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25章:秦亡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525章:秦亡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建武三十二年,

复兴汉室的皇帝通过了群臣“封禅”的提议,继三年前的那次东巡后,

他再次乘上车架,去往东方,登上泰山,与天地神祇对话。

临行之前,

皇后阴丽华有些担忧的说,“君主封禅泰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我自然为陛下感到高兴。”

“但您的身体……”

舟车劳顿,再加上拾阶登山的辛苦,已经年老的皇帝能撑得住吗?

但皇帝告诉她,“天下已经完全被我掌控在了手里,我作为帝王的功绩已经到达了顶峰。”

“现在,我想要彰显这份功劳,让天地世人,都能明了我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

去年的秋冬之时,

有两件好事发生在了皇帝身边——

前者,

是隋、齐、杞、越、吴等诸夏之国的使者,还有四方蛮夷的头领一同前来中原拜会天子,在洛阳展现了一副名为“万国来朝”的精彩画面,并用事实验证了“日月所照,皆为汉土”这句话的真实性。

这让皇帝感到十分自得,觉得中原九州,**八荒,已尽入自己彀中。

后者,

则是大汉的长城守卫,击败了企图南下侵犯自己的燕**队,并通过那狭长的辽西走廊,以及位于海东半岛上的乐浪郡,对燕国进行了反击。

这逼得燕国不得不向大汉表示了求和臣服之意。

虽然在明面上,

同今汉纠缠许久的燕国仍旧没有放下他们那可笑的理念,更正他们那可悲的国体,

但燕公安排使者,递交国书和礼物的行为,已经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原的皇帝“诸夏天子”的身份,并有了纳贡的举动。

这让皇帝高兴的对太子说:

“国中的事,我没什么替你忧虑的,只有辽东的燕国,先前让我有些不放心。”

“但眼下的局势已经明了,燕国恐怕享受不了百年之久的国祚!”

“我大汉的子孙在以后,不必承受来自那些荒唐者的骚扰!”

辽东偏远之地,

拿什么跟富饶无比的中原争斗呢?

而且越是伟大光明的理念,

在现实的侵蚀下,崩塌的速度也越是令人心惊。

通过那场战争窥探到的燕国内部情况,让皇帝很是高兴。

“你要记住——”

“世间的事物,不能执着其好坏黑白,而是要分辨清楚:你需要什么、你能得到什么。”

“立足于现实,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浮于空中的美梦,即便再怎样诱人,也终究是虚妄。

唯有利与欲,才是真正的永恒!

作为废立太子之事的另一位主角,刘庄自然明白父亲话语中的深意。

他举起酒杯,表达了自己的认同,还有对“现实”的倾心追随。

如此,

国内国外,便没有值得皇帝为子孙社稷烦恼的事了。

所以在这个令他身体日益衰老,生机日益消散的春天里,他想要为自己的一生敲响最后的钟声。

“你要不要同我一起去?”

皇帝拉着皇后的手,忽然对她问道。

阴丽华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回道,“武帝封禅的时候,都没有带后宫女子过去。”

“如今陛下因为自己的功业而登临泰山,我依托于陛下的恩德,才有了眼前的富贵和地位……怎么敢以这样微薄飘渺的身姿,分散天地神祇降临在您身上的光辉呢?”

皇帝满意她的温柔体贴,便抚摸着那双依旧柔软的手感慨道,“有你这样的妻子,我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真希望到了死后的世界,你我还能继续做恩爱的夫妻!”

阴丽华对此,仍只有微笑。

而当皇帝的步伐终于登上泰山时,

何博这位上帝,理所当然的将目光投注在了正以封禅这件神圣之事,作为自己辉煌一生的终点的皇帝身上。

对方亲手焚烧给上天的祭祀文书,也搭乘着那袅袅青烟,呈送到了他的面前。

上面记述了刘秀这个人作为君主的所作所为,并在最后以天子的名义,向上天这位“父亲”提出了疑问:

“我做了这么多,算的上一位优秀的皇帝吗?”

“你们怎么看?”

何博将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死鬼,让秦皇汉武这些先人、孙恩王凤这些敌手、以及孔光西门豹这些臣子,对刘秀做出自己的评价。

做过皇帝的同行就说,“当然称得上优秀。”

再建宗庙的辛苦,可比继承它要艰难许多。

在这方面,

即便始皇帝都只能承认。

他的敌人也讲,“活着的时候都输给了这个家伙,现在肉身都烂完了,还能说什么呢?”

“祝愿天下太平吧!”

那些辅佐君主的人才也感慨道,“治国要小心的权衡左右,注意私欲不和公心混淆在一起。”

“刘秀在这点上,做的很不错。”

即便他为了江山社稷,牺牲了自己枕边的人,还有血脉上的子嗣。

但有成哀这两位重视真爱的帝王先例在,有他们治下的混乱在,他们对此也没办法指责什么。

就连早已变成死鬼,熟悉了冥土风气,并认识了好些前辈先人的郭圣通也说:

“古来争夺权位的人,能够全身而退,保留性命的有多少呢?”

“我和孩子虽被废黜,却也富贵终老,比之蜷缩在茅草房中为生计奔波忧愁的普通人,已经好上太多了!”

再落魄的权贵,那也是权贵。

及至死去,

他们的衣摆何曾沾过泥土?

他们的手心又何曾生过薄茧?

那些因为权力财富而萦绕心头眉宇的担忧惊惧,

对日日作工,时时弯腰的农夫来说,不过是无所谓、说出来就会惹来乡亲好友笑话的玩意儿。

所以,

郭圣通没有因为长子刘疆在阳世的担惊受怕,而生出多余的怨气。

她只是遵循冥土的秩序,享受着死后的平静,并等待着自己孩子的到来。

她想,

也许阴丽华死下来之后,会跟她做出一样的选择。

“能得到你们这样的评价,他这位皇帝的确是很称职的。”

上帝一一听过身边死鬼的回答,然后便笑了起来。

祂将手里的祭文抛了出去,本就是青烟化成的轻薄帛书,在空中恢复了自己先前的姿态。

“明里不奖他些什么。”

“暗里的功过也自有世人评价。”

“我就赠送他一缕清风吧!”

于是,

当带着满身疲惫攀登到泰山之顶,又坚持着举行完仪式,将浓墨写于纸上,玺印铭于末尾之处的皇帝,预备着离开这座足以览遍齐鲁群山的巍峨圣地时,

一阵清风吹过。

树叶为之发出梭梭的声音,

从他冠冕上垂落,遮挡在他眼前的宝珠也跟着摇摆。

皇帝恍惚之间,觉得自己的精气神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他又惊又疑的向着周围看去,却没能透过飘荡着的风幡,侍立在旁的封禅臣子,望见额外的人与物。

“想来是先前消耗的气血得到了恢复,山上的风水较之地面又清新许多吧。”

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信奉谶纬的姿态,以其神圣“皇帝”这一位置,强调“刘氏天命”的君王,并没有因为这既玄又冥的惊喜,而流露出过分的情绪。

毕竟在本质上,

他是个理智清醒的君主。

他不信一些东西,

他只需要别人信从那些就好。

“走吧!”

“朕的事情已经办完了!”

就此,

他返回洛阳,并在第二年的初春的时候,以六十二岁的年纪,神情平和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精心培养的太子刘庄继承了皇位,决心要在父亲的基础上,开创新的辉煌。

而一些对新君怀抱不满的人却不愿意配合他的施政。

他们私下串通起来,企图以前太子东海王刘疆的名义掀起叛乱。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望,

这些人还写信给刘疆,劝说他顺应“民心”,举起旗帜。

刘疆收到信后,只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随后向洛阳方面进行了举报。

他的臣属说:

“民心可用,为何不从呢?”

“而且这样做,难道不会伤害到山阳王吗?”

山阳王刘荆,

是写下这封密信的执笔之人,

也是当今天子的同胞兄弟。

这样的人物都愿意站到刘疆身后,支持他夺取天下,报复先帝对他的“不公正”,足以见其真诚,也足以见对方的准备。

刘疆涨红着脸告诉他,“这哪里是民心?这分明是贪图天下,意图令万民不安的私心罢了!”

“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想保全万民!”

“你以为刚刚继位的皇帝,是愚钝迟缓之人吗?”

说罢,

刘疆命人将那发出不敬之声的臣属也捆绑起来,一同押送洛阳。

而收到举报的新帝,对刘疆的懂事很是满意。

所以,

他没有将自己的雷霆之威,降临到自己的兄长身上。

他只是以极为迅猛有力的姿态,把那些意图不轨之人抓捕治罪,处死者众,且不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

臣子因此得到了震慑。

对比起只要不触碰到底线,还会顾及人设,手段怀柔的先帝,

这位年轻的君主,要更加直接严肃。

而且观之反应,仿佛一切早有预料。

有这样的继承人,

难怪先帝在威服河北之后,再度以柔和治理起了天下,多次赦免罪犯,推恩臣子,一副没有忧虑的样子。

原来是因为知道,新帝可以握住那虽去了几根大刺,却仍旧扎手的荆棘啊!

如此看来,

东海王刘疆表现出的恭顺谦卑,也并非本性软弱,只是其谋身之举而已。

“可该来的还是会来。”

“即便皇帝仁慈,不计较我的过错,我自己却不能放下。”

得知洛阳的反应,

还有那些涉及谋反,被杀被流放的诸侯、重臣、外戚人数后,

刘疆很快便病倒了,并拒绝服用汤药,请名医来为自己诊治。

他在病榻之前,对自己的儿子说道:

“我读过佛道的经文,听闻过出尘超脱的道理,奈何心性不足,不能够用淡然的态度,去面对身边的波折动荡。”

“新的皇帝继位还不到一年,他选定的年号都还未曾得到颁行,便发生了那样的事情……我时常忧虑,类似的情况以后还会纠缠到我这里。”

“思来想去,便觉得对比起这令我不安的阳世,死后的世界,也不值得畏惧了。”

他的两个儿子都还很年少,对于父亲心中的想法并不了解,只因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哀声哭泣。

刘疆一一抚摸过他们的脸庞,安慰了几句后,便吐出胸中那暗藏了多年的郁气,带着几分飘然之感,告别了这个尘世。

他来到冥土中,

先是花了一些时间,将属于死鬼的流程走遍,让生前的恩怨消散后,

便拿着阴司开具的“赦罪证明”,还有新的“身份户籍”,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分别多年的母子二人在阴间重新相遇,都流露出纯然的喜悦。

然后,

刘疆才反应过来,紧张的向四处张望,“……父亲也在这里吗?”

郭圣通只笑着拍了拍儿子的手说,“大好的日子,我们就不要提他了。”

刘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想起自己眼下只是个轻飘飘的死鬼,便也跟着母亲笑了起来。

主宰阴阳的鬼神窥见了这母慈子孝的一幕,有些好奇的询问身边消息灵通的西门夫人:

“秀儿那边什么反应?”

因为负责为排队投胎的死鬼们灌忘情水,所以常被死鬼们抓着倾诉遗忘一切之前的最后烦恼经历,被迫知晓很多八卦,受到女鬼们极度欢迎的西门夫人告诉他:

“没什么好说的。”

“他表现的很平静。”

何博就说,“不愧是老刘家的子孙,总是这样理性洒脱。”

可惜,

上帝原本期待的“秀儿意图享齐人之福,结果对方手拉手跑了,留下他一个人在原地哭泣”的画面,是看不到了。

好在,

看不到秀儿这位开国之主的乐子,

总有其他死鬼乐意为上帝奉献这一幕的。

阴间的死鬼这么多,

总归会有一些无法放下生前之事,死后还有纠缠不清的家伙存在。

诸夏层面宏大故事看多了,

转过头看看这些家长里短的事,

也是能品出很多滋味的。

毕竟再大的国,也是由一个个俗人、一个个小家组成的。

若高位者只想着自己的丰功伟业,一丝目光也不愿分给底下挣扎生存着的黎庶,

那就像原本凭借着土地生长的树木,脱离了他扎根于地下的根系一样。

接不上地气,

不知道根系是如何苦哈哈的汲取养分,供给地上大树的,

那枝叶枯萎、躯干倒塌,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

“唉!”

“转眼人间又换了一轮风景。”

跟着西门夫人说说笑笑,下了几盘棋,说了几家关着门也没能逃过鬼神窥探的八卦后,

捧着瓜的上帝忽然感慨起来。

他的目光跨过阴阳的界限,越过山川的阻隔,落到西海的沿岸。

在那里,

被权臣和外戚摆弄了许久了东西两位秦皇,终于不用再忍受作为傀儡的屈辱——

因为在他们兴复秦室之前,

他们屁股下的宝座,便已经与之告别。

那个在殷商时显贵,在周初时落魄,

又在周孝王时重获封地,在周平王时列为诸侯,

称雄过中原西方,横扫**一统天下却又在二世皇帝时失去宗庙社稷,跑路西海重塑辉煌,并为西海带去前所未有的统一、繁荣、稳定的嬴秦,

终于结束了它近千年的生命。

虽然中南的半岛上,还有嬴秦子孙在统治;

泰西的东部,还有嬴秦子孙在开拓,

但嬴秦的主干终究是被人砍倒了。

也许那些散落出去的枝叶,在以后还能生长起来,成为新的大树。

可它们和自己的前辈,还能有多少相似之处呢?

“我不管!”

“东秦西秦都是秦!”

“我等会就给嬴沣那个小子托梦,让他把国号改成秦,整个南秦出来!”

“而且泰西不还是有个北秦国在吗!”

“天下还有好几个秦国,它才不可能就这样消失!”

得到亡国讯息的西秦太祖抱着手,对嘲笑其子孙比不上自家有出息的汉太祖如此嘴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