为报?

这一刻,赵云知道,哪怕将来自己回到幽州,这些江淮百姓也会像此前讨论袁公诸位义子一般,始终关注挂念着他的消息。

更有甚者,会为了替他赵云之名而与其他人争执高下。

这让赵云想起了常山,想起来家中那位身体不好,却长兄如父的大哥。

他在常山定也是始终挂念着自己,也会为了自己的消息,而与他人争执。

而眼下,面对这些将自己视为亲人殷殷期盼着的百姓,赵云长施一礼,久久无言。

及至阎象与群臣疏散百姓来迎,赵云抬首相望,先前那位老神仙早已不知所踪。

阎象见之笑曰:

“方才那是太平观的于吉道人,我知公子自幽州而来,一路不知几经生死,历尽艰辛,特请他来为公子消灾解厄,洗尽风尘。

公子若要见他,往城外八公山上,寻太平观便是。”

见到寿春群臣皆以面前这位白发老臣为首,且他一文臣,腰间常悬宝剑。

赵云哪还不知面前之人,便是袁营文臣之首,替义父坐镇后方的阎象。

他赶忙行礼,将袁术书信送上。

“可是阎公当面?这是义父书信,要我亲手予您。”

阎象接过书信,故作观瞧,随即颔首。

“实则主公怕我等未见书信,怠慢于你,早先便有八百里加急送至,信中诸事我已知晓。

云公子放心,既然主公已经应允于你,寿春便绝无怠慢之意。

城中最新打造的重甲骑具尽在仓库,本要随下一批物资运往北方前线,眼下既然你已来了,正可尽数予你送往幽州。”

“啊?”

此时此刻,赵云真的要被袁营众人对他的好砸懵了。

从义父袁公,到江淮百姓,再到面前这位白发老臣,每一个人都对他好到让他深感惭愧。

现在听说自己要来讨要物资,寿春这边不仅没有半点拖延,甚至要把原本打算送往前线义父处的全部重甲骑具,尽数给自己取走?

这.这明明自己就是来替公孙将军讨要袁营物资的,自己明明应该是来者不拒,最好有多少要多少的。

可.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袁营的人要对我这么好,好到我现在都不好意思拿了。

“那个.阎公,想来义父前线战事紧张,要不先供给义父?”

阎象笑了。

“云公子说的甚话?主公信中已经说了,万事以公子为先,既然他已答应了给你,你现在这样说,是要我抗命不遵,使主公失信于你吗?”

赵云动容!

“不过有一事还需与云公子说明,重甲骑具打造困难,目下寿春也只新造一百零八具,还望公子勿要嫌少。

想来您先前也见到了,主公十万大军之中,也只得二十八具。”

嫌少?

赵云又岂能嫌少?

父母之爱子,一百三十六具重甲,自己只用二十八具,剩下的都给他赵云。

父爱如山,赵云几欲热泪盈眶。

“嫌少?阎公将云视作什么人了?

义父待云至此,云此生若不能为义父斩将擎旗,以死相报,还有何面目立足于世,枉称大丈夫!”

“好!云公子有此心意,象眼下有一桩难处,正有一不情之请。

实不相瞒,虽主公答应公子命蒋钦发大船,以水军将物资送往幽州,可偏偏公子你来的不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