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一百零三章 三人成虎,万人成谶

“小王岂敢?”

刘宠心里暗骂你都搁我王座上坐着了,你这忠良之名,哪里还用着我来陷害?

面上只是陪笑,一脸乖顺之相。

“袁公大汉忠良之名,世所共知,小王何敢言害?

实是大汉衰微,天下分崩,仰赖袁公一力匡扶,当今若无袁公为天下先,世间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小王不才,忝为刘氏子,今见我大汉之撑天玉柱,国朝之架海金梁,焉有不拜之礼?

此非拜袁公尊位,实感念袁公兴汉之功。”

“辅国臣之本分,何敢言功?

我本大汉忠良,奈何天子德薄幼冲,常为奸臣所惑。

发不义之兵,矫朝廷乱命,残害我这样的忠良,重用曹操、刘备这等小人,使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实不得已而兴兵。”

他垂眸逼视陈王,恍如孽龙般的妖瞳晦明莫测。

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无声的大殿中,响彻每一个人心神。

“天子有罪,吾为人臣,当治之以对天下!

大汉四百年基业,江山社稷,万民苍生,岂容幼童独断?

倘使国朝毁于一旦,大汉江山就此断送,我将何以下九泉,以见历代先帝?

吾家四世三公,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又与禽兽何异?

今天子年幼,国中滋生妖孽,我为大将军,当统摄朝野,以御万方,为天子牧守九州,以待陛下成年。

我当摄政,陈王以为然否?”

刘宠近乎骇然失色,他知晓袁公路何等凶人,绝非良善。

可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狂妄至此!

倘使有太后临朝称制,并指定外戚大将军辅政的,在天子年幼时,由大将军行摄政之实,也是常有之事。

毕竟大汉九州之天下,万民仰赖之生计,总不能指望一幼童来治理。

但问题是,现在太后都死了七年了,陛下也十五岁了,最荒谬的更是天子和朝廷中枢根本就不在你手里。

你一介外臣,谈何摄政!

合着以后朝廷发的诏令,就全是天子年幼乱命,只有你发的大将军令,才是摄政诏书?

这话陈王如何敢接?正讷讷无言间,他身侧的国相骆俊好似察觉了他的眼色。

只见其勃然色变,满脸忠义之色,刘宠瞥见这一幕,心下一慌,刚要拦阻已来不及。

只见骆俊怒目上前,朗声斥之。

“国贼曹操,祸乱朝野,蒙蔽天子,皇叔刘备,假仁义之名,蛊惑天下!

今非大将军何以制之?

大将军宽心,我王向来忠肝义胆,急公好义,今当发王命行于天下,举荐大将军摄政以牧万方,行之四海,以尊将令。”

刘宠:“.”

“陈王德高望重,为宗室之表,我当上陈天子,表他为宗正,于寿春得享富贵。

国相有治政之才,亦可入寿春为官,辅佐阎象。”

袁术满意的看了他二人一眼,微微颔首。

“摄政之事,暂且不急,今太后既薨,无有制命。

待我驾临梁国、沛国、鲁国,四王会盟之日,号召宗室共推,方能行之于四海,御之于九州。

届时还望骆相国与陈王,勿负今日之言。”

“大将军放心,我王晓得厉害,若有不从,臣必斥之。”

刘宠看着相国“怒斥”袁术的一幕,只觉恍恍惚惚,待出了大殿,见四下无人,他才变了脸色,谓之曰:

“国相何故如此?应下此事,欲陷寡人于不义乎?”

骆俊一脸无辜,反问之。

“不是王上您要我虚以委蛇,保全自身,看您眼色行事的吗?”

刘宠:“.”

陈王殿上,自陈王君臣走后,众人才真正开始商议军机大事。

毕竟四王领宗室共推摄政,以驳朝廷政令,同曹操挟天子相抗衡之事,还得先打下梁国、沛国、鲁国才行。

在场群臣之中,杨弘因于颖川辅助太史慈,负责治理当地民生及防备曹操之事,不在此间。

周瑜若非有利于孙策,一般不主动开口,刘晔更是身在袁营心在曹。

满座谋臣,终是年纪轻轻的陆逊扛起了一切,上前进言。

“老师于长平一战大获全胜,虽天下皆惊,然诸侯忌之。

今刘备受此一败逃往沛国,必寻吕布相救。

梁国只有简雍替他坐镇,兵微将寡,当先取之。

然其毗邻兖州,恐也有曹军为援,更有刘备、吕布出沛国使我等腹背受敌之患,老师不可不防。”

“伯言不愧吾之爱徒,所见与我如出一辙。”

袁术微微颔首,轻笑言之。

“梁国、沛国,曹操、刘备、吕布,今当分而击破之,对此奉孝已有妙计教我,诸位勿疑。”

群臣闻言尽皆释然,自从上次蒋干窃书又投降袁营之后。

主公有一位唤做奉孝的神秘军师,已随着蒋子翼的舌辩之才,以及他口中那些似是而非的故事,被传成了袁营人所共知的秘密。

从此以后,袁术索性也就不藏着掖着,每每用计,皆口称奉孝妙计。

现今连袁营自己人,都对这位奉孝是主公军师之事深信不疑,又何况安插了刘晔这么一位明牌间谍的曹营呢?

世人皆知奉孝是袁术军师,哪还能有假?袁营从小兵、民夫到大将、重臣,上上下下所有人还能一起合起伙来骗人不成?

哪有这么多人一起骗人,还都能说的跟真的一样,有事实依据的?

比如袁术此前怎么盘剥百姓,忽然有一天用了奉孝妙计,开始轻徭役,重农桑,让老臣阎象那日红着眼圈从书房出来,几乎老泪纵横。

又比如袁术何等目中无人,哪里晓得什么江东二张?

忽然有一天,用了奉孝妙计,急唤杨军师寻人,礼贤下士请之,于是尽得广陵、吴郡人心。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连小兵、民夫都口口相传,却又叫刘晔如何不信?

赶忙通过他哄骗好学生袁耀疏通的关系,往曹营送信。

然后,这封书信转身就到了袁耀的小伙伴陆逊手里。

早就被盯上的他,书信能不能送出去,全看袁术心情,当然这次还是成功送往曹营的。

三人尚且成虎,何况于万万人乎?

当刘晔的书信送达,与曹军其他细作探查的情报两相对照,曹营众人如今纵使想不信都难。

当一个谎言说上万遍,不是真的也成了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