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02章:长安破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502章:长安破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天星坠落,并精准落到昆阳城外的数十万王莽大军头上时,

暗中观察的死鬼们纷纷发出感慨:

“汉室真的要复兴了。”

一直观测天象的甘石二人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借用上帝的话语说道:

“真是‘时来天地同借力’……不过王莽这边,也称不上是什么英雄。”

攻打昆阳的新朝将领王邑,是王莽叔父王商的儿子,跟他的父亲拥有着一样的个性和能力。

他与王莽的向来亲近,从而当上了新朝的司空,并得到王莽重用,得以率领军队前来东方平定敢于称帝,跟王莽争夺名号的绿林军。

而在大军行进之时,

王邑一路走一路歌舞,一点也没有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作为一名纯正元城王氏子的做派。

将士们因此很看不起他,同时又不免效仿长官的潇洒,也跟着放松快活起来。

他们扎下的营帐没有规划,做饭的土灶也搭得乱七八糟,夜间本该四处巡逻警惕的士卒,更有不少缺位的。

亲自带队出城的刘秀注意到了这点,然后对身边的人说道:

“乱自上作!”

“即便有四十万之众,又能发挥多大的力量呢?”

指挥大军,向来是个极为麻烦的事。

汉太祖的军略何其强大,数年之间取天下,数年之间平诸侯,却仍被韩信评为“将十万”而已。

是故,

只要对事情有些许的重视,对基本的情况有轻微的了解,

都会对“率领四十万大军”这件事施以紧张和重视。

结果,

王邑只觉得自己身后跟着四十万人着实威风,自其出长安后,时常放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之类的狂言。

而放完狠话之后,他就去喝酒、去看随军带着的美人歌舞去了。

等到围攻昆阳的时候,他还大喊着“优势在我”,不允许城中的软弱者投降,声称要将昆阳杀的片草不留。

他这样的嚣张,

给刘秀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起码被王邑逼上绝路的众将士,为了求活存命,都响应起了刘秀的号召,团结在他身边,率领着精锐,不断的鼓起胆子,向着数量庞大的城外新军发起冲击。

刘秀率军连战连捷,极大的鼓舞了城中守卫的士气。

加上刘秀的调度得当,使得他们能在王邑的围攻下,坚持了一个月,等来了那场持续了半夜的奇异天象——

七月一到,

风雨便跟着狂野起来,

夜空中先是闪过令人惊惧的雷电,

然后便有哗啦啦的冰雹落下。

成人拳头大的玩意儿砸到城里城外,

城里的人尚且有城墙房屋可以躲避,城外的人却只能仰仗于单薄的营帐。

理所当然的,

他们被砸了个天昏地暗。

还没等人从地上爬起来,又突来了暴雨。

照明的火把全被浇灭了,昆阳城外,那条从秦岭伏牛山上流下来的沙河也随之暴涨,淹没了本就驻扎松散的营地。

陨石就这样混杂在暴雨之间,砸穿云层,透过狂风,落入新军这边。

风雨水火一并出现,成为深夜中转瞬即逝的光亮。

有人因此大呼,“上天降灾!”

骑马的将军大呼,奔走的士卒亦大呼,随行的民夫恐惧啼哭。

俄而万千人大呼,万千民哭,千百骏马嘶吼。

中间力拉营帐驻地崩倒之声,踩踏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拉扯粮车的许许声,抢夺声,遮挡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刘秀见到新军这样的混乱,当即显露出狂喜姿态。

他着甲持刃,率军杀入,取得了这场漫长拉锯战的胜利。

可惜的是,

敌军主将王邑并没有被杀或被俘。

这个家伙眼见军阵大乱,败局已定,立马爆发出了作为人的所有智慧和力量——

他带着一批亲军向着后方发起了冲锋,在对自己这边玩了一把骑马与砍杀后,成功闯出来了一条生路。

最后,

他踏着堵塞了沙河滔滔之水,在暴雨中泛滥而成的宽阔水面上,“搭建”出一座浮桥的新军尸体,仓皇东顾而去。

不久后,

刘縯夺取宛城的消息传来,昆阳城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有能凝聚人心的名望、有敢率军冲杀的勇气、有御弱胜强的智慧……”

“刘秀更有做天子的可能啊!”

在反复回味了宛城和昆阳两处大战的滋味后,阴间的智者们又谈论起“刘氏兄弟之中,谁更有资格角逐宝座”的事。

刘玄不过是一嫉贤妒能的傀儡,

王莽如今更是冢中枯骨,不足为虑。

而太平道那边,从死鬼的角度推测起来,也不过令鬼唏嘘。

如此,

那就只能看向刘縯刘秀这边了。

而刘縯其人,性格豪迈,行事不拘小节,于军事上很有才能,却也因之满怀傲气,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这使得他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风险。

刘秀的才能不弱于其兄,性格则与之相反,极为沉稳,颇有城府。

反正当已经跑到新夏那边玩耍的汉太祖听到他宣称的“娶妻当娶阴丽华”时,嘴里的酒水直接喷了出来。

毕竟刘秀说出这话的时候,阴丽华不过八岁。

“跟他一比,乃公当年跑到吕府上喊‘贺钱万’,倒也多了两分体面。”

刘邦感慨着说道,并深刻的认为——

觉得隔了这么多代,子孙还能继承自己发家致富第一步的脸皮,自己真是太厉害了!

“而且这小子的运气真是离谱!”

回想起那场实际上并不浩大,但造成影响极为严重的“天星陨落”,死鬼都忍不住怀疑起刘秀是不是掌握了什么神奇的法术。

但死鬼们想去询问上帝,却没能找到对方。

因为上帝围观完了这两场大战后,又将甘石等史官打包带在身上,跑到了其他的高山峻岭处观望星辰,推测之后的气象变化了。

死鬼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暗中观察刘秀这个家伙,并打算等对方死下来后,好好采访一把。

……

“难道刘氏的天命仍旧存在吗?”

阳世,

东西两边的孙恩和王莽都收到了绿林大胜的消息,并在心底不由得生出了类似的念头。

但比起王莽的癫狂盛怒,孙恩却较为平和,只忧虑起了其他方面的东西。

“如果刘氏再度取得天下,新皇帝还会用之前的方式,治理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吗?”

击败了赤眉军,夺取了大片河北土地,并逼迫樊崇率军向西方逃去的孙恩一边安排着投降的赤眉军,一边如此想到。

“如果他做不到,那自己这位大贤良师,又怎么能在此时收手止步呢?”

于是,

孙恩找来自己的手下,并对他们说道,“我听说河北之地,有不少豪强盘踞,他们还曾做过不少不利于国人的事情。”

“我有意清理他们,贯彻‘太平’的主张,奉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让人世恢复以前的平和。”

手下当着他的面认同了这个主张,但等其走出大贤良师的视线,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他们便凑在一起商议起来:

“拼命到了这样的地步,却还不能获得富贵,我心里对此十分不满。”

“想来你们也有同样的感触。”

其他人点着头说,“能闲逸富贵便不想要劳苦低贱,这是人的本性。”

“《太平经》到底是本说神讲仙的书,神仙可以餐风饮露,遗世独立,但我们是做不到的。”

他们当年起义反抗,

除却心里那纯然的野火灼烧之外,又有多少源于“只恨自己不是富贵当权者”呢?

这次攻打赤眉军,

由于黄巾军向来的好名声,可以说当西南方呈现“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时,东北方向也称得上“本道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可谓占尽天时”。

在那些随风而倒的家伙之中,怀抱着“投奔新主,保全身家”念头的,也有着不少数量。

顺从《太平经》的指导,固然可以有口饭吃。

可他们早已吃饱了,现在只想着吃更多,吃更好!

“听说绿林那边已经向西挺入武关,攻打起了长安。”

“等到他们拿下那里后,便要立起一个实打实的新朝廷,我们何不……”

有些东西,

既然孙恩和太平道不肯给,

那也不能怪他们自己向外索取了。

“不可!”

有人打断了这个提议。

但他并非是因为忠诚。

毕竟要真忠诚,此人也不会出现在这场会议中了。

“现在局势还没有分明,我们不能直接做出选择。”

找准时机,

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利益!

“不过,我们可以先送一些子嗣亲人去那边。”

这几年起势,拥有了地位,自然就会拥有财富。

哪怕孙恩三令五申,警惕非常,可他一人而已,如何能堵住全部的裂隙呢?

但也因如此,

他们得来的浮财,不能直接在他人面前显露,不然孙恩寻找过来,提出“巨额钱财来源不明”的质问,他们又该如何回答?

只有想办法将这些钱财带去西边,那玄汉所在之地,他们这些人的子孙,才能理直气壮的做一地土豪,享人上富贵。

这样,

也更方便他们在两大势力间权衡利弊,站队准确。

“果然还是你有智慧!”

其他人通过了他的建议,随即让自己的兄弟、庶子,乘着车马,于夜间迁移去了西边。

孙恩对此有些预感,却也无能为力。

他只是来到流过黄巾军地盘的大河岸边,看着那泛滥的黄浊之水询问身边的人,“新的时代来临后,洪流可以得到约束吗?溃烂的大堤可以得到修复吗?”

对方不敢回答这样沉重的问题,低着头呐呐无言。

孙恩于是没有再问他,转去巡察起了其他地方。

在黄巾军兴起的这些年,

孙恩曾想过治理大河,

但这条贯穿整个中原的母亲河,哪里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可以理顺安抚的?

不献祭整个国家数十年的精力和财富,黄河才不会放弃肘击两岸生灵这件事。

所以他只能无奈放弃,真正的期待起了后人的智慧。

“刘縯刘秀……”

“都是些年轻有作为的人。”

“即便奉行的道理不同,但他们热血应该还没有褪去,应该可以完成这件事吧?”

孙恩就这样,在期待中渐行渐远。

……

随后不久,

得意洋洋入驻宛城,达成太祖“在宛城做皇帝”成就的刘玄因为担忧刘縯暴涨的声望,在王匡、朱鲔的提议下,借着开会摔杯为号,对前来赴宴参会的刘縯发动了突然袭击。

刘縯没有吸取前辈们的教训,不着甲胄便来参加会议,随即便被刘玄安排的将士用刀剑刺死。

刘玄砍下了刘縯以及其縯手下一众将领的头颅,想要拿出去威慑别人,告诉他们“这就是反抗皇帝的下场。”

王凤劝阻道,“这是刚刚立下大功的勇士,不能受到这样的侮辱。”

但刘玄和王匡仍旧不听。

他心里便愈发觉得这荣华富贵无趣,竟让原本英武果决的兄长,变成如今这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之徒。

“我还有什么面目见刘秀呢?”

“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就不必叫我了。”

王凤意识到,自己劝不了任何人,干脆一心一意扑到讨伐王莽的战事上,想着打进长安后,就收拾包袱回老家做个富家翁。

至于刘秀听说兄长被哄骗开会,被刘玄刺杀的事情后,会不会发起内斗,将兵锋对准自己名义上的君主,王凤也不想去管了。

“都死光算了!”

他在私底下这样抱怨道,心里对绿林山的怀念愈发浓厚。

只是,

后续刘秀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并没有因为兄长的暴死而做出任何反抗,说出任何怨言,仍旧摆出一副敦厚温和的姿态,臣服在刘玄的皇位之下。

刘玄因此得意的说,“这就是震慑的效果!”

“刘秀即便有昆阳之战的威风,也不敢同朕争斗!”

王匡也连连点头,认为刘秀这样软弱,连为兄长报仇不敢,不会像刘縯那样,对自己构成威胁。

但在他们都未曾注意到的角落,刘秀悄悄的收编了兄长遗留下的势力,并结交了许多将领,让自己的羽翼更加丰满。

等待,

他还在等待!

等到攻破长安,

等到诛灭王莽,

他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现在,

没有什么比覆灭新朝更加重要!

地皇四年九月,

乘胜追击的绿林军一路高歌,成功来到了由大汉建立,又被王莽占据的长安城下。

他们很快便攻破了这座恢宏的国都,直直向着皇宫而去。

而在皇宫之内,

王莽并没有惊慌失措。

他的惶恐和惊怒,早在宛城陷落、昆阳几十万大军惨败的消息传来时,被消耗殆尽了。

此时此刻,

他找回了年轻时的从容冷静,脸上浮现着不属于古稀老者的饱满红光,身体也变得松快灵活起来。

“来人!”

“为朕更衣!”

王莽发出一声呼唤,但没有得到响应。

服侍他的宫人在长安被绿林军保围之时,便自行逃出宫廷,谋求生路去了。

诺大的皇宫,

威严的皇宫,

承载了王莽一生渴求之物的皇宫,

早就变得空空荡荡,满是逃跑时的狼藉。

好在,

王莽也不期待别人响应。

他动手为自己换上了皇帝的袍服和冠冕,然后振动衣袖说,“上朝!”

仍旧没有人回应。

但王莽自顾自的抬步、行走,坐上了曾经群臣汇聚的殿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