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88章 前车之鉴,重蹈覆辙?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88章 前车之鉴,重蹈覆辙?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月初八。

司马懿率三千虎豹骑出峣关,过白鹿塬,沿着灞水一路向北。

骠骑将军府司马陈圭,参军州泰,杂号将军周当、魏平等人统大军三万在后。

出了白鹿塬便到灞桥,司马懿并没有选择西去长安。

而是一路向北,驰至高陵以南的灞陵,之后又驰至细柳,隔着渭水北望汉军营寨。

两千虎豹骑游走在长安周围,将本在长安地界肆无忌惮侦视敌情的羌骑虎骑尽数驱逐。

今日距汉军占据细柳、棘门筑营已过去八日。

八日时间,曹军不敢出城骚扰,汉军构筑了两座相当结实的营寨,并运来了足撑一月的粮食。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魏军在八日时间里也没闲着。

六千人出了长安,搭桥渡过城西的沣水,挖壕筑垒。

营建了一座沣水大营,隔着渭水与汉军的细柳营南北相望。

如此一来,细柳汉军欲南渡渭水进取长安,首先就要面临被半渡而击的风险。

“可知细柳营由谁统领指挥?”司马懿看向毌丘俭问道。

毌丘俭不假思索:“禀司马公,是蜀将王平。”

“王平?”司马懿显然没听说过这人名字,“可曾探知他根底?”

“此人乃是巴西賨人,十余年前随七姓夷王至洛阳归附,太祖假其校尉之职。

“汉中之战叛降刘备,上月,右将军街亭之战败马谡,蜀寇星散,唯其人鸣鼓自持,一营独完。

“先前右将军围陈仓,也是此人自渭水狭道杀出,解了陈仓之围。”

司马懿微微颔首,对毌丘俭表示赞许:“仲恭做得不错。”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两军不过隔一条渭水相望,除了军事机密难以购求,很多众所周知的平常消息都是可以用财帛等东西买来的。

就如他在上庸买得消息,知晓孟达外甥邓贤是贪生怕死之辈,其后兵威逼之,以利诱之,才使得邓贤、李辅开城献降。

但不是所有为将者都能想到安排合适的细作,花费不小的钱帛去知己知彼的。

以博闻多才、精于诗文闻名雒阳的毌丘俭能做到这点,足以说明其人具备一定的军事水准。

“蜀寇可曾试图渡水来攻?”司马懿又问道。

“未曾,蜀寇至细柳当日,我便率军在此筑营了。”

司马懿再度颔首。

能迅速反应,并成功在沣水结营自守,不算庸将。

假如沣水被蜀军占领,他想要实施接下来的计划,还得先拔除这沣水大营。

见毌丘俭脸上忧色不解,司马懿宽解道:

“当日你们退军长安,士气大丧,蜀寇却没有一鼓作气夺下这沣水筑营,反在细柳扎寨。

“其意看似稳扎稳打,固守待援,实则犹犹豫豫,失尽先机。

“今我大军已至,蜀寇无能为矣,仲恭毋须忧虑。”

毌丘俭不知该不该点头。

骠骑将军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但事实上,蜀军不来夺沣水大营,显然是认为渡河之后难以扛住骠骑将军援军的进攻。

一旦遭败,蜀军大盛的士气就会开始衰竭,而魏军大丧的士气则会得到恢复。

“司马公,右将军恐怕已被传首陇右,郭使君未必能守得住天水。

“天水一旦失守,诸葛亮必挥师下陇,他若聚大兵于高陵,向南强渡渭水,则我长安粮道尽失,粮草难支两月。

“我长安守军本就士气低迷,不堪大用,一旦粮道断绝,恐怕情势会变得更差。

“到时,长安守军恐怕会拖司马公荆豫大军的后腿。

“所以…是否要在诸葛亮来援前夺回高陵?

“王扬烈已着人在霸陵打造攻城器械了。”

荆豫大军刚刚速胜孟达,士气正盛未衰,若能一鼓作气夺回高陵,那么大魏就可以稳扎稳打。

细柳营的炊烟已经升起。

司马懿静静看着。

从炊烟的分布规则与否,密集程度,能判断出来一些东西。

“仲恭所忧确有道理,关中败军溃卒的军心士气确须提振一番,但往夺高陵,却是正中蜀寇下怀了。”

毌丘俭为之一滞,不明所以。

司马懿抚须肃容,道:

“关中蜀寇拥众不过三四万,却分守高陵、棘门、细柳、槐里、五丈塬五地。

“兵法云,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无所不备,无所不寡。

“蜀寇众少而分兵,寡之又寡,兵家大忌。

“之所以敢如此,不过是以为高陵乃我大魏必救之地,诱我去攻,而彼坚营高垒,欲以老我大魏之师。

“攻之,正入其计。

“此王邑之所以败走昆阳也。

“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蜀寇大众在此,则巢穴虚矣。

“我直指五丈塬,则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

毌丘俭登时一凛:“司马公欲复行险计?!”

张郃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毌丘俭已被司马懿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司马懿摇了摇头,不以为然:

“蜀寇不过三四万人,所恃者不过诸葛亮援军而已。

“天水至长安八百余里。

“诸葛亮大军就算即刻下陇,至少仍需半个月才到。

“加之远来疲惫,何险之有?”

四月初九,司马懿步军至灞陵,与汉军高陵隔河相望。

自从司马懿带了两三千虎豹骑出现在长安附近,从细柳到五丈塬这两百里路就变得不太平起来。

在清理完长安周围地界之后,司马懿直接命虎豹骑北渡渭水,甚至直接从汉军细柳营与棘门营之间的二十里空地穿插而过。

汉军辟易,固营守寨。

两三千虎豹骑如入无人之境。

好在也并不敢太过深入,耀武扬威求战不得后,便又退回长安。

羌骑与匈骑早已得到严令,全部收缩防御。

刘豹之子刘聪率千余匈骑驻屯棘门营。

两千羌骑则在杨条、杨素父子带领下,与扬武将军邓芝所率步弩六千一并护送粮草两万石向东。

效率很低,却不得不如此。

幸亏从张郃那里缴获了一大批驮畜与辎重车、漕运船,使得这支粮队兵多民少,秩序足以维持。

四月初十。

虎骑司马黄崇率五十虎骑从棘门一路向西。

在沿途据点换了三次马,中午时终于回到了五丈塬。

天子正在斜谷口与董侍中一并主持粮草转运事宜。

斜谷栈道已经修好,斜谷粮仓一个月来屯聚了八万石粮食,近日正在通过栈道运往五丈塬。

预计全部送达还有六万石,够关中的大汉军民及俘虏一个月支用。

被髡了发的俘虏们替代了役夫,成为了最佳劳动力,过上了半饥不饱的日子。

战时运粮,战事结束,又是最好的屯田奴,可谓两全其美,除了会吃粮食这点不够美。

幸在丞相给大汉攒了五年家底,暂时还不需要像曹操一样杀降数万。

“陛下,安国今晨遣使至棘门报与赵帅。

“说今日天一亮,便发现司马懿屯驻灞陵的几万大军拔营,直往新丰方向去了。

“或许是想从新丰北渡渭水,绕到高陵城下。”

刘禅眉头微皱:

“兵法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司马懿不可能真去打高陵吧?

“再者,他攻城器械应该都没打造好吧?”

如果换个普通人这么做,刘禅或许会相信他真去打高陵了。

但这是司马懿,最擅长虚虚实实这一套。

黄崇却道:“陛下,把守灞陵的牛金,把守新丰仓的王昶或许有在打造攻城器械。”

刘禅恍然点头,忘了这茬。

这么一想,又觉得司马懿似乎真有可能去打高陵。

毕竟有孟达前车之鉴在前,司马懿不惜代价地急攻,十几日就给城中守卒打怕了。

“子龙将军有没有说,他准备如何应对?”刘禅问道。

如今赵云坐镇棘门,居中军。

王平、傅佥、爨熊坐镇细柳,居左翼。

宗预、关兴、赵统坐镇高陵,居右军。

只不过这三军间各距二三十里,并非是局部战场上的左中右三部。

但对于一场将近十万人的会战来说,这么点距离算不了什么。

黄崇道:“赵老将军也说,这可能是司马懿的疑兵之计,我大军只须固寨自守,静观其变,待丞相援兵到了,再做他算。”

刘禅思索着点点头。

按照计划,赵云两万四千大军应坚守营寨,等丞相大军到了高陵之后再转守为攻。

靠着一城两寨,坚守半个月不成问题,甚至能狠狠消耗司马懿一波。

尤其是高陵,夺来之时就不是一座空城。

魏军在城里本就屯有甲兵、箭矢、粮草,擂石、滚木也有准备。

关兴又夺粮万余石,还从安定运来粮草与辎重,按照常识来说,坚守一个月绝不成问题。

四月十一。

传来消息,打着司马懿旗号的几万大军到达新丰。

同一日,驻守长安渭桥的魏军开始渡过渭水,在虎豹骑的保护下,于渭桥北岸安营扎寨。

汉军并不出寨袭扰。

四月十三,在渭桥北岸筑营扎寨的魏军立稳了跟脚。

有虎豹骑来报,发现从五丈塬方向来的汉军正往细柳营运粮,就在细柳二十里外的渭水河畔。

于是一万魏军开始在一千虎豹骑的掩护下,结阵西向,准备发动第一场小型战役。

与此同时,与汉军细柳营隔渭水相望的沣水魏军,在中郎将毌丘俭的指挥下,开始搭建浮桥。

汉军的护粮队伍看起来有一两千骑,步卒似乎也有六七千,算得上是人多势众。

魏军主动来攻,加上汉军有主场优势,今日不出意外的话,汉魏之间必将有一场小规模的战役。

结果意外出现了。

汉军在发现魏军动向后,竟是直接回头,把粮食送进了十里外的槐里城中安置。

万余魏军全部愣在细柳营前,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最后在将军魏平、周当的指挥下,魏军还是决定试探一番。

数千役夫被魏军持刀枪弓弩驱赶着,背上了沙袋冲上前去填壕。

待付出了上千条役夫的性命,终于填出几条可供行进的道路后,魏军对细柳营发起了第一次冲击。

可一座没有受到任何骚扰,营造了十几日的营垒,是何等坚固?

魏军既然没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之攻下的决心,那么就注定了这种试探是无用的。

挨了两轮箭雨,简单拉扯了一番,最终在鹿角壕沟前倒下近百具尸体后,魏军丢下两百来号伤兵仓皇撤退。

而小胜一场的汉军,面对撤退时阵脚微乱的魏军,仍然没有选择出寨追击。

细柳汉寨一水之隔的沣水魏营。

站在望楼上北眺的司马懿看着畏魏如鼠的汉军,沉吟了许久,神色依然从容。

一旁,毌丘俭叹息一声:

“司马公,看来蜀寇并未如您先前所料,因近月以来的连连大胜而有所骄矜。

“如此一来,除强取高陵外,或者静等诸葛亮到援,估计没有任何办法了。

“就算司马公弄险,把我大魏将士再次置于险地,恐怕蜀寇也不大会选择出寨相击。

“毕竟五丈塬何其之险,纵是只有四五千人拒守,也不是司马公能攻上去的。”

司马懿笑了下,摇头道:

“蜀寇想要守住细柳、棘门、高陵三地,必是精锐尽出,五丈塬必然空虚。

“那细柳守将王平前番杀下陈仓狭道,就是救主心切。

“我大军一旦杀向五丈塬,他不可能像赵云一般沉得住气,不回军救援。

“再者,我此次奇袭五丈塬与张郃截然不同。

“我大军有粮道,有退路,有精锐,有士气,还有三千虎豹骑无人能挡。

“更有我,彼时张郃若是没有中毒,尚且能从容指挥,他那几万大军也未必会不战而降。”

毌丘俭无言以对。

司马公用兵之奇之勇,如何是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能置喙的呢?

只是张郃那场大败,给他的心理留下了太大的阴影。

一日过去。

四月十四。

黄崇再次给刘禅传来消息。

司马懿几万大军早上大张旗鼓,从新丰往北渡过了渭水,其后推着攻城器械转进高陵。

似乎是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在丞相大军下陇前强取高陵,先保自己的粮道无忧。

刘禅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四月十五。

刘禅尚在睡梦之中。

结果赵广突然把他叫醒。

“陛下,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槐里以西十里的渭水南岸,现在正在搭浮桥等待渡河!

“北岸已经有三四千魏军在安营扎寨!

“还有近千虎豹骑在北岸巡逻,驱赶我军斥候!”

哈?

还来?!

刘禅惊愕得不知该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